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156 三代坦克是非搞不可,宋主任直接找上门来了!(新年快乐!)
         “没发烧啊!”
         梁红玲伸手,用手背挨了挨杜国旺额头,随后疑惑地说道。
         夫妻几十年,她从来不知道杜国旺会有这样的想法,还求谢威这样一个年轻人。
         向来要面子的杜国旺,脸都不要了?
         “别闹!机电系还是老老实实地搞自动化相关技术……”
         谢威回过神来。
         苦着脸看着杜国旺。
         “真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机电一体化装备在各种军事装备上的运用越来越广。”
         杜国旺扫视了一圈几人的目光,很满意他们的反应。
         不等人接话,就继续说道:“电子计算机系统、雷达系统、红外探测器、火控系统、液压操纵系统等,都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属于咱们机电系的技术范畴呢!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很有道理。
         至少,谢威听起来是如此。
         总感觉到有哪里不对头,却没法直接反驳杜国旺。
         “三液样车,知道不?”
         不等谢威反应过来,杜国旺又问他。
         谢威刚想点头,随后想起,自己的经历,是不足以接触到WZ-122三液样车项目的。
         69年12月才开始的项目,属于三代坦克,液力传动装置、液压操纵装置和液气悬挂装置,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在当时,各项指标都几乎是世界最先进的。
         515千瓦发动机(700马力,后来改为478千瓦)、120毫米滑膛炮、微光夜视夜瞄装置、复合装甲、三防装置等新型部件,并重点提高新型坦克的火力威力和机动能力,如此的性能,跟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一款三代坦克T-64的性能水平。
         在经过一段时间研究才发现,技术难度太大。
         最终改成了三机样车。
         71年1月13日样车完成组装,在71年到73年的时间内,617厂对样车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结果距离原本设定的指标差距很大。
         即使三液降低到三机样车,技术难度依然太大了。
         整个项目的技术指标很难完成。
         距离预期差距太大。
         最终项目转为零部件研制跟关键技术的突破。
         到现在,整个项目几乎已经处于停顿状态。
         杜国旺突然提起……
         难不成,杜国旺跟617那边有什么关系?
         “69年……”
         杜国旺见谢威不了解项目情况,开口向他介绍WZ-122项目的详细情况。
         “您当年也在项目中?”
         听到杜国旺介绍得如此详细,对于一些内情也了解得非常详细,甚至把如何从三液降低到三机做了介绍。
         不是参与者,根本不清楚情况。
         “对!负责里面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发。当初技术储备不足,尤其是没有性能足够先进的芯片,自动化的程度达不到设计指标……”
         杜国旺的话,让谢威肃然起敬。
         他知道目前阶段哈工大的教授们,没有一个不是大拿,甚至副教授那也都是牛人,各个领域里的领军人物。
         从来没想过,看起来出身没有梁红斌、梁红玲等是各种老祖的弟子那么厉害,结果……
         “虽然目前技术有了长足发展,按照您介绍的,目前技术依然达不到搞三液样车的基础啊……”
         谢威苦着脸看着杜国旺。
         心中很清楚,杜国旺主动找自己,肯定不会轻易放弃。
         都求到自己头上了。
         一时间不由头大:搞三代坦克,那是617的事情。
         此刻,独臂老总应该还在自己掏钱在自己家里用最简陋的条件搞火控系统呢。
         99式主战坦克,还有好些年才会立项。
         哈工大来牵头搞这项目?
         闹呢!
         “坦克这些重型装备,都是整个系统的集成。任何单方面的技术突破,都没法支撑整个项目。”
         谢威见杜国旺眼巴巴看着自己,心中苦笑不已,脸上却严肃无比。
         “对,所以我觉得咱们可以利用现在的基础,先搞控制系统跟火控系统……”
         杜国旺急忙说道。
         “老杜我们是学校,主要工作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学校把这些项目搞了,那些研究所跟专业工厂的技术团队怎么办?”
         梁红玲见谢威脸上的为难一闪而过,有些不乐意地对着杜国旺开口。
         “什么叫让他们怎么办?各种技术,有竞争才能更快发展。这可是国防急需的关键技术!要是之前咱们国家就有各种世界先进的武器装备,谁敢想着入侵我们?但凡我们之前强大,儿子也不会……”
         杜国旺一脸落寞。
         听到杜国旺提儿子,梁红玲顿时不吭声了。
         儿子的牺牲,她在谢威跟谢柔兄妹出现才真正走出来。
         房间里顿时变得压抑。
         王征大气都不敢喘,埋着头,不时打量着几人,想要离开,却不敢开口,怕到时候自己成了夫妻俩的出气筒。
         谢威也有些闹心。
         69年的形势有多紧张,他不清楚,记忆中却有那时候的感受。
         “杜叔,部里是不可能给这些经费的,即使我们立项了,五机部也不可能给经费支持的。要不然,其他单位跟着学,先自己把项目搞起来,然后问五机部要钱……”
         此刻,谢威没再喊“杜主任”,而是直接叫杜叔,向他表示不是自己不支持,而是现在学校经费,真心支撑不起这些大型项目。
         独臂老总搞的初代99坦克,一共花了10亿!
         虽然那是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阶段,人民币经过了大幅度贬值的10亿,可到现在,要搞出初代99坦克那样的性能,没有5亿,绝对下不来。
         现在的钱更值钱。
         但是很多技术,没有经过多年的发展,研发经费得不到技术运用的摊薄,成本只会更高!
         为了打消杜国旺的想法,谢威也开始打感情牌。
         “校企办目前还处于创业阶段,按照目前的情况看,到今年年底,最多只有600万的收益。”
         谢威看向王征。
         王征忙不迭地点头,“六百万可能都达不到。卫生巾这边出现的问题,可能会影响扩张。”
         杜国旺瞪了王征一眼:哪边的!我这又是苦情又是降低身份求谢威呢!
         “咱们可以跟战机那边一样,先期把架子搭起来,搞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不花多少钱……”
         杜国旺根本就不想放弃。
         谢威也清楚情况,却不敢松口。
         坦克技术虽然比不得战机,所需资金也是目前校企办支撑不起来。
         “杜叔,这可不只是一点点经费。要研究,就需要从一开始考虑到经费问题!理论研究看起来不花多少,可是一些技术的论证……”
         说到这里,谢威没说下去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不需要说明就知道内容。
         “何况,现在战机项目那边因为经费问题,跟学校已经开始有了矛盾……”
         这事情知道的人不多。
         谢威从一开始就参与了,甚至因为他,学校才有了战机的四大项目,所以他了解情况。
         “校长不是又给了他们几百万?”
         杜国旺眉头拧到了一起,觉得谢威是为了不让自己搞坦克,故意的!
         这可不行!
         要知道,自己跟金属材料、动力等相关专业的人都沟通好了,拍着胸脯跟他们保证,让学校把坦克项目搞起来!
         战机都是外来的单位在搞,凭什么学校自己人不能搞?
         “对于一款先进战机的技术来说,几百万如同一颗小石子丢进水池里,浪花都很难激起。”
         “我不管!谢威,你可别忘了,当初要不是我来蓉城接你,许志辉卡着你,搞不好你连大学都上不成。”
         杜国旺一脸无赖,见谢威要反驳,不等他开口,就话锋一转,“对,去年即使不上大学,以你的水平,今年再高考也不会有任何问题,全国任何大学可以由你挑着上,毕竟会多浪费一年时间不是?再说了,要不是我一开始给学校强调你的特殊性跟重要性,你要想在学校有现在这样的地位,得花多长时间?”
         现在,为了坦克项目,杜国旺是彻底不要脸了。
         他的话,让谢威都听得目瞪口呆。
         这还是自己认识的杜国旺?
         他倒是没觉得杜国旺说的这些话有什么毛病,更没觉得自己牛逼,杜国旺这是在拿捏自己。
         了解时代特性的谢威很清楚,如果去了清北,即使得到校领导跟导师的赏识,要想有在哈工大目前的这种特殊地位,几乎不可能。
         甚至,有可能会像第一神童一样,被学校安排一个国家急需而自己不喜欢专业,最终可能就是在毕业后分配到单位苟着,然后下海,成为国内最早一批商人。
         这条路,谢威不是没有想过。
         甚至最早就是考虑的这条路。
         以他之前的经验,很清楚,个人搞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在国内,永远没法跟国家的科研单位比。
         各种配套,各种技术,甚至人才支持,政策等等,都是如此。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某一项高难度技术,如果国家觉得需要,直接可以调动整个国家力量来攻关!
         而个人搞同样的技术,很难达到如此程度。
         “这坦克,非得搞不可吗?”
         谢威无语地问杜国旺。
         “必须搞!咱们海军守着海岸线都不一定够,空军更不用说,在面临强敌入侵时,就得靠陆军。目前部队的坦克,性能连二十年前的T-62都赶不上呢!”
         杜国旺目光紧紧盯着谢威,脸上满是坚定。
         “这事情得校长同意啊!”
         谢威直接把皮球踢到李瑞那。
         “只要你同意,他自然不反对。虽然你在校企办只挂了个顾问头衔,谁说了算都知道。何况,你觉得王征会反对么?”
         “我……”
         王征很想说我不同意,可被杜国旺瞪一眼,整个人如同泄气的皮球。
         敢么?
         不敢!
         此时此刻,只能明智地选择闭嘴。
         谢威也看到了两人之间的动作,叹了口气,“你们搞吧,不过经费方面,校企办有钱才能支持,而且无法优先倾斜……”
         无奈之下,谢威只能松口。
         学校专业多,涉及到的项目自然不会少。
         他清楚杜国旺的性格,如果不同意,以后怕是会天天找自己麻烦。
         能跟校长拍桌子的系主任,哪一个是好相与的?
         “那没问题!你同意就好。”
         杜国旺见谢威同意,顿时大喜,“那啥,王征,我那柜子里有几瓶解放前的茅台,那可是好东西,你去拿出来,咱们好好喝一顿……”
         “……”
         自己不同意,怕是这辈子都喝不到杜国旺自己藏的好酒吧?
         他不由好奇,杜国旺是从哪里搞来的解放前的茅台。
         “还是去年到首都开会,去我同学家里时发现有这玩意儿,他非得送,我就难为情地收下了……”
         “……”
         听到杜国旺这不要脸的言论,谢威不想说什么话。
         不过,解放前的茅台是啥味道,谢威没喝过。
         何况,这是存了至少30年的茅台。
         在几十年后,这一瓶的价格……
         不喝白不喝,经费是学校的,到时候头痛的学校领导。
         好酒嘛,喝到自己肚子里,就是自己的了。
         “解放前的茅台好喝不?”
         没有两天,谢威就被宋主任堵在了从教室到机电实训室的路上。
         “啥茅台?”
         谢威心中顿时怒骂杜国旺不讲武德。
         喝酒的就四个人。
         王征肯定不敢出去胡乱说的;梁红玲的性子,怕是根本懒得提,何况坦克项目跟她也没啥关系。
         唯一能泄露的就是杜国旺了。
         宋主任来找自己,怕是为了经费。
         “谢威,当初你用那模型把我们哄来,说是你们可以自筹经费。学校的研究条件恶劣,我们可以忍受,可研究经费一直不到位,现在连气动外型吹风洞的经费都拖着,又主动提出搞坦克,你觉得合适?还是认为我们来了,就舍不得离开?”
         宋主任很生气。
         谢威提供的模型,外型气动布局经过设计,理论论证后,已经进入风洞实验阶段。
         学校有超音速风洞,可吹一次成本不低。
         风洞实验,不是吹一次就可以的。
         最初学校给的50万经费,已经没有了,第二批经费也不够。
         宋主任一直在找学校要经费,李瑞都是采用拖字决。
         拖不下去就推给谢威。
         谢威之前也解释了,甚至因为尤妮佳抢注了舒尔美卫生巾的技术,宋主任他们很理解。
         结果,谢威又“主动”提出搞坦克!
         怎么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