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131章 天下英雄聚陈地,诉衷情,觅封侯
         虽说在百官劝勉之下,曹操与刘宠等人暂时避免了交战的可能。
         但曹操仍是不肯相让,刘宠、赵云、郭贡等人亦是不肯妥协。
         刘协万般无奈,忙派太尉杨彪、国舅董承上去劝架。
         遥记得上次遇着这种情况,还是在上次。
         也是李傕、郭汜两权相争,祸及天子百官,刘协只能派人中间解和。
         就在两边相持不下之际,忽听得东南面传来一阵马蹄声。
         一票人马骤至。
         众官皆惧,举目望去。
         只见一将威风凛凛,赫然出现在眼前,大声叫道:
         “曹操欲劫驾何往!”
         众人视之,乃温侯吕布也。
         “是吕温侯,吕温侯!”
         众官窃窃私语,语气中带有一丝丝激动。
         刘协脸上亦露了笑,“不想吕将军亦至此地也!”
         吕布除贼有功,在朝中的风评还是很好的。
         在文和乱武之前,王允主政之时,吕布曾多次劝王允赦免那些西凉部曲。
         并且跟王允讲了,如果不赦免,万一把李傕等人逼反,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吕布人生中智力最高光的时刻。
         结果老罗不当人,把吕布唯一的智力巅峰给删了,没写进去。
         后来李傕、郭汜听从贾诩的建议,召集旧部,打回长安。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吕布也没选择弃城逃走,而是主动率兵出城抵抗。
         最后是被上手下人叛变,打开了城池,放李傕等人入城之后,吕布才战败而走。
         而在吕布离开之前,还专门驻马于青琐门外,想救王允一起走。
         这算是吕布人生中干的为数不多的人事儿。
         不过此举无疑是博得了朝中百官的好感。
         所以无论是天子刘协还是群臣大员,都对吕布是怀有好感的。
         眼见吕布竟也带兵赶来护驾,刘协如获救命稻草,忙向吕布解释了事情原委。
         吕布闻言,便说道:
         “臣在汝南息养人马,陛下既然要去往陈国,臣正好顺道。”
         “愿意为陛下保驾护航!”
         曹操万没想到,吕布会出现在这里。
         “吕布,汝不在汝南休养生息,来河南尹凑什么热闹!”
         曹操冷声叱道。
         吕布剑眉一扬,答复道:
         “今天子蒙难,布身为汉臣,自无袖手旁观之理。”
         啧……
         曹操嘴角一撇,暗道事情变得愈发棘手起来。
         欲要使人领兵攻打吕布,但又忌惮吕布之勇,未敢轻动。
         正踌躇不定之际,忽闻得北面喊声大作,金鼓喧天,无限人马来到。
         “……这,这是河北的军马!”
         曹操作为袁绍小弟,一眼认出来这是袁绍的人马。
         暗思此次保驾勤王,到底来了多少人过来凑热闹?
         少时,一将领军至御前拜道:
         “某乃冀州牧袁绍帐下大将颜良也,闻陛下东归洛邑,特来领兵保驾!”
         袁绍也来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不对此震惊不已。
         要知道,袁氏一直都是少帝一派的人。
         曾经还想拥立刘虞为帝,他怎会派兵过来勤王?
         颜良走至曹操身前,拱手一礼:
         “曹将军,某奉袁公之命,保送王驾至陈国。”
         “将军带兵在此与众人争执,莫非是想抢夺天子?”
         啧……
         曹操暗自狠啐了一口,强忍怒意,拱手还礼道:
         “操岂有此非分之想?”
         “无非是想请陛下幸驾至更安全的地方,免遭逆贼侵扰罢了。”
         “只为进良言,并非是为了兵谏。”
         “今日之事,诚非吾本愿也。”
         ……嗯
         颜良一颔首,竟径直从曹操身边掠过,来至刘宠等人身前。
         “陈王,各位将军,某奉袁公之命前来护驾。”
         “恳请诸位助某一臂之力。”
         刘宠、赵云等皆喜出望外,齐声道:
         “有将军襄助,料宵小之辈不敢轻动也。”
         话里有意无意,皆暗指曹操。
         曹操气得牙龈发酸,怒气冲冲地回了本部大营。
         再召众人过来议事。
         程昱建议道:
         “袁绍使颜良领兵来此,看来是不欲使天子落入明公手里。”
         曹操眉梢一扬,诧异道:
         “莫非本初疑操乎?”
         他一面暗想,袁绍似乎已经不再那么信任自己了。
         倘若袁绍真的攻灭公孙瓒,那身处河南的他和刘备,就会被二袁南北夹击,首尾难顾。
         看来刘备此前提出的兖、豫联合的主张,不是危言耸听。
         “今日之计,该如何处置?”曹操又问程昱道。
         程昱叹一口气,无奈道:
         “既然袁绍都已经派兵前来了,今若仍执意要奉驾还许,只恐与袁绍反目。”
         “兼之刘备不肯相从,吕布又带兵前来捣乱。”
         “依昱愚见,奉驾天子幸许县一事,还是就此作罢吧。”
         曹操微一颔首,众人本以为他会不甘和懊恼。
         不想其反倒对众人扬起了唇角:
         “……为今之计也只好如此。”
         众人皆被曹操的豁达乐观给震惊了,曹仁连忙道:
         “明公,我等星夜兼程赶至此地,不就是为了迎奉天子吗?”
         “颜良带来的人马不多,纵然与刘宠联合,也未必是我等敌手。”
         “颍川距此相去不远,我等若能先将乘舆迎至阳城,荀司马那边也马上就能派人过来接应。”
         “机会尚未失去,何以轻易放弃?”
         众将皆心有不甘,大家为了这件事,每天只睡两个时辰,然后就是赶路。
         为的不就是把天子迎到许县去吗?
         这种到嘴的肥肉,被人突然抢去的感觉,可真不好受。
         曹操反过来安慰众人道:
         “为天子一人,而同时开罪袁绍、刘备,诚不智也。”
         “况吕布、刘宠麾下士卒,皆是善战健儿,并不易取。”
         “若执意交战,不论胜负如何,终是二袁得利。”
         “今日我等机会已失,就此作罢吧。”
         众将闻言,脸上皆有失望之色。
         曹仁又问:
         “那如今我们该怎么做?”
         众人又将目光纷纷聚向曹操,曹操一捋胡须,分析道:
         “今虽不能迎奉天子王驾至许县,然我等毕竟护驾有功。”
         “刘备、刘宠、吕布之流,皆我后来之人。”
         “既然是要护驾,那我们自然不能中道而废。”
         话落,曹操目光看向夏侯惇,正色道:
         “元让,你便与典韦领步骑一千,在前头开路。”
         “我自领大军,在天子御前护驾。”
         众人皆拱手称喏,领命而去。
         于是,
         原本还落魄到身边羽林卫不足百人的天子,一下子多出了不计其数的精兵猛将。
         乘舆浩浩汤汤向豫州驶去,左近盗匪,皆不敢近前。
         凡有路过民户,众诸侯皆争相赏赐,也彰天子恩德。
         受到接济的百姓,无不顿首大拜,高呼万岁。
         这还是天子刘协自登基以来,第一次感受到如此牌面。
         原来九五之尊是这么个滋味儿。
         ……
         话分两头,却说曹操弹劾韩暹、杨奉。
         韩暹单骑出奔,逃往梁县,找到杨奉,备言曹操无礼之事。
         杨奉大惊道:
         “我等一路护驾有功,今方止洛邑,竟便不能容我等。”
         “实在无礼!”
         另一位白波帅李乐建议道:
         “今曹操不能容我等,若使乘舆至陈地。”
         “我等一路护驾之功皆被抹净。”
         “不若起兵,带乘舆西还,至渑池去。”
         杨奉、韩暹欣然同意,各自回营点齐本部兵马。
         杨奉回到大营,正准备出发。
         骑都尉徐晃催马上前拦阻。
         徐晃乃杨奉帐下将领,因随其讨贼有功,故被拜为骑都尉。
         此前李傕、郭汜二贼争斗之时,亦是徐晃出面劝谏杨奉迎天子东还。
         “公明来此,有何良言教我?”
         杨奉见是徐晃上前,遂主动征询其意见。
         徐晃谏言道:
         “明公所部兵马,虽是最强,却缺少党援。”
         “今日众诸侯强盛,不若依附一人,以寻自保。”
         杨奉却不能接受,道:
         “今群雄并起,赶来保扶王室,我等一路护驾之功皆被抹净。”
         “若不能使乘舆西还,诚难自保也。”
         徐晃又道:
         “既如此,也该徐徐进兵。”
         “众诸侯齐护王驾,兵力强盛,此诚难与之争锋也。”
         “待乘舆至陈地后,诸侯兵皆退,然后方可进军。”
         这个建议相对中肯,杨奉欣然接收。
         随后领兵与韩暹、李乐等人合并一处,衔尾追击天子乘舆。却又不敢离得太近,怕被探马发觉,反过来打自己。
         是以进军速度,极为缓慢。
         那边刘宠等人一面保扶王驾,一面又差人发书送往徐州。
         告知刘备天子乘舆已经顺利接到,众诸侯正在齐心合力,保扶王驾,送至陈地。
         刘备在接到书信之后,大喜过望。
         急召众人前来商议。
         “今天子乘舆将幸驾陈地,备打算前往陈国拜谒天子。”
         “诸公以为如何?”
         对于刘备的决定,徐州上下文武一众都表示赞同。
         在这个时候,去拜谒天子,是非常政治正确的一件事。
         刘备本身就是汉室宗亲,汉室四百年的招牌对他的加成是最大的。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怎么能够放过此次拜谒天子的机会?
         “军师与我同去如何?”
         刘备主动带上李翊,“吾早晚要与你议事,片刻也不能分离。”
         李翊笑道:
         “此翊分内之事也。”
         关羽在旁侧说道:
         “如今正值多事之秋,兄长此去未知前路如何。”
         “不如令愚弟领兵同往。”
         刘备弯唇笑道:
         “前去觐见天子,能惹出什么祸事来?”
         李翊说道:
         “多藏份心思也是极好的,不如就让云长将军领兵同去。”
         “当是一道拜见天子了。”
         刘备欣然同意,命孙乾备好此次前往陈地的贡品,然后命关羽率军在前头开路。
         轻车简行,向陈国进发。
         至陈国时,天子王驾也刚到此地不久。
         刘备领着关羽、李翊等徐州重臣,入朝来见天子。
         刘备提前换好朝服,拜于丹墀之前。
         天子即宣入殿。
         “臣,徐州牧刘备,参见陛下!”
         刘备跪下后,两手着地,拜头至地,未有一丝停留。
         动作连贯,显然是做足了心理准备。
         “几位爱卿快快平身!”
         天子刘协赶忙示意刘备等人起身。
         刘备低头垂首,手捧胸前,恭恭敬敬地站起。
         众官见此,无不暗自嗟叹。
         刘协观刘备双耳垂肩,有龙章凤姿,天日之表,更是慨叹不已。
         “朕能自凉州逆贼手中脱困,赶至陈地,皆诸位卿家之功也。”
         “众位爱卿远道来此,朕心实慰不已。”
         刘备又开口说道:
         “启禀陛下,臣此次前来,共带有粟米万石,绢布百匹,饴五十斤,明珠二十颗。”
         “以为陛下幸驾陈地贺喜!”
         刘协闻言大喜过望,忙问刘备道:
         “爱卿来前,朕曾听闻卿亦是我宗室中人。”
         “不知卿祖上何人?”
         刘备乃大声奏道:
         “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
         刘协即命取宗室族谱过来查看。
         一查方知,原来刘备祖父刘雄早年曾被举为孝廉,出任过东郡范令。
         后来家道中落,其父刘弘未能出仕。
         而刘雄之父正是济川侯刘惠。
         经族谱查验,刘备果然是皇室中人。
         按照辈分排查,该为皇帝之叔也。
         刘协闻此大喜,道:
         “前日朕在河南尹,便得一英雄之叔。”
         “今日又得一位刘皇叔,我汉家宗室能人辈出,何愁社稷不能再兴?”
         随后,天子开始为众人表功。
         首先就是一路陪同而来的,董承、伏完、种辑、钟繇等朝廷股肱之臣。
         一概封为列侯,以彰其忠义可嘉。
         随同而来护驾的吕布,封其为平南将军。
         又听闻其屯兵于汝南,则正式拜其为汝南太守。
         此前袁术曾表奏孙香为汝南太守,后为接纳吕布也表奏他为汝南太守。
         以上二者,皆是袁术自嗨,未得官方承认。
         但这次刘协亲自任命吕布为汝南太守,算是朝廷认证了。
         吕布闻言大喜,连连顿首谢恩。
         送别吕布之后。
         刘协亦得处理一个更大的麻烦,那便是颜良。
         此人背后是袁绍,袁绍雄踞河北之地。
         他不想迎奉自己去邺城,但又不想自己落入其他诸侯手中。
         索性同奉至陈地。
         当即刘协封颜良为忠义校尉。
         又拜袁绍为太尉,位列三公,赐爵邺侯。
         这是一个不小的封赏。
         别看刘协现在才十五、六岁,其实他是有手段有能力的。
         只是对手都太强了,他干不过罢了。
         现在他也能看出来袁绍的意图。
         这个天底下最强大的诸侯,自己万万得罪不得的,索性摒弃前嫌。
         给袁绍封一个大官,以抚慰其心。
         颜良在接到刘协的封赏之后,也是连连谢恩。
         接下来,
         外地诸侯之中,就只剩下曹刘两家了。
         此时曹操与刘备都在朝中。
         二人目光不自觉地迎了上去,却又各自避了开来。
         “曹爱卿。”
         刘协先把目光落在了曹操身上。
         曹操躬身出列。
         “卿勤勉精进,一路上护驾有功。”
         “朕拜你为朝廷司空,赐爵武平侯。”
         曹操连忙谢恩。
         司空亦是位列三公。
         这个封赏并不比袁绍差,曹操对此还是满意的。
         但他心情却并未有多好,反而将目光投向不远处的刘备。
         他想看看这个小皇帝会如何封赏他这位新晋“皇叔”。
         “皇叔上前来!”
         刘协示意刘备上前。
         “皇叔远在徐州,却不远千里派兵过来护驾勤王。”
         “真乃忠肝义胆,社稷之臣也。”
         “是故,朕拜你为左将军!”
         东汉将军号,以大将军为尊,位在三公之上,卿以下都得拜。
         大将军之下,分别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还有卫将军,位可比三公。
         在之下,便是四方将军,即前后左右。
         东汉的四方将军是平级的,没有高低之分。
         四方将军理论上来讲地位是不如三公的。
         但它却不能与三公横向比较。
         况且曹操是外州诸侯,即便封了三公,也不可能在朝中任职。
         曹操正在琢磨小皇帝这个安排是什么意思时。
         却听得刘协的声音还在自上面传来。
         “皇叔可领徐州牧,赐爵下邳侯。”
         由于之前刘备的徐州牧是从陶谦那里接领过来的,并没有得到官方的正式承认。
         就如同之前的吕布一样,刘协也正式任命刘备为徐州牧。
         给了一个朝廷认证。
         并且刘备也和曹操、袁绍一样,都赐了爵位。
         刘备的治所在下邳,故封下邳侯。
         本来下邳是国,理论上是不能封出去的。
         但后来除国治郡,已不再是藩王属地,故而可以封刘备为下邳侯。
         目前天底下刘协所能够接触到的,比较有实力的诸侯,就是袁绍、曹操、刘备。
         令曹操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刘协竟没有因为刘备是自己皇叔之故,而重加封赏。
         他原本以为,由于之前在雒阳那次冲突。
         刘协会故意给刘备封个更大的官,来恶心打压自己。
         可没想到,他这一碗水竟意外端的很平。
         刘协又唤赵云、夏侯惇至阶下来。
         “两位爱卿作为前部,率军与傕、汜二贼厮杀,大是辛苦。”
         “一路上勤王保驾,亦是勤勉精进。”
         “朕不可亏待功臣。”
         刘协要单独赏赐赵云、夏侯惇,这并不意外。
         毕竟连代袁绍来的颜良都有封赏,这二人不可能没有。
         可刘协接下来的一句话,却令在场所有人都是为之一惊。
         “赵云为九江太守,夏侯惇为庐江太守。”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