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 第379章长安乱成了一锅粥!李泰急疯了?【求月票】
         长安!
         因为天花瘟疫的突然出现,搞得城内城外都人心惶惶!
         毕竟在这个时代,天花瘟疫就相当于绝症,根本没有任何药能阻止它收割生命。
         运气好点的,抵抗力强点的,或许能活下来,但大部分人都只能等死。
         所以,一旦某个地方发生天花瘟疫,最有效的控制办法,就是将那个地方封锁起来,让感染天花的人自生自灭。
         可长安却不同。
         这里是大唐的都城,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城内住的人,非富即贵,城外住的人,也动辄数十万。
         若是让这些人自生自灭,恐怕整个大唐帝国都会陷入混乱。
         因此,为了抗击疫情,长安城内城外的官兵,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快!快!那边屋子有三个人倒下了!快将他们送到隔离病房!”
         “担架!担架在哪里!别抢啊!我这里急着呢!”
         “救护马车呢!能不能快点啊!”
         街道两旁,到处都是官兵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抬担架,有的指挥马车,有的则负责疏散人群,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整个长安城,仿佛陷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而在这场战争中,最辛苦的要数医学院那些医护人员。
         她们没有完备的防护服,顶多就是带着面罩和简易手套,几乎随时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与天花瘟疫抗争。
         由于医护这个职业,在大唐是比较新型的职业,除了医学院,几乎没有其他地方有医护。
         所以,在长安发生疫情的这段时间内,医护人员工作的时间,远超所有防疫的官兵。
         即使现在是大冬天,她们的汗水都沁透了后背。
         “大夫,您快看!这孩子烧得越来越厉害了!”
         一位母亲焦急地抱着孩子跑到一名医护面前,眼中满是祈求。
         “大婶!我不是大夫,但我可以帮您看看这孩子!”这名医护一边解释,一边准备接过孩子。
         但这名焦急的母亲却连忙将孩子抱回去道“你不是大夫!你看什么病!我要找大夫!我要找大夫!”
         说着,她就急匆匆地跑开了。
         而这时,另一名医护走过来,无奈地说道:“公主!她那孩子恐怕是不行了!我刚刚看了一下,都开始翻白眼了!”
         “那我得赶紧去看看,耽搁一刻钟就危险了!”
         “不行!你别去!那孩子感染很严重!她母亲也感染了!你去了也会”
         “绿箩!你忘了我们在医学院的第一堂课了吗?身为一名医护人员,要献身医学,保护生命!行了!我不给你多说了!”
         话音落下,她就急匆匆地朝那对母子冲了过去。
         而目送她离开的绿箩却急了。
         只见她连忙朝不远处的几名防疫兵呐喊:“快去保护长乐公主!快!”
         同样的情况,在其他地方也在发生。
         包括襄城公主,巴陵公主她们,都没有因为自己是公主而置身事外。
         她们积极的参与到防疫工作中,并利用自己的医护知识,为防疫工作带来新的力量。
         然而,即使是这样,长安城的疫情依旧十分严峻。
         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被感染,每天都有数十人死去。
         可以说,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紧张与不安的气息。
         家家户户紧闭大门,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天花感染了。
         城外的难民区更是惨不忍睹,那些从乡下逃难而来的百姓,由于防疫的薄弱,接连感染天花,只能自生自灭。
         他们蜷缩在破旧的茅屋里,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与此同时,皇宫之内。
         长孙皇后,还有房玄龄等内阁大臣,以及医学院众医者,正在商议防疫事宜。
         却听房玄龄愁眉苦脸地道:“孙神医,你们医学院研究的治疗手段,有新进展了吗?现在每天都在有人死亡,我们的压力真的很大啊!”
         “是啊!朝中也有官员感染了天花,我怕陛下回来,咱们的朝廷都没有了!”一旁的李靖也叹息着说道。
         但孙思邈却表现得很平静:“如果有新的治疗手段,我们早就拿出来了,现在没有拿出来,就是因为没有!我知道你们急!我们难道就不急吗?”
         “这个.”
         众内阁大臣闻言,不禁面面相觑。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长孙皇后,却将目光落在了马周身上,蹙眉道:“马尚书,锦衣卫可将消息传递给太子了?他有没有办法对付天花瘟疫?”
         听到这话,众臣瞬间扭头看向马周。
         虽然在政治方面,他们与东宫存在竞争关系,但是现在,他们与东宫算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根本没心思内斗。
         而且,医学院是李承乾主张建立的,不止他们扭头看向了马周,就连孙思邈,甄立言等医者,都不由得看向了马周。
         却听马周连忙朝长孙皇后行礼道:“回禀皇后,锦衣卫杨千户已经派经历司的人去通知太子了,相信太子那边很快就会有答复!”
         “这么说,经历司的人还没有回来?”
         长孙皇后的秀眉蹙得更高了,但是,她并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结,又朝甄立言道:“甄太医,宫里的御医,也要参与这次抗疫行动,还有宫里的药材,能用的都用上,一切以人命为主!”
         “是!皇后!”
         甄立言二话不说的就答应了。
         因为她知道这位皇后是一位心善的人。
         但是,随着长孙皇后的话音落下,岑文本又想起了一事,立刻接口道:“启禀皇后,宫里的药材还是要保留一些的,毕竟太上皇那边,也要派人去看护,不能让天花传到太上皇那里去!特别是伺候太上皇的人,每日都要仔细检查,但凡有发烧,咳嗽,或者有水痘的,都不许靠近大安宫!”
         “嗯,岑司长此言有理,是本宫考虑不周了!那就给太上皇安排两名御医,五名医护,随时照看太上皇!各种药材,也给太上皇准备齐全!”
         “遵命!”
         医学院众医者,立刻领命。
         很快,会议又进入了下一个议题。
         却听房玄龄再次开口道:“虽然我们已经向陛下禀报了长安的疫情,但陛下的旨意还没有传来。所以,我们只能自己解决目前的困境。而现在最难的困境是,部分功勋贵胄,不愿配合我们防疫!你们说,这该怎么办?”
         “哼!大灾大难面前,谁都一样!不可能因为他们是功勋贵胄,天花就不会找上他们!既然他们不配合,那就不管他们!”孙伏珈冷哼道。
         一旁的刘洎立刻反驳道:“这怎么能行?他们好歹也是李唐宗室,怎么能不管他们呢?”
         “是啊!虽然他们不配合我们防疫,但我们还是要管他们的,不然以后怎么向陛下交代?”
         “可他们要出城避难啊!我们都已经下令关闭城门了,连皇后和太上皇都在都城,他们凭什么搞特殊?”
         “这也不算搞特殊吧,毕竟长安的疫情越来越严重,他们也是在为自己找出路”
         “笑话!就他们知道找出路?难道他们比皇后和太上皇还高贵?”
         “行了!”
         眼见刘洎与孙伏珈又争执了起来,房玄龄立刻没好气的打断了他们:“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能不能稳重一点?”
         说完,下意识看了眼长孙皇后,见长孙皇后眉头紧锁,又看向李靖:“右仆射,你对此事怎么看?”
         “不就是李神通那些封王吗?我去找他们谈!”李靖直接就将这件事接了下来:“他们当年可欠了我不少情,应该能卖我一些面子!”
         “呵呵,还是李将军威武!”
         看到李靖接下这件事,褚遂良不由笑了两声。
         而其他众臣,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报——”
         就在众臣都为李靖解决这件事而感到高兴的时候,门外忽地传来一道禀报声:“启禀皇后,太子有消息传来了!”
         哗!
         全场哗然!
         特别是长孙皇后,第一时间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差点喜极而泣。
         “快!快将送信之人传召进来!”
         没有任何迟疑,长孙皇后当即便下达了命令。
         很快,那名叫寇重的大汉将军就风尘仆仆的走了进来:“臣,寇重,奉太子殿下之命,送来防疫指导书!”
         轰!
         全场轰动!
         原来只是长孙皇后站起来,现在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特别是孙思邈,直接从座位上走向寇重,急忙道:“快!快拿出来给老夫看看!”
         “这个.”
         寇重迟疑了一下,然后看向长孙皇后,只见长孙皇后微微一笑,并点头道:“那就让孙神医先看看吧!”
         “是!”
         寇重应了一声,然后二话不说的就取下背上的包裹,将里面的信封拿了出来,递给孙思邈道:“孙神医,这里面是太子亲笔书写的防疫指导书!”
         “好好好!”
         孙思邈一边接过指导书,一边连连点头,并好奇地询问道:“这里面有没有治疗天花的药方?”
         “不瞒孙神医,我接过包裹就马不停蹄的赶回长安了,并不知道里面的内容!”
         “无妨!”
         孙思邈无所谓的笑了笑,旋即看了眼凑上来的甄立言,然后便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打开了信封。
         里面是三张写满字的纸。
         刚看到第一张纸上面的内容时,孙思邈就微微一愣,不由与甄立言面面相觑。
         却听甄立言诧异道;“太子真有办法防治天花?”
         “什么!?”
         此言一出,众臣不由大吃一惊,就连长孙皇后都有些惊讶。
         虽然她知道自己儿子很厉害,但也没想到自己儿子这么厉害,不仅能文能武,还懂医术,简直是奇才中的奇才。
         “先别激动!据太子所言,没有感染天花的人,确实可以预防天花,但已经感染天花的人,还是需要治疗!”
         眼见众臣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一窝蜂的涌了上来,孙思邈连忙朝他们解释道。
         而这声解释,就像一盆冷水,浇醒了他们的大部分激动。
         对于已经被传染了天花的病人来说,并没有什么针对这个病的特效药,只能通过隔离,补充营养,辅助汤药,来稳定病情。
         如果情况严重的话,比如发生连续感染的情况,还要进行抗生素注射来治疗。
         而目前的医学院,还没有成功提炼出抗生素,只能说这个办法几乎没用。
         毕竟天花的致死率很高,只是在后世近乎灭绝了。
         所以,对于天花的防治办法,李承乾也没有太多的治疗办法。
         现在只能通过疫苗,降低感染人数。
         却听孙思邈继续道:“太子的办法是,利用感染天花的耕牛,从它们身上提取牛痘,接种到未感染人的身上,待他们产生天花抗体,就不容易感染天花了。”
         “而感染天花的人,办法跟我们现在一样,采取隔离措施,防治他们感染更多的人。”
         “好!我这就去调集长安附近的耕牛,供医学院提取牛痘!”房玄龄连忙接口道。
         “等一下!这办法真的可行吗?”
         还没等房玄龄前去调集耕牛,刘洎就又站了出来,质疑道:“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就不用先验证一下吗?”
         “是你懂,还是我们懂?太子的办法不用验证!我们比任何人都清楚!”甄立言没好气地白了刘洎一眼,随后便朝身后的医学院众医者道:“立刻召集院内的医者,带上工具,随我一起去提取牛痘!”
         “是!”
         众医学院医者,异口同声。
         而孙思邈则平静地看向众臣,耐心解释道:“牛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是我们人的许多倍,这在太子为医学院编纂的新医术里就讲过,相比那些大型动物,我们人类在自然界的生存能力,要差很多。”
         “所以,通过牛感染天花提取的牛痘,里面会有免疫天花的成分。而我们人接种了牛痘,便也能拥有这种能力!”
         “原来如此!”
         李靖恍然大悟道:“想不到世上竟有如此神奇的手段!果然不愧为太子!”
         “是啊!太子的能力,远超我等想象!”
         “太子殿下威武!”
         众臣不由齐齐开始称赞李承乾。
         长孙皇后则面带笑意地朝孙思邈道:“孙神医,有劳了!”
         “皇后放心,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将牛痘提取出来,让每个人都能免疫天花感染!”
         说完这话,孙思邈看都没看刘洎一眼,便拿着那三张纸,大跨步的离开了。
         而另一边,扬州大都督府。
         当李泰听说长安发生天花瘟疫的时候,一种‘幸亏我来了扬州’的心态油然而生。
         当他听说李世民传召李承乾回长安的时候,高兴得差点跳起来,甚至巴不得李承乾感染天花,死在长安。
         可是,当他听说李恪也被李世民传召回长安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
         因为现在的情况是,他这个曾经被李世民亲口说喜欢的儿子,彻底被无视了。
         哪怕是明知道长安现在很危险,他也觉得自己没有被传召回去,是一种十分不秒的信号。
         “这可怎么办啊!你说说!这可怎么办啊!”
         李泰着急忙慌的询问身旁的苏勖。
         却听苏勖若有所思地道:“之前给陛下写的信,或许陛下因为军务繁忙,没有看到,要不,殿下再给陛下写一封,或许陛下看到了,就想起殿下了?”
         “这有用吗?”
         李泰表示质疑的问道:“就算父皇再忙,总不可能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吧?他难道不能在吃饭睡觉的时候,看一看本王的信吗?”
         “呃,这个,或许是陛下太累了”
         “不行!我不能坐以待毙!好!我就再写一封信给父皇!”
         李泰也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办,于是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份信上。
         只见他匆匆忙忙的跑到书案边,挥笔书写,将各种小心思,全部跃然纸上。
         不到一个时辰,就写了三千多字,每一个字,都布满了情绪。
         他觉得这次李世民一定会被自己感动。
         然而,正当他写完这封信,准备交给苏勖发出去的时候,刘元却在这时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大事不好了殿下!扬州水患,有部份河堤正在坍塌,恐有洪涝的风险!”
         “这不是冬天吗?冬天也会发生水患?”
         “殿下有所不知!是上游的堤坝垮了,导致下游的湖泊积水过多,再加上河堤年久失修,所以才有洪涝风险!”
         “另外,昨晚又下了暴雨,情况非常严重!”
         听到刘元的解释,李泰恍然大悟,但很快又意识到了什么,连忙道:“那洪涝能淹到本王都督府吗?!”
         “啊?”
         刘元一脸懵逼,心说你这是什么脑回路?不是应该关心百姓吗?你可是扬州的最高长官啊!
         “啊什么啊!本王问你话呢!你哑巴了?”
         “不是殿下,咱们这里就在洪涝的下游,如果决堤的话,咱们这里肯定是能淹到的!”
         “你怎么不早说!?”
         李泰听到这话,又惊又怒,当即便朝苏勖道:“快!快离开都督府!本王要回长安!”
         “????”
         苏勖与刘元同时懵逼,心说这魏王疯了吗?
         无奉召不能回京!
         而且还是在大灾来临的时候,抛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