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107 八个月300万,当众立军令状,这家伙被谢威附体了?
         “……”
         听到是学校安排,覃秋华不知道如何开口了。
         眼前的吴涛也只是执行学校安排,没有办法改变什么。
         “覃总,咱们去看看芯片生产有什么问题吧。另外的五十万汇款单这几天就会到账。学校花这么多钱,就为尽快得到所需芯片。”
         吴涛转移了话题。
         芯片的迫切性,谢威给他强调了太多次。
         甚至,谢威告诉吴涛,可以不管14厂如何发展,甚至亏损,都必须优先生产学校完设计的HZ80通用芯片。
         “干部竞选的事情不管了?”
         “管什么?厂里的人比我们更熟悉谁有能力,谁没能力,谁能为大家谋福利,谁能让厂子发展。只需要提供平台,由他们自己选出来的人领导,最后有什么问题,也不能怪学校。”
         吴涛把谢威的原话拿出来,瞬间让覃秋华愣神。
         如此不负责?
         无奈之下,只能带着吴涛往实验室方向走去,于国峰在那边等着。
         会议室里众人议论纷纷。
         “这么说来,每个人都有机会当厂长啊!”
         “可惜,我不是那块料,不然说什么都得去争取一下!”
         “哈工大不会是在试探吧?准备把刺头找出来杀鸡儆猴……”
         所有人心思不一,各自发表着自己看法。
         从厂里选拔干部是正常操作,大部分的中高层干部都是在自己单位基层慢慢爬上来的。
         竞选是什么鬼?
         根本就没人知道。
         “贺主任,您怎么看?”
         一道不大的声音,让会议室嘈杂的声音瞬间消失。
         所有目光都投向集成电路车间副主任贺坤。
         生产车间副主任贺坤40出头,六十年代大学生,属于技术型管理人员。
         平日里算是高层领导眼中的刺头:经常会跑到领导干部那提意见,甚至在要求淘汰旧设备换新设备,领导拒绝时,跟领导拍桌子!
         丝毫不给领导面子。
         有时候为了给车间争取福利,没少跟厂领导们对着干。
         奈何,贺坤不仅有一手精湛的设备维修手艺,同样拥有非常强的管理能力,领导们再不待见,都没法动贺坤。
         不然,早就让他扫厕所去了。
         哈工大让仪表局把中高层领导调走,可没想要贺坤这样的刺头,直接留着他让哈工大的人头痛。
         这倒是给了贺坤一个巨大的机会。
         “上级给机会自然要争取。”
         贺坤平静地说道。
         他心中也没底,以前可没听说过这种模式选拔厂长。
         “贺主任,如果您竞选厂长,我们都支持你!”
         “对,随时为我们谋福利、为厂子发展呕心沥血的您才适合当厂长!”
         “必须支持贺主任担任厂长。”
         也不管情愿不情愿,众人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有想法的人,听到贺坤要竞选厂长,只能无奈打消自己想法。
         怎么争?
         下午,随着工资发放,厂长竞选的消息传遍了全厂后。
         所有人在震惊后,也欢欣了起来:这就意味着,厂里的干部职工真正当家做主的机会来了。
         尤其知道贺坤竞选厂长后,更让全厂沸腾。
         对于一些有进步想法的人来说,厂长位置没了机会,厂里干部位置不少,完全可以争取的。
         原厂长曹忠陪着十多名仪表局抽调人员到14厂,帮着转移组织关系时,也听到了消息。
         顾不得手续办完,直接赶回仪表局,把情况向杜启航做了汇报。
         “厂长采取竞选制度?”
         杜启航一脸意外。
         这可是天大的新闻,以前根本就没听说过。
         脑海中却快速思索起来,这样的是否符合政策,是否跟现有制度有冲突。
         “杜局,咱得干涉啊!明显违反制度,一旦实时,其他厂子就不好管理了。”
         作为14厂的厂长,曹忠很清楚一旦14厂采取竞选制度来选拔厂长,将会对现有的干部晋升制度造成多大的影响。
         他自己用了多少年才成为厂长?
         竞选制度下,甚至有可能直接从工人成为厂长,虽然可能性不大。
         “怎么干涉?14厂划拨给了七机部的哈工大,跟我们不在一个系统。”
         杜启航眉头一挑,看了一眼曹忠。
         神色严肃地警告着他:“你也别动什么心思,哈工大校企办作为改革试点,有上面支持的政策,这算是自主管理吧?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去才多久,他们已经开始行动了,走在咱们前面了啊!”
         杜国旺不由感慨,国家的方向明确了,可详细方案没有出台。
         谁都不知道怎么搞。
         人家哈工大都已经开始实施了。
         “……”
         杜启航的话让曹忠无法回答。
         改革试点!
         上级政策支持!
         14厂现在跟仪表局又没了隶属关系,根本没法干涉。
         别说仪表局,市政府都没法干涉。
         “换个角度想,这是帮着所有单位探路呢。一旦效果好,能通过从厂里竞选干部提升生产质量、调动生产积极性,咱们一些效益不好的厂可以跟着学嘛!”
         杜启航一脸认真。
         在他看来,有人替他们趟河,感激都来不及。
         河里水深,淹死的是哈工大校企办。
         到时候技术工人、生产设备分给其他厂就行了。
         水浅,河对岸前景大,跟着趟过去就是,一点风险都不用承担。
         何乐而不为?
         “明天,咱们去14厂看看他们竞选是怎么个章程。”
         ······
         沪市第七工业局,七机部下属主管地方区域单位的部门。
         此刻,局长蒋鹏飞揉着太阳穴听着覃秋华跟朱志和两人的汇报。
         “秋华同志,你怎么看?”
         在覃秋华汇报完后,蒋鹏飞直接问他的看法。“哈工大的于主任不是在这边,他什么意见?”
         覃秋华一脸苦涩,“于主任在实验室,说这事他不管,建议我也别管。”
         杜启航略微点头,看着覃秋华,等他说自己的看法。
         “如果发展好倒没什么;要是结果不尽如人意……之前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覃秋华说出了担忧。
         哪怕吴涛给他做了解释,在他看来,风险依然太大。
         从毕业就进14厂,覃秋华可不希望自己奋斗了将近二十年的厂在日子还能过的情况下,被人给带到沟里去。
         “学校有学校的考虑,我们没法干涉。”
         蒋鹏飞摇头。
         学校跟沪市第七工业局平级。
         “蒋局,厂长竞选不符合政策。一旦实施,14厂将会在全国范围引发轩然大波……”
         朱志和见蒋鹏飞不愿意干涉,满脸急切地说道。
         副厂长朱志和是仪表局从其他厂调到14厂的。
         他以为到了厂里,会成为厂长。
         到了厂里才发现,校企办的吴涛根本就没有让他出面组织工作,而是告诉他,担任厂长必须公开竞选,获得大部分干部职工支持!
         朱志和从外面调来的,一点群众基础都没有。
         怎么搞?
         当不当厂长无所谓,主要他想维护几十年的用人制度不被破坏。
         目前,找学校来不及了。
         唯一能干涉的就是七机部在沪市的主管单位。
         “能引发什么轩然大波?”
         蒋鹏飞的问题,把朱志和问住了。
         “上面没有任何政策支持……”
         “怎么没有政策支持?前两年上级就号召生产单位落实厂长责任制……”
         说到这里,蒋鹏飞停顿了一下,看了一眼朱志和。
         朱志和尴尬地不知道说什么。
         只能讪讪地笑着。
         “前阵会议要求各部门改革开放,具体怎么搞部里也没通知,哈工大校企办作为改革试点单位,从单位内提拔有潜力的优秀人才担任领导干部,也属于改革吧?”
         “如果领导干部直接从基层选,岂不是实行了几十年的用人制度废了?没有经验的人到高位,能干好事?”
         朱志和急忙说道。
         “行了!明天去14厂看看再说。”
         蒋鹏飞打断了朱志和的话。
         见朱志和还要说什么,又开口:“朱副厂长,如果你希望为国家做更大贡献,就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准备竞选。”
         说完,直接送客。
         “师兄,你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唯一短板是时间太短,不太了解厂子。其他参选的人短板同样没法这么短时间内补足的……”
         回去的路上,覃秋华提提醒朱志和。
         朱志和心思复杂。
         早知道,就不接受仪表局的调令了,现在别说厂长,怕是连副厂长的职务都保不住。
         第二天一大早。
         还不到8点,14厂大礼堂里就已经人头攒动。
         很多人昨晚上一夜未睡。
         礼堂里的人,纷纷跟周围熟悉的人打听各种消息。
         昨下午所有人工资、奖金全部发放;过年物资,后勤部门也已经在组织。
         对新的主管单位也没了之前的担忧。
         只要能给大家发工资,有经费升级技术生产能力,普通干部职工不会在意自己属于几机部。
         哪个机械工业部都是国家的。
         杜启航带着几名仪表局的领导在7点55到大礼堂时,蒋鹏飞跟几名相关领导早就到了。
         甚至,听到消息的市政府也有人参与进来。
         没有谁是来阻止的。
         主席台上没给几位领导安排位置,而是被安排在靠近主席台的前排。
         一侧两张桌子上摆放着话筒,跟以往会场布置不同。
         8点。
         吴涛准时站在话筒前面。
         “尊敬的各位领导、14厂的同志们,大家早上好……我叫吴涛,哈工大校企办主任……在这里,请容许我耽搁大家几分钟时间,向各位领导与同志们介绍哈工大校企办……”
         吴涛简短地介绍了校企办的职责:把学校技术成果转化成产品推向市场。
         利用学校技术提升合作工厂的技术能力、市场竞争力。
         利用工厂的生产能力给学校提供经费。
         “参与厂长竞选的人员,需要提供提升工厂的技术能力、生产质量,如何为同志们提供更多福利的方案,最重要的,是如何让厂里盈利!”
         “……学校不会过多干涉管理,除非发展出现问题。试点!只要符合政策,不仅会获得学校全面支持,同样会获得部里支持……竞选成功,代理期一年,成绩突出提前正式担任厂长。”
         吴涛的话,让所有人都安静地听着。
         这些话,对众人造成了非常大的心理冲击。
         “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市政府、仪表局、第七工业局领导的见证下,对厂长职务有兴趣,想为集成电路事业做更大贡献的同志,可以上台来介绍你的竞选方案了。”
         容纳了700多人的大礼堂里,鸦雀无声。
         坐在前面的领导们不由扭头向后看去,想看谁会第一个站出来。
         “师兄,你不准备上去吗?”
         覃秋华知道朱志和的心思。
         对方期待能担任厂长职务,昨晚上却没有听自己的去找吴涛或是于国峰,也不知道他准备的如何。
         “等等,先看其他人什么章程。”
         朱志和摇头。
         谁先上台,谁会更被动。
         竞选方案公布出来,后面的人即使没做好准备,也能直接借用。
         到后面,还能根据下面众人反应提出改进措施。
         好一会儿都没人上台。
         正在吴涛心中暗自抱怨谢威给自己出馊主意,准备想办法改变局面时,一个四十出头的汉子站了起来。
         “哗~”
         热烈的掌声响起。
         贺坤在掌声中向主席台走去,表面虽然故作镇定,内心却如同直打鼓,腿都有些发颤。
         可他得坚持。
         如此机会,只要争取到,就能让14厂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去发展!
         甚至发展成为国内第一集成电路厂,实现自己几十年的理想。
         “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贺坤的声音着颤抖。
         看着略微颤抖的贺坤,吴涛默默叹了口气,显然并不看好这个没有什么面对多人在台上讲话的中年人成为厂长。
         虽然他自己在这样场景下,也一样心虚。
         果断地用鼓掌来鼓励贺坤。
         “啪~啪~啪……”
         “哗~”
         “贺主任,加油!”
         “加油!”
         在吴涛的带头下,全厂职工用力地鼓掌,甚至口中喊着加油。
         看着台上的贺坤,朱志和默默摇头。
         没压力啊!
         “各位好……我,我叫贺坤,14厂电路车间副主任……”
         接连深呼吸好几口气,贺坤才再次开口。
         看着台下众人期待的目光,强忍着心底的深处那种不曾上台过的恐惧,状态越来越好。
         “在之前,我就在想,如果我能担任厂长,首先会对整个厂生产线整改。生产车间从电子管生产设备到大规模集成电路所需的先进设备都在混合使用……很多设备早已老化,严重影响生产质量跟生产效率……”
         听到这话,曹忠神色复杂地向旁边的杜启航看去。
         为这问题,贺坤堵了他几次,甚至拍过他的办公桌。
         他也找过相关领导多次,希望拨款更新设备。
         奈何,仪表局没钱。
         杜启航如同没发现曹忠的眼神,一声不吭。
         “切~哪个厂不是如此?电子管也有生产计划,市场有需求,把设备淘汰,14厂立即就会陷入亏损!”
         朱志和不屑地说道。
         不了解14厂,他也清楚沪市集成电路整体情况。
         很多五十年代的设备依然在发挥作用。
         一直很少参与厂里事务的于国峰诧异地看着主席台上的贺坤,这人,跟谢威的路子有些像啊。
         难不成是得到了谁的提点?
         “其次,厂里依托学校科研力量,培养科研人员对欠缺技术组织攻关,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培养市场营销队伍,主动寻求市场机会,以市场为向导……”
         贺坤的状态越来越好。
         这时候,他甚至顾不得激动,把心中早就想了无数次的方案全盘托出。
         “如果上级主管部门相信我,让我担任厂长,在4月前只要提供80万设备改造经费,以目前厂里的产品,我有信心明年年底前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供300万利润!为此,我可以立军令状!”
         8个月,300万利润!
         所有人一片哗然。
         “不可能!78年,整个厂只有二十多万的盈利!”
         曹忠第一个跳了起来。
         贺坤这家伙,完全是在满口跑火车。
         只要有80万的设备改造费用,就能从现有基础上提升就能创造几百万的利润,自己跑火车,还彰显自己无能。
         作为刚离任的前厂长,哪里能容忍?
         “曹厂长,之前我找过您多次,给您分析过我们厂为什么生产质量那么低下……厂里最先进的设备是GK-3型半自动光刻机,而给这台光刻机配套的设备,最新的都是72年生产,只能用于小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离子注入机……整个生产线的设备,如果全部提升到GK-3的水平,我们的良品率至少会达到30%以上……”
         此刻,贺坤身上早已经看不到之前的那种紧张,甚至有些咄咄逼人。
         曹忠还想说什么,却被杜启航阻止了。
         “各位领导,我敢用我的个人前途、甚至生命来保证,学校不是提出一年的代理期吗?如果达不到,我任由上级处置!”
         贺坤索性豁出去了。
         “这还争个屁啊!”
         朱志和内心哀嚎一声,连上台的勇气都没有:不管是不是吹牛逼,人家敢当着全厂的人、众多领导立军令状,保证8个月创造300万利润!
         其他人,谁敢去保证?
         “这家伙被谢威附身了?之间还紧张、忐忑,这会儿当着如此多人放下这豪言……”
         此刻,于国峰发现,主席台上一脸傲然的贺坤,跟谢威在提出目标的时候,是何其相似!
         难不成,上次谢威来这边,贺坤得到了谢威的指点?
         越想,于主任越觉得有这样的可能。
         “呃,贺坤同志,你先下去休息。”
         见整个礼堂里鸦雀无声,傻眼的吴涛赶紧回过神来,“还有哪些同志有竞选厂长职务的,请上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