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241 宁愿相信苏联坦克偷工减料,也不相信自己反装甲技术世界领先
         “班长,谢柔她们在开学前能回来吗?”
         莫灵羽见谢威情绪不高,转移了话题。
         79级实验班的谢柔,从入校后,就不曾到班上去过,一开始在唐道贤的火箭筒项目,后来进了方鹏举的远火项目……
         然后,远火项目进行各种测试,方鹏举团队到现在都没回来。
         “能啊!最多还有半个月,他们就回学校了。”
         说到谢柔,谢威又叹了口气。
         实验班的这种培养模式,让谢威感觉到自己上了一个假大学。
         别说跟同学一起学习、搞各种联谊活动什么的来培养同学感情,就连坐在一起上课的时间都不多,完全是按照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的。
         谢柔遇到的比谢威更离谱——教室里一堂课都没上过,除了入校之前认识的同学,班上其他同学一个都不认识,甚至连实验班的老师好些都不认识……
         “这次回来,应该能好好地在班上上一段时间课了。至少,班上同学得全部认识认识啊,不然等到以后工作了,连班上有哪些同学都不知道。”
         谢威感慨着。
         “我感觉咱们上了个假大学……”
         莫灵羽突然的一句话,让谢威愣了一下。
         “谈不上上了个假大学,只不过跳过了本科阶段,从一开始就按照研究生培养来的。虽然失去了一些,得到的更多。唯一遗憾的就是咱们班,连个集体照都没有……”
         “不是还没毕业嘛!”
         莫灵羽脱口而出,刚说完,就愣住了。
         实验班,还能等到毕业?
         学校普通班级,按部就班地上课、考试,学校设置的课程考核合格,把专业的所有课程学完,通过论文答辩就可以毕业了。
         在实验班,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每个人学什么专业,实验班也不干涉,甚至连课程都不固定,整个班级上的都是各种专业基础课,或是说别的专业高难度专业课成为实验班基础课程更合适。
         参加项目后,班上的课程依然需要学习,还得通过考试。
         至于毕业?
         没人说。
         也没有人问。
         反正整个实验班,现在每堂课,老师在教室也不上课了,而是等有空上课的学生去找老师问问题……
         办公室里瞬间陷入了沉寂,两人谁都不知道如何继续话题。
         ······
         国防部。
         “巴基斯坦方面发来消息,艾哈默德将军将再一次率代表团前来?”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将军疑惑地问着汇报的参谋。
         “对。据说,他们从国内采购的火箭筒反坦克效果非常好,希望能从我国获得生产技术……”
         参谋神色严肃,当即把获得的消息向首长汇报。
         “怕是情报有误吧?”
         当听到说25发火箭弹摧毁15辆T-72,首长愣了好一阵,才开口说道。
         哪怕是擅长游击作战的PLA,在地形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只是小规模的伏击想获得如此战果的可能性都不大。
         “一开始情报部门也以为搞错了,经过多方打探,才证实情报的准确。在7月13日上午9点43分,卡其山谷……”
         参谋把掌握的情报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我们的火箭筒怎么可能拥有这么强的穿甲能力?之前测试,虽然也打爆了59坦克,那是从侧面装甲薄弱的区域穿透,金属溅射流引起了弹药舱殉爆啊。”
         首长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哈工大的火箭筒,到现在都没有定型。
         虽然李瑞通过当着泰国客户打59坦克的方式获得了泰国大量订单,毕竟部队没有装备,加上又是哈工大研制用于出口的,仅仅只给了个HF-82单兵火箭筒的内部编号。
         “首长,虽然这确实太过出人意料,可这是事实……”
         参谋苦着脸说道。
         威力如此大的火箭筒,在西南边境实战测试效果并不好,卖到国际市场上,却是如此结果。
         “难不成,是苏联的T-72减配太厉害?”
         首长疑惑地说道,话刚出口,就摇头否定,“不应该啊!在阿富汗战场上的T-72,是苏联自用版本,出口的减配是惯例,他们自己使用的不可能减配……难不成,是因为……”
         首长当即就觉得应该是自己想的这么回事了:苏联人的T-72,为了压低成本,并没有他们吹嘘的那种防御能力!
         毕竟,庞大的苏联钢铁洪流,坦克总数量超过6.5万辆。
         要大部分更换成T-72这种造价至少上百万卢布的坦克,那也将会是庞大得令人难以想象的数额。
         降低配置!
         利用性能更强的T-64坦克顶着前面,T-72在后面输出火力,完全没影响。
         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一直都要求各技术装备研发单位为核战争做准备,要求武器装备造价低廉、威力巨大……
         对!
         肯定就是这样。
         首长相信,是苏联人的坦克为了节省经费,减配太严重,而不是国内的反坦克火箭筒性能太过先进产生的如此战果。
         很快,一场高层会议在国防部召开。
         “肯定是苏联人为了节约成本,削减个了防御……他们有更先进、却造价高昂的T-64,T-72本来就是为了节约成本而设计出来的!”
         “我们距离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太大,不可能是我们的火箭筒性能太过强悍才导致!”
         “617那边虽然有报告,说是哈工大的HF-82火箭筒穿甲能力不错,可不管是59还是69坦克,装甲厚度都已经不行了……79式的装甲厚度,肯定没法跟T-72比的!”
         “咱们落后世界先进几十年,现在居然告诉我在单兵反坦克火箭筒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谁信?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得让我们的国防科技工作者脚踏实地啊!”
         “……”
         整个会议室里,首长们在听了哈工大打出来的战果,震惊后,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单兵反坦克火箭筒领域达到或是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闹呢!
         所有首长都一致认为,哈工大开发的反坦克火箭筒,性能应该是不错,能产生这样的战果,不是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而是苏联人在坦克制造方面节约了成本!
         “无论如何,这事情需要安排人去哈工大那边,了解清楚情况。能让步兵拥有对付T-72,这也是部队所需要的……”
         “对,只有了解清楚国内反坦克火箭筒的穿甲能力,才能进一步评估国际先进水平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国际上比我们领先,是需要承认的……我们的反坦克火箭筒能穿透T-72的装甲,只能说明苏联跟美国拥有穿甲能力更强的……我们的坦克设计,就必须考虑这些方面!”
         达成一致后,首长们觉得,还是需要更详细地了解。
         尤其是还要抽调201所跟617厂的装甲防护设计相关的技术人员到哈工大了解情况。
         以此对正在设计的69-III跟80式主战坦克防护装甲进行指标更改。
         ······
         “咄咄咄~”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敲门声响起。
         “谢威,张校长让我们去学校小会议室开会……”
         王征出现在门口。
         “什么事?”
         谢威问王征。
         “据说,好几个国家准备采购学校的一次性火箭筒,具体情况也不清楚……”
         啥玩意儿?
         好几个国家采购一次性火箭筒?
         泰国订购的,除了之前跟巴基斯坦一样给出了少量样品,第一批产品交付都还没开始。
         江北机械厂那边要升级生产线,熟悉生产工艺,到现在第一批火箭筒,应该还有一段时间才会交付的。
         不解归不解,这是好消息!
         当即,谢威就跟王征向着校长办公室去了。
         “这是校长传来的消息,伊拉克即将派出代表团,为火箭筒而来;上次来带团来的艾哈默德将军陪同派遣到学校的留学生一起,飞机已经进入国内……”
         见到谢威进来,不等他坐下,张鸣秋就快速把目前情况告诉了谢威。
         “伊拉克?”
         谢威有些愣神。
         还有一个多月,伊拉克就将会悍然发动对伊朗的战争,从而开启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
         在前期大量重型武器装备损失,欧美跟苏联的武器装备价格贵不说,还附带各种条件,性价比超高的中国武器装备,就成了双方共同的选择。
         甚至,为了购买武器,正在交战的双方代表团下榻同一招待所,双方表面上都视而不见。
         在改革开放、一切为经济基础建设让路、军费不断削减的大背景下,甚至有人说是两伊战争拯救了中国军工。
         对于这样的客户,谢威自然极其重视。
         知道双方都从中国采购了大量武器装备,可没听说战争爆发前,两国有任何一方派遣了代表团到中国采购武器啊。
         “咱们火箭筒在阿富汗战场上取得了实战效果?还是很理想的那种?”
         谢威瞬间想明白了对方的来意。
         张鸣秋跟刘德宝两人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脸上的诧异。
         谢威居然只从他们简短的言语中就分析出了原因!
         “对,李校长传来消息,那边游击队用咱们的穿甲型火箭筒,摧毁了15辆T-72,其中13辆直接被炸飞了炮塔……总参后勤方面的人明天就会到学校……”
         啥玩意儿?
         谢威瞪大了眼睛。
         PF89式82毫米单兵火箭筒的威力他知道,对付T-72是没有什么问题,可那是在90年搞出来的,本身只有破甲跟云爆等型号。
         反坦克,是需要跟PF98式120毫米重型火箭筒配合使用。
         虽然谢威使用了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的技术,穿甲型号内部不只是使用了双锥装药,并且也使用了串联战斗部,钨芯穿甲杆内部还加装了金属锆等……
         要直接打爆T-72,谢威没想过。
         还是这么多。
         “咕嘟~”
         谢威艰难地咽下了一口口水,看着两人,“巴基斯坦不是只得到了25具穿甲型号的样品?”
         他以为自己忘记了。
         25具火箭筒!
         15辆T-72被摧毁,其中还有13辆被炸飞炮塔。
         饶是谢威,也不是觉得哈工大随便搞出来的一款火箭筒就领先了世界。
         怕是苏联T-72坦克偷工减料得太过厉害了。
         苏联出口的“猴版”T-72减配厉害,在海湾战争就被全世界所知。
         在阿富汗,那都是苏军精锐,怎么可能装备猴版T-72?
         “难不成,是苏军目前T-72数量不足,先把生产出来的猴版T-72拿来给入侵阿富汗的部队先行使用?”
         谢威抓了抓有些油腻的头发,灵光闪现,瞬间就觉得自己找到了真正的问题。
         T-72制造了超过25000辆,是T-34之后苏联坦克的新招牌,即使海湾战争被炸飞无数炮塔,世人依然相信这款坦克是强大的。
         毕竟,海湾战争摧毁这些坦克的炸弹来自空中轰炸。
         一直到40多年后大毛二毛掐架,在很短时间双方损失超过4000辆坦克,大部分都是T-72,那时候人们依然认为T-72在几十年前的时候是强大的,毕竟在那时候,技术发展了几十年,反装甲武器的穿甲能力都在1000毫米以上。
         老旧的T-72被摧毁,就如同七八十年代时T-34被摧毁。
         美国人的装备性能会造假,那是被证实了的。
         从来没有证据证明苏联人的装备性能会造假。
         谢威同样也相信。
         所以,他跟部队所有高级领导一样,宁愿怀疑是苏联人削减了坦克配置,尤其是防护装甲的厚度,也不相信随手搞的一款用于同学练手的反坦克火箭筒性能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
         “什么?”
         张鸣秋听到谢威嘀咕,却没听清楚。
         “没什么。部队领导来咱们这,难道是限制我们的火箭筒出口?”
         谢威担忧地问张鸣秋跟刘德宝。
         要是如此,就麻烦了。
         只要火箭筒卖得多,就能获得更多经费,学校即将崩盘的资金链,就不再是太大问题,那些军工项目也能得到更多的经费。
         到现在,谢威都不敢去见战机项目的相关负责人。
         “李校长没说,应该不会吧?”
         刘德宝听到谢威的话,脸上也浮现出担忧的神色。
         要是上级禁止出口,还怎么搞?
         “只是一款火箭筒,不会对国防安全造成太大影响……再说了,这种火箭筒,对于擅长游击队作战的部队来说,才能进一步展现出威力……恰恰,咱们的部队就擅长游击作战。反而对国防安全有着更大好处!”
         谢威摇头。
         他不相信部队高层领导会没有这样的看法。
         威力巨大的单兵重火力,在战场上展现出的威力越大,在擅长游击作战,被称为世界轻步兵之王的PLA手里,能发挥出的作用,会让敌人恐惧!
         没有先进的战机、没有大吨位的先进军舰,整个国家的国防采取战略防御!
         “等部队的首长们到了就清楚了。”
         谢威也不明白部队为什么非得安排人来。
         之前可是提供给部队试用过,部队并不怎么看好这款火箭筒的威力。
         “就怕是来问罪的!”
         张鸣秋叹了口气。
         ???
         谢威几人一头雾水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