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53章 老刘啊,半场香槟开不得(求追读!)
         琅琊国相萧建,严格意义上讲,作为徐州牧的刘备对他是没有指挥权的。
         也就是说萧建可以不服从刘备的命令。
         但从现实来看,仅仅只掌握了莒县一隅,四面又被泰山军团团包围,萧建是不可能同时得罪两家的。
         他必须在臧霸与刘备当中选一个。
         而前者是完全不可能的选项,萧建是打心眼儿里瞧不起这帮泰山寇。
         臧霸也与萧建积怨已深,双方是不可能达成和解的。
         那么就只剩下一个选项了。
         刘备现在是坐实了徐州牧的名头,当他抛来橄榄枝时,似乎由不得萧建拒绝。
         萧建来到城头,再次展开刘备送来的那一封书信。
         信中写道:
         ——“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举兵。”
         “彼时山河黎庶,悉毁兵灾。”
         “良知仁善,皆没战祸。”
         “备有心匡扶汉室,奈何一人之力有穷,唯求志同道合者并肩。”
         “莒与下邳相去不远,宜当共通。”
         “君岂愿徐州郡郡作帝,县县自王也?”
         “昔乐毅攻齐,呼吸间下齐七十余城,唯莒、即墨二城不下,所以然者,中有田单之故也。”
         “备虽非乐毅,公亦非田单,何不取书来城下与备共议徐州大事?”
         老刘写的这封信煽动性很强,不卑不亢,向萧建阐明了当前琅琊的利害关系。
         概括就是,配合我们,收复琅琊,你便是徐州的功臣。
         倘若你希望臧霸、孙观之流,在各自的莒县称王称帝,那你自己也很难明哲保身。
         一句话总结,割据无望,灭族有份。
         “……唉。”
         萧建长长地叹了口气,望着城外那遍布山野的徐州兵,心中已知大势已去。
         “开门,献城。”
         “……”
         ……
         萧建向刘备投诚的消息很快传回了开阳。
         臧霸得知后,大惊道:
         “莫非玄德公疑我耶?”
         遂召集众泰山将,开了一个紧急会议。
         “萧建素与我等不睦,今向刘玄德投诚,我等将置身何处?”
         “诸公将身家性命托付于臧某,那我自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置众兄弟的前程于不顾。”
         “不若举兵同往莒县,向刘备投诚,公等以为如何?”
         孙观、吴敦、昌豨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不一样的表情。
         但无疑,都带有丝丝遗憾。
         与人为奴,怎比得自在为王。
         大家一开始都以为,能够在琅琊当一辈子的土皇帝。
         没想到刘玄德刚一上任,手段便如此强硬,逼着他们站队。
         “但凭兄长吩咐!”
         泰山帮讲的是一个江湖兄弟情,现在大哥都决定好了,他们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呢?
         “……嗯,那诸位各自回营,点齐本部兵马。”
         “今晚杀牛宰羊,让兄弟们饱餐一顿,明日便启程,去莒县面见刘备。”
         “……是。”
         就在众将闷闷不乐地打算回营,忽有一哨骑飞马来报。
         “——报!”
         “不好了将军,尹将军他……”
         “他怎么了?”
         臧霸眉头皱起,暗觉不妙。
         “他带着本部兵马,投青州去了!”
         嘶……
         众人闻言,无不皱眉。
         “青州现在乱成一锅粥,袁绍、田楷、孔融打得不可开交,他去那里做什么?”
         “自找麻烦?”
         臧霸揉了揉太阳穴,这两天一连串的事件压得他有点儿喘不过气,感觉一辈子的压力都没今天这么多。
         “这、小的不知!”
         孙观大声道:
         “那小子估计是不想受制于人,跑青州去浑水摸鱼去了。”
         “糊涂!”
         臧霸大怒,“袁绍势大,田楷又依附公孙瓒,两家水火不容,那小子竟想在他们身上捞到好处,真是异想天开!”
         “立刻去把他给找回来!”
         “将军,东安的泰山兵已经一个不剩了,估计尹将军此去便不打算回来了。”
         “呵呵。”吴敦冷笑一声,“东安是这小子的老窝,他把兵士一并带走,看来是铁了心要与我们分道扬镳。”
         “我们要去追吗?”孙观问。
         众人都把目光投向臧霸,看大哥如何决断。
         “不。”
         臧霸挥了挥手,“一个尹礼掀不起多大风浪,我等大军在此,若贸然去追他,只恐玄德公见疑,反而不美。”
         “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赶往莒县,面见玄德公才是。”
         众人齐齐拱手领命。
         三日后,
         臧霸领着泰山军,沿沭水望北,一路直奔莒县。
         当大军赶到莒县时,莒县早已易主,刘备在此恭候多时了。
         他提前命人备好酒肉粮草等劳军之物,亲自率军出城五里相迎。
         大军于城南安营扎寨。
         中军帐中。
         “开阳臧霸,拜见主公。”
         “利城吴敦,拜见主公!”
         “东武孙观,拜见主公!”
         “东海昌豨,拜见主公!”
         以臧霸为首,泰山军诸将悉数前来,一同过来参见刘备这个新的徐州之主。
         就在十天前,刘备对战事还是一个未知数,自己都吃不准这场要打多久。
         更别说收服泰山军了。
         可这才几天,以臧霸为首的泰山诸将竟齐齐跪在了自己身前,奉自己为主。
         这在之前,是刘备想都不敢想的。
         刘备心情大悦,用叹服的目光,看向了身旁的李翊。
         一切都在按着李翊所写好的剧本在走。
         接下来,只有让臧霸交出兵权,放弃对琅琊的割据。
         那刘备不仅能够一统徐州,壮大自己的声望,同时还能够得到一支强大的生力军。
         “……子玉。”
         刘备唇角带笑,轻声呼喊李翊的名字,伸出了一个拳头。
         五指成拳,寓意着他现在终于能把徐州团结在一起,对外打出去了。
         但李翊脸上却并未透露出多少轻松,相反,越是到了接近胜利的时刻,越要小心谨慎。
         切忌半场开香槟。
         每次看到李翊做事时总是云淡风轻,运筹帷幄,殊不知他背后要做多少工作,脑海里要做多少次排演,以确保万无一失。
         “诸公请起。”
         刘备上前,亲自把臧霸等人一一扶起。
         尽管这只是老刘的常规操作,但在臧霸等武人看来,老刘待人的确亲和。
         兴许是老刘身上的豪侠之风,让诸将与他相处起来并未感到有多不适。
         刘备将众将请入大营,为他们接风洗尘。
         庖人送上美酒烤肉,刘备举杯向众人表示敬贺。
         李翊在旁却并未放松警惕,但面上仍然带笑,心中若有所思。
         忽然,他站起身,向臧霸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