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第72章 愚蠢
         刘据想揭穿栽赃,只能从宫外下手。
         确定了李姬为主谋,也无法去强逼、或者严刑逼供对方承认,刘据单单是找个茬,宫里都紧张的不得了,还动手?
         想都不要想!
         只能利用那个蠢女人,把宫外使小动作的家伙找出来,然后,能大刑伺候就大刑伺候,不能,也有其他手段对付。
         出了宫。
         太子需要顾忌的人,可就不多了……
         “殿下,丞相府、大行令府,还有郎中令府外,都安排了人手。”太子宫,甲观殿那处楼台之上,金日磾沉声道。
         刘据靠在躺椅上,望着长安城栋栋屋舍。
         “好。”
         在他去未央宫打草惊蛇之前,便安排了金日磾把眼线放出去,有王府,也有李府。
         现在看来,只用盯住姓李的便可。
         刘据养的暗探仍在起步阶段,并未成气候,从每天送上来的密报他就能看出个大概——
         漯阴侯今天吃了几头羊,明天又鞭打了哪位下人,后天又醉醺醺……
         等等诸如此类,太粗糙、宽泛。
         刘据要的效果是:漯阴侯今天羊肉吃了几口,吃了哪個部位,被鞭打的下人,有没有口出怨言?
         漯阴侯醉醺醺又是为何,对朝廷不满?
         如果有一天情报能达到这个地步,方才算真正堪用!
         当然了。
         强求不得,慢慢来,卧底、策反、暗杀现在不行,在长安城里盯个梢还是可以的……
         大汉皇宫里的规矩,不似后世王朝那般苛刻、严密,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皇帝身边的郎官、侍中,可在宫中行走。
         皇后有自己的属官,能召见臣属。
         以及。
         皇宫里的宦官,不一定是阉人!
         提起宦官,第一印象肯定是没有生殖器官,但那是在东汉以后,现如今,未央宫依旧存在正常男性宦官。
         在此也算打个预防针。
         如果后文将某位描述为公公、太监,那必然是被阉了,可没提及此类标志性字眼,仅仅称呼‘宦官’。
         可不一定被阉了哦……
         咳咳。
         回到正题,之所以提及以上内容,是想论述一个现象——没有特殊情况,未央宫内外沟通,很容易!
         有多容易?
         容易到刘据回个宫、登个楼台的功夫,李姬身边那位女官,已经出现在了丞相府内!
         丞相府在未央、长乐之间。
         而太子宫在长乐宫殿群内,真要计算脚程的话,刘据回宫的时间确实会长一些。
         然而。
         这是单纯比较距离、时间长短的问题吗?
         “愚蠢!”
         丞相府偏厅内,刚刚下朝的李蔡再一次说出了这两个字,不过此次不是对自己堂兄说了,而是对一个女人说。
         “太子刚去常宁殿闹过,你就到我这儿,岂不是明着告诉别人,是老夫在跟李姬往来!”
         李蔡黑着一张脸,看向李姬身边的那位贴身奴婢,“退一步讲,事态紧迫,就不能换个不扎眼的人通传?”
         打狗还得看主人不是。
         没来由的被骂,女官脸色不太好看,而且她也有话说:“要紧事,岂能假于他人之手?来时我留心着,并未引人注意。”
         “再者……”
         说到这儿。
         女官脸上有种好心当作驴肝肺的不快,“太子猜到是谁在出手,我家夫人也是担心他对丞相做些什么。”
         “这才命我前来示警,没想到……”
         后面的话她咽回肚子了,但下拉的嘴角还是暴露了真实想法。
         丞相并未将一个奴婢的表情放在眼里,完全无视了对方,转而急思起眼下状况。
         从李姬的角度出发,太子确定了是谁在背后栽赃陷害后,她来给自己示警,出发点没错,但方式方法……
         李蔡在心中暗忖道:
         ‘太子可能是误打误撞,应该不会追踪到我,但陛下那边,事后如果追查……’
         大将军能察觉到绣衣使者,丞相同样察觉得到。
         念及此处。
         李蔡脸色又黑了几分,简直黑如锅底,一挥袖,命人将那女官从后门送走。
         说实话。
         他已经有些后悔听信李姬的计策,这女人太不谨慎了!
         只是恼怒归恼怒,李蔡倒没有多么慌张,因为:“幸亏老夫留了一手……”
         至于丞相留了什么后手,先卖个关子。
         且说。
         该密谋的已经密谋完,该发酵的也发酵到位,经历了昨夜的爆发,外加一个早朝的延续。
         关于太子撺掇陛下的谣言……不,现在已经不能叫谣言了。
         是定论!
         迫于陛下的威仪、脾气,没人敢议论是非,但太子便要略逊一筹,敢对他指指点点的人大有人在。
         至少老牌勋贵们就不虚。
         因为在‘白纸币’上吃了亏,加上铸币、盐铁事宜,勋贵们本来就是既得利益者,所以对太子宫的怨念很大!
         也就是在这沸反盈天之际。
         被泼了一身脏水的太子,出手了。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是君子,刘据是太子,他报仇,择日不如撞日,压根不隔夜!
         就在今日。
         黄昏。
         丞相府大门洞开,李蔡的身影在家丁的簇拥下,往门前马车行去。
         马车就停在章台街上。
         来往行人自动避开丞相府前,遂以往丞相上车,除了自家家丁,无人会靠近,但今天,却有一伙人靠过来。
         “咦?”
         “这不是丞相吗?”
         太子打头,苏舍人领护卫在后,一句完全是废话的开场白后,刘据又说了一句废话,“丞相可否暂留一步?”
         闻言。
         李蔡停下上车舆的动作,挑眉看向来人。
         太子带人跨过章台街,直奔丞相府前,明显就是找自己,他不说,李蔡也得留步。
         “见过殿下。”
         “呵呵,不必多礼。”刘据前一句显得很和善,可后一句:“丞相去忙公务之前,能不能和孤谈谈……谮言!?”
         话音落下,李蔡脸色瞬变!
         是的。
         刘据今天找上门,就是直接摊牌。
         他以前是说过,不愿意传出当朝太子与三公不和,以前是为了维持表面名声。
         但现在,已经不是名声问题,而是对方先向自己开火、还藏着掖着、就是自欺欺人的问题!
         忍不了,索性不忍!
         府门前,李蔡觑着眼,给出了与李姬差不多的反应,“殿下的话,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