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 第四十四章 刘瑾调任东厂!
         怀恩来到钟鼓司的时候,刘瑾正和其他几个太监,偷偷吃着牛肉。
         这是他们花了不少铜钱,从尚膳监的太监手里买来的。
         尚膳监负责皇帝的餐食,有些吃不完的膳食,就落到他们手里。
         这些东西可都是宝贝,不少人眼红尚膳监的位置。
         刘瑾等人突然在钟鼓司看到,怀恩这位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整个人都吓懵掉了。
         司礼监掌印太监可是整个皇宫里,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太监,更别说他还提督着东厂。
         如此一尊大神,突然来到钟鼓司这个偏僻的地方,让刘瑾等人惊慌失措。
         在短暂的愣神之后,刘瑾一行四个太监,立刻跪在了怀恩面前,瑟瑟发抖。
         “小的们见过老祖宗。”
         刘瑾心头发慌,因为按照规定,即使是皇帝吃剩下的膳食,也不是他们这几个小太监能吃的。
         无论什么原因,偷吃膳食都是坏了规矩。
         当然,惩罚也是可大可小,从体罚到责杖,全凭主管太监的心情。
         怀恩扫了几人一眼,没计较他们偷吃膳食这点小事,只是问道:“刘瑾在哪?”
         四名太监先是一愣,随后刘健哆哆嗦嗦地举起手:“回老祖宗,小的就是刘瑾。”
         怀恩看着刘瑾瑟瑟发抖的样子,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站起来,让咱家看看。”
         刘瑾缓缓站起身,仍旧是低着头,不敢直面怀恩的目光。
         看着胆小如鼠的刘健,怀恩这下真是糊涂了。
         如此胆小的一个太监,他的名字怎么会从皇帝的口中说出来呢?
         怀恩还以为能被朱祐樘点名的太监,至少也是要像李广那样,身材高大威猛,做事胆大心细。
         没想到一见面,却是这么一个怂货。
         怀恩有些自嘲地摇了摇头:“刘瑾,从明天开始,你就不用在钟鼓司任职了,去咱家的东厂当个掌刑百户吧。”
         说完,怀恩转身就离开了钟鼓司,只留下还在原地发懵的几人。
         最先反应过来的人,还不是刘瑾本人,而是其他几位太监。
         “刘瑾!你可以的啊!竟然能去东厂任职,你小子走大运了!”
         “在东厂任职,那可太威风了!我听说朝廷上的那些大老爷们,现在都害怕东厂呢!”
         “刘瑾你以后发达了,可不要忘记我们几个啊!”
         “……”
         其他三人纷纷对刘瑾,投来羡慕与嫉妒的眼光。
         言语之间,已经带有卑微的讨好了。
         而这种改变,只是源于怀恩简单的一句话而已。
         刘瑾也反应过来,激动地涨红了脸:“呵呵,好说,好说。”
         此刻的刘瑾,只觉得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好像随时可以飞起来一样,充满了不真实的感觉。
         他的心脏跳的飞快,整个人陷入到了异常兴奋的状态当中。
         从钟鼓司的掌司,到东厂的掌刑百户,幸福的简直和做梦一样。
         ……
         乾清宫。
         谷大用进殿后,规规矩矩地在朱祐樘面前跪地磕头:“老奴谷大用,叩见皇爷。”
         “起来吧。”
         “谢陛下。”
         朱祐樘将手中的奏折扔在龙案上,对谷大用发问。
         “朕令你重新开印大明宝钞之事,你办的怎么样了?”
         “回皇爷,已经在正式印钞了。”
         谷大用恭敬地回答:“宝钞提举司内还有之前保留的印刷版,只是更改两个字,费不了什么功夫。”
         朱祐樘点了点头,又问了一个他最关心的问题。
         “那新大明宝钞,可有防伪方法?”
         “回皇爷,自然是有的。”
         谷大用解释道:“大明宝钞以桑皮纸为印钞材料,这是桑树内一层极薄的内皮,这种材料极不容易仿制。”
         “同时,印刷过程中还使用了多种颜色和复杂的图案,这些图案包括微缩文字和隐藏的标记。”
         “并且在流通时,还需多重印章,各地官府在钱局还设有辨钞人,极大程度上杜绝了民间仿钞的可能。”
         听到这里,朱祐樘点了点头。
         看来,明朝的防伪技术,已经十分先进了。
         民间仿钞的可能性,极低。
         “那现在宝钞司,已经印了多少新大明宝钞了?”朱祐樘又问。
         谷大用如数家珍:“回皇爷,共印了五万贯钱的新大明宝钞。”
         “宝钞司每天加急,日夜不停地印钞,一天最多也只能印五万贯钱。”
         “共印有六种面额,一百文,两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和一贯钱。”
         这个印钞的速度虽然慢,但也勉强够用了。
         朱祐樘了解到进度后,便挥了挥手:“去把何涌给朕找来。”
         “喏。”
         谷大用退去后,内官监秉笔太监何涌便匆匆走来。
         “老奴何涌,叩见陛下。”
         “免礼。”
         “何涌,朕问你,大明银行京城分行的事,办得如何了?”
         “回皇爷,一切顺利。”
         何涌高高瘦瘦的,四十多岁,长着两只三角眼,对管理账目很有一套。
         “京城分行开在前门大街,有两间铺子,上下两层,四个仓库,二十七个内官在其中任职。”
         “最多五天,五天后京城分行,就能挂牌开业。”
         “好!”
         朱祐樘一拍手,站起身来,取过狼毫,亲自为其提字。
         “大明银行”
         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跃然纸上。
         朱祐樘擦着手,吩咐道:“这四个字做成牌匾,挂在大明中央银行衙门上。”
         “至于你们京城分行,可以自行拓印一份,后标注上京城分行,就作为京城分行的牌匾吧。”
         何涌神情激动,连忙磕头:“老奴谢陛下提字!”
         司礼监的两位小太监,细心吸干残余的墨水后,便拿着这幅墨宝,去往了司礼监。
         何涌随着司礼监的两位小太监,一起离开了乾清宫。
         做完这一切,朱祐樘才喝了口茶,休息一会。
         如今宝钞司和京城分行,都已经提上了日程。
         内阁呈上来的奏折里,也对这次币值改革,提供了一套完善的具体落地措施。
         是时候,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京城的百官了。
         朱祐樘真是有些期待,京城百官知道这个消息后,表情会有多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