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167章 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李翊也
         此等大事,可得戏言乎?
         满宠的回复,掷地有声。
         李翊相信曹操不会诓骗他,也不会拿假消息过来混弄徐州。
         尤其连满宠都派过来了,说明兖州方面认定袁绍已经决定与公孙瓒和谈。
         诚如是,河北军就有可能提前南下。
         “不瞒伯宁,河北许攸许子远现在就在我徐州。”
         李翊提及许攸。
         满宠自然认得,忙问,“他现在何处?”
         “适才酒醉,送去驿馆歇息去了。”
         李翊若有所思,然后接着道,“许攸在饮宴之时,提及河北打算明年出征易县,覆灭公孙瓒。”
         哦?
         满宠眉梢一挑,如此一来两项情报不就冲突了么?
         “许攸来徐州做什么?”满宠问。
         李翊如实说了,单纯过来亲善的。
         满宠沉吟半晌,旋即才缓缓开口,抚须说道:
         “许子远智谋之士也,彼乃河北重臣,身负大任。”
         “适才酒醉,口中所言,几分为真,几分为假?”
         “若是袁绍使计,佯使许攸来徐州亲善,间或失言,泄露河北情报。”
         “使我河南误以为河北明年要出征公孙瓒,实则假道灭虢,向我河南动兵。”
         “当如何?”
         此言一出,左右之人皆是微微一怔。
         满宠的担忧不无道理,袁绍这么大费周章派人来,又把明年要出征公孙瓒这种重要的军报给无意间泄露出来。
         谁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万一是河北的计策,就是为了麻痹河南。
         然后真等到明年,河北开始总动员时,河南方面还误以为是他们要征伐公孙瓒,从而不复为备。
         最后便会被河北打一个措手不及。
         “……君侯,这像是袁绍的行事风格。”
         间或有人对李翊说道。
         袁绍虽然好谋无断,但他的个人能力可比袁术强多了。
         真要来个突然袭击,河南方面不得不防。
         庞统在一旁说道:
         “会不会是信息误差,河北方面确实打算明年征伐公孙瓒。”
         “只是曹司空那边还未探查到?”
         满宠嘴角微微翘起,兀自抬手向天一举,略带几分自豪说道:
         “我兖州的情报系统,乃郭祭酒亲自督管。”
         “郭祭酒曾经在袁营中待过,对那里的人十分了解。”
         “既是前线传回的情报,岂能有假?”
         庞统沉默了,若真如此,那许攸的演技岂不忒也好了?
         诓骗了徐州所有人。
         “纵然许攸说的是实话。”
         满宠的话还在继续,“但他离开河北已有些时日了,又如何能够得知河北的最新动向?”
         “或许邺城改了主意,有新的决策也说不准。”
         这话说的倒是有理。
         毕竟这个时代也没有手机电话,纵然是集团高层,只要出了城。
         那信息就隔阂了,手里的消息就有可能变成第二手,或者第三手,甚至第四手。
         “你们得到的情报,是什么时候的?”
         李翊再三确认。
         “二十天前,我们在河北有安插眼线。”
         满宠信誓旦旦地说道。
         二十天前……
         李翊扶着下巴沉思,算算时间,确实跟许攸离开的时间对的上。
         难不成真是河北突然变卦,亦或者是袁绍让许攸故意来麻痹河南?
         还是单纯的杞人忧天,就是信息滞后导致信息差而已?
         袁神倒是给河南出了一个难题呐……
         “君侯,要不我们差人再去河北去打探一下?”
         庞统在旁侧询问道。
         “该当如此。”李翊一颔首。
         “不过,不管明年袁绍是征伐公孙瓒也好,亦或者是打算对河南动兵也好。”
         “咱们都得提前做好准备。”
         虽然历史上的袁绍,确实是在灭了公孙瓒后,才南下的。
         但中途确实想过要和公孙瓒和谈,然后提前南下。
         现在历史线变动,政治格局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谁也说不准袁绍及河北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李翊不能把整个河南的命运拿上牌桌来,赌袁绍是否会提前南下。
         他不敢赌,更不能赌。
         所以河南方面必须得提前做好准备,虽然这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但大国与大国之间的博弈,正是如此。
         “曹司空的意思,就是遣宠来商议具体的军事动向。”
         “若你我两家不能合力对抗袁绍,必遭其各个击破。”
         满宠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满使此言,深合我意。”
         “昔日众诸侯讨董,会盟于酸枣,兵马众于董卓。”
         “然终以失败告终。”
         “归其原因,乃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也。”
         历史上,虽然没有十八路诸侯讨董。
         但兵力与人数都是要远远胜过董卓的。
         董卓对付关东联军,也远远没有演义上那么轻松。
         别说对抗十八路诸侯了,仅袁术这一路诸侯,就把董卓打得抱头鼠窜。
         整个战役都是败多胜少,唯一一场大胜,还是赢得当时是菜鸟的曹操。
         饶是如此,讨董战役终究落得个闹哄哄、去匆匆的下场。
         究其原因,还是各诸侯各怀心思,不够团结。
         这也有诸侯太多的原因,诸侯越多涉及到的利益就越难均分,也更难领导。
         河南相对一统,只有两个诸侯,即曹操、刘备。
         要说曹刘之间没有利益冲突是不可能的,李翊仅是为了解决曹刘之间的矛盾,就下足了功夫。
         根本不敢想有更多诸侯下场,会是怎样一个局面。
         少时,庞统将地图取来,平铺在案上。
         “满使请。”
         “~哦,君侯请。”
         李翊与满宠一并来到地图前。
         “若是袁军南下,当有此三路兵马。”
         李翊俯下身子,用手指向地图东面。
         “其一,自青州南下,攻我徐州,然后绕道入中原。”
         满宠一颔首,皱眉道:
         “徐州乃四战之地,无险可守。”
         “若袁绍自青州南下,当一马平川,难以抵挡。”
         李翊眉梢一挑,正色说道:
         “然翊以为袁绍必不会在徐州投入主力,青州之军仅为偏师而已。”
         虽然自北向南,攻打徐州,是一马平川。
         但李翊却坚信徐州并不会遇到袁军的主力部队。
         或者说袁绍是不会把主要兵马投入到徐州来的。
         要想弄清楚原因,就要先明白河北的军力组成。
         袁绍虽然坐拥四州之地,但他本质上是玩的分封制。
         外甥高干分封到并州,长子袁谭分封到青州,次子袁熙分封到幽州。
         而袁绍本人,则坐拥最为富庶的冀州。
         并把最宠爱的幼子袁尚带在身边,留在冀州,也算间接暗示继承人选。
         也就是说,袁绍分封出去的子嗣,是有很大的自治权的。
         相当于半个诸侯王了。
         这种情况,其实在汉末三国是很常见的。
         就像后来关二爷坐镇荆州时,同样权力极大。
         弄清楚这个原因后,就会明白袁绍的主力部队在冀州。
         而冀州与兖州挨得最近,仅一条黄河相隔。
         反观徐州呢,中间隔着青州。
         若是袁绍要把主力派到青州战场,甚至南下至徐州战场,后勤压力就会十分巨大。
         “君侯所言甚是。”
         满宠点头认同李翊的看法,“袁绍若对河南用兵,必先抢夺天子。”
         “断不会舍近求远,南辕北辙,投兵往徐州去。”
         青州之主乃是袁谭,他本就是徐州的手下败将。
         并且刘备还给袁谭举了茂才,袁谭从明面上,就并不好进攻刘备。
         况且青州并不完全在袁谭手里,他所控制的,仅仅只有青州西部的一些郡国。
         东部多为反贼无主之地。
         同时,在李翊的筹谋下,他早早地在青州埋下了另一颗钉子。
         这颗钉子旁人断难猜到。
         没错,此人正是辽东公孙度!
         两年前,李翊就曾派遣太史慈出海,交好公孙度。
         两地已经达成了同盟协议,互通贸易。
         而李翊将会在河南河北的大战之中,引入公孙度这一路奇兵。
         旁人都以为公孙度远在辽东苦寒之地,断难打到中原腹地来。
         孰不知公孙度本身是一个雄主,不论是高句丽、还是乌桓人、鲜卑人。
         都被公孙度狠狠地揍过,皆奉他为主,其人是妥妥的东北王。
         而这位东北王野心可不小。
         怎么会趁着袁曹大战,这个决定北方归属权的时候,选择作壁上观呢?
         他当然要抓住机会过来浑水摸鱼。
         由于位于袁绍大后方,公孙度明面上不敢主动向袁绍宣战。
         但他派遣船队,从辽东渡海来到了青州,攻取了东莱郡,也就是太史慈的老家。
         并且在东莱郡设置了营州,并自己敕封了营州刺史。
         也就是说公孙度一路是可以引援的兵马,他也不会在河南河北这场重大战事中,置身事外。
         如此一来,青州战事的压力就更小了。
         李翊心思电转,手指又在地图左边轻轻磕了一磕,接着说道:
         “至于这第二路兵马,袁军必会从延津过黄河,进占白马。”
         “然后再走燕县、酸枣、官渡,直逼陈留。”
         因为历史上是袁攻曹守嘛,曹操是直接把袁绍放过来,本土作战。
         “如使袁军扫过诸县,则兖州东面与司隶之间的水陆联系,便会被切断。”
         “若水路不得通,明州将绕袭数百里路程。”
         这条路,也是历史上袁绍走得主力路。
         而这也是满宠最为关心的道路。
         没办法,地理位置决定,他们曹营就是得硬抗袁绍主力。
         兖州东西长,南北狭,几乎没什么纵深。
         “我州在黄河南岸,硬抗袁绍主力,贵州可不能见死不救。”
         满宠再三叮嘱,生怕徐州看戏。
         现在的曹营可不像历史上那样,是以整个河南对抗河北。
         曹操现在手中仅有兖州和豫州部分郡县,根本单抗不住袁神。
         要是刘备把他卖了,那曹操肯定就完了。
         不过唇亡齿寒的道理,李翊还是懂的。
         换作往常,他多少会有所保留,量力而行。
         但面对袁神这种对手,李翊是真不敢卖队友。
         “请满使放心,我会在小沛屯集精锐部曲。”
         李翊用手指了指地图上,位于豫州、徐州交界处的小沛。
         “此处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我在去岁征讨袁术时,还专门开设了八百里河渠,主要围绕豫州、淮南修建。”
         “等到明年开春,淮南自沛国的河渠便疏通完成,可以从淮南运送大量士兵北上。”
         “不仅能够第一时间救援曹司空,同时还能够援护任城、鲁国、琅琊等地。”
         “若是南下,亦可驰援汝南、西面遥制陈、梁二地。”
         “东面也能屏蔽下邳、东海等地,实乃天赐之所也。”
         满宠看着地图,对李翊的高瞻远瞩由衷感到佩服。
         小沛离东郡也近,若是来救,确实赶趟。
         “不想君侯取岁便想到了开通河渠一事,莫非正是为了方便从淮南运送士兵?”
         满宠听李翊谈及芍陂河渠一事,当即好奇便问。
         “是,我将汝水、涡水、颍水连接在一处,如此一来,淮南士兵,乃至丹阳士兵,都可以走水路。”
         “源源不断运送到前线来!”
         哦~~
         满宠也算是一位内政型人才,怎会不知水利的好处?
         “我们何不两家合作,将汝南西面的水路,与东面芍陂水渠连接在一处。”
         “如此一来,运送士兵,粮秣器械也会更加方便?”
         满宠主动提出曹刘两家合作修水渠的建议。
         李翊喜道:
         “诚如是,两地之幸也!”
         水利工程那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工事。
         其实李翊早就想把汝南西面的水渠,跟东面连接在一处了。
         因为这样两地交流会更加方便,而且之后真打起仗来。
         汝南作为大后方,非常适合互通补给,输送援兵。
         至于将来两家分裂如何如何,就不是现在该考虑的问题了。
         眼下只有一项任务,不惜一切代价打败袁神。
         “只是水渠修建,工程浩大,满使做的了主吗?”
         李翊开口问。
         满宠笑着摇了摇头,“吾辈不比君侯,如何能在这种大事上擅自做主?”
         “须得等吾辈回到颍川许县后,见过曹司空,备言此事,方可施行。”
         “不过君侯可放心,宠一定会尽全力劝说曹司空接受此事。”
         嗯……
         李翊一颔首,曹操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应该能意识到芍陂水渠的价值。“曹公西面问题,可有考虑过吗?”
         李翊再次发问。
         他对这个盟友不可不谓上心,几乎是又当爹又当妈,凡事都要过问一遍。
         “君侯是说凉州的逆贼?”
         “正是,此辈割据关中,威胁曹司空左翼,不可不察。”
         李翊可不希望曹操打着打着,被西边儿马腾、韩遂背刺,拖徐州的后腿。
         “君侯放心,曹司空早就考虑过关中问题了。”
         “曹司空已命钟繇为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兵马,前去劝降马腾、韩遂了。”
         “如不出意外,马腾、韩遂应该会送子入颍川,以为质子。”
         说到这儿,满宠脸上还是颇有傲色的。
         仿佛表示并不是只有你徐州在反袁大业上做出了卓越贡献,我们兖州也是在不断努力。
         钟繇确实奇才,历史上的他真的单枪匹马,成功劝降了马腾、韩遂。
         使他们献子给曹操,没有倒向袁绍。
         对曹操而言,钟繇不单单是帮他定了关中。
         更重要的是切断了关中与南阳的联系,从而间接使得张绣投靠曹操。
         之前说过,张绣的凉州兵马是要从威武老家补充的。
         但正是由于钟繇安定了关中,使得张绣与凉州的联系被切断。
         这才迫使张绣在袁曹之间,更加倾心于曹操。
         “马腾、韩遂俱不是可信之人,此辈曹司空需多加警惕。”
         李翊善意提醒满宠,叫他们一定要提防好,马腾、韩遂。
         历史上的马腾可不是演义里签衣带诏的“大汉忠臣”。
         而马腾与韩遂的关系,也没有演义里那么好。
         虽然这两人在历史上确实结拜为了异姓兄弟。
         只可惜,是塑料兄弟情。
         才结拜没多久,就因为分赃不均,而互相攻伐,连年交战。
         期间,韩遂还杀害了马腾的妻子和儿子。
         后来马超还认了韩遂为义父,属实是认贼作父了。
         不过站在马超的视角,他本来是庶长子。
         如果不是韩遂杀了马腾嫡子,马超根本没机会继承家业。
         所以有学者认为,马超正是念及此,才愿意投身至韩遂麾下的。
         历史上马腾、韩遂虽然在袁曹大战中投靠了曹操。
         但很快就被袁尚给策反,转头攻打曹操。
         但钟繇又马上派出张既再再次策反了马腾、韩遂,使之转头攻打袁绍。
         所以,你就会发现这帮人是真的没什么原则可言。
         并且他们跟吕布一样,都有着起于边关的共同点,那就是缺乏政治目标。
         只有缺乏政治目标的诸侯,立场才会摇摆不定,反复无常。
         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太容易被煽动。
         以至于三国里面都形成了一个名梗,叫,“就说那西凉马腾”怎么这么样。
         总之,
         像马腾、韩遂这种起于边关的武夫,是很难拿中原人那套礼法去约束他们的。
         但这也不能完全怪马腾、韩遂人品不行。
         因为他们的生长环境,就决定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
         在边关上,每天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指不准第二天小命儿就没了。
         所以他们都太看重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不过正是因为他们缺乏战略眼光,反而容易被聪明人摆弄。
         李翊在地图上指着上郡道:
         “若能使马腾、韩遂领兵入侵并州,拿下上郡、西河两地,并能极大减轻西翼兵线压力。”
         “还能够保障关中方向的安全,牵制袁绍并州的兵力。”
         “此岂不两全其美哉?”
         既然马腾、韩遂反复无常,何不让他们反复不了?
         如何反复不了?
         直接煽动他们入侵并州,彻底得罪袁绍。
         如此一来,袁绍在覆灭之前,他们敢转头攻打曹刘吗?
         那不成了里外不是人,两头得罪。
         马、韩二人再傻,也不可能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
         “在凉州一路的援军,请曹司空不论付出何等代价,都要将之拉拢过来。”
         “中间需要任何帮助,我徐州凡是能提供的,一定会尽全力相助。”
         李翊力劝满宠,务必要让曹操把马腾、韩遂拉进反袁同盟里来。
         倒不是说这路兵马有多强,没他们曹刘就打不了袁绍了。
         而是因为这路凉州兵马,断不能被袁绍拉拢过去。
         世界大战看似是几个大国交战,但周边小国又有几个是能够置身事外的?
         如果曹刘不拉拢马腾、韩遂,那么袁绍肯定会拉拢。
         一旦马腾、韩遂站到了袁绍这一边,那么并州的袁军就可以轻轻松松南下。
         进攻虎牢,切断关中。
         如此一来,西线压力巨大。
         而偏偏徐州这边是援助不了西线的。
         “君侯且慢!”
         “宠有一事不明,盼君侯直言相告。”
         满宠忽然打断李翊的演说,插嘴问道。
         “请满使直言。”李翊澹澹道。
         “倘战事将起,袁军必然直下黄河。”
         “而我兖州郡县,俱是沿黄河纵横分布。”
         “全无纵深可言!”
         “若是不想使郡县生产遭受破坏,我兖州军民须尽全力将袁军堵在黄河北岸,以寻求决战。”
         “但……”
         满宠眉宇间一川不平,自嘲似地叹了口气:
         “不怕君侯笑话,以我兖州之力,想堵住袁军主力,实在痴人说梦。”
         “所以我想问的是……”
         满宠转过身,迎上李翊的目光,一本正经地问道:
         “我们至多只能堵住袁军三月左右。”
         “三月之内,徐州能在兖州投入多少兵马?”
         满宠问出了他,还有曹操,还有曹营文武百官全都关切的问题。
         徐州,到底能在兖州投放多少兵马进来?
         这些兵马必须是可战之兵,入场就要作战的那种。
         后勤补给,兖州还没办法提供,须要徐州自己走水路运。
         这个问题其实也挺敏感的。
         毕竟是直接问到了徐州的军事力量。
         满宠虽未直接透露兖州所能动员的兵马数量。
         但也明说了,至多只能拖出袁军三月左右。
         也算间接地将兖州部分信息透露给了徐州,展现了曹营的诚意。
         现在满宠需要得到一个徐州的诚意保证。
         李翊背着手,沉吟了片刻。
         他不是在防着满宠,脑子里规划怎么圆。
         而是认认真真地在计算,他们徐州到底可以往兖州投放多少兵马过去。
         毕竟徐州本土也得留人,淮南方面也不可能将人全部带走。
         满宠也不催他,就静静地立在远处,等待答复。
         又过半晌,李翊停下脚步,正色对满宠说道:
         “我知满使想要一个确切答案,那我便实话告诉你。”
         “若战事即起,我徐州若举国动员,可调出十二万人马来!”
         这十二万人当然不是常备兵,不然徐州再富也不可能养得起。
         但如果真到了危急时刻,举国动员出十二、三万可战之兵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年陈元龙给刘备吹逼说,要“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人”,其实就是按照徐州原有的生产力估算的。
         在李翊的深耕之下,徐州的生产力基本恢复到了陶恭祖时期,并有所提升。
         真要发起狠来,十万大军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动员容易,运作难。
         要拉十万人出来作战,只消打上三个月。
         就能把你徐州一年的收入全部打光。
         这还得算上徐州外贸赚的钱粮。
         要不然,打仗烧钱呢。
         农耕文明比起游牧文明,缺点就在于此。
         “……那,徐州能往兖州投放多少人马呢?”
         满宠再次询问,但语气已有几分发颤。
         尽管知道在李翊的运作之下,徐州经济腾飞,农业、冶铁业、手工业都在高速发展。
         但当听到徐州全国动员,可以直接拉出十三、四万人时,还是令他感到震惊。
         须要注意的一点是,
         如果只是纯爆兵的话,兖州也可以爆出来。
         理论上讲,只要你有十万人成年男性,你当然可以把他们拉到前线去。
         但涉及到两个问题,
         第一,成年男性被拉走了,谁来耕地劳作?
         第二,十万张口,政府拿什么来养?
         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谁谁,动员出多少兵马时,那都是基于其自身生产力。
         政府能够养得起,并且农事不会被完全耽误的前提下所拉出来的。
         你真要让曹操拉十万兵马出来,也可以啊。
         只不过拉出来的第二天,不用袁绍打。
         底下百姓就全造反了,直接比肩秦末。
         “……四到五万人左右。”
         李翊沉吟许久,说出了一个具体数目。
         稍后微微一顿,又接着补充道:
         “如果能再拖一年,军马数目可翻一倍。”
         经过李翊推算,徐州方面如果能在一年之内,解决掉徐州本土的战事,或者说减轻本土威胁。
         那就可以把主力全部堆到兖州去了。
         三月四万,一年十万么?
         听到这个数目,满宠又惊又喜。
         这显然是曹操、还有兖州官民希望听到的答案。
         “……呵呵。”满宠脸上露了笑,“我想此话传到曹司空耳朵里,曹司空一定会很开心的。”
         满宠说曹兵能拖住袁兵三月左右,当然是他们的保守估计。
         要知道曹兵的战斗力,早已不是荥阳一战被徐荣吊打的水准了。
         他们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是从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
         并且曹操本人,经过这么多年的淬炼,统御能力也非讨董时期可比。
         光说这兖州立国之战,
         曹操先后击败黑山军、匈奴军、黄巾军,才在兖州站稳脚跟。
         后来又面对三倍兵力于己的袁术,曹操更是打出了三战三胜,名震天下的战绩。
         直接把袁术从兖州赶到了扬州去。
         所以有时候你真的就是会感叹,
         曹操这人,真的就是逆风强的一匹。
         结果打顺分局,莫名其妙的就输了。
         甚至有时候输的过于丑陋,你都会怀疑这是不是同一个人。
         尤其他前不久才刚刚打出一场可以名载史册的大胜。
         总之,曹操还有他的宗族武将,战力肯定是不弱的。
         要不然,李翊也不至于选择他作为河南盟友。
         “若是明年或后年袁绍南下,四万人足矣。”
         “可若传闻是真,袁绍提前和公孙瓒议和,河南被迫提早与河北开战。”
         “四万人就稍显不足了。”
         庞统在一旁发表自己的看法。
         冀州毗邻兖州,又基本都是平原,动员冀州人马轻轻松松。
         但兖州与徐州且不论地形如何,纵是同盟,也毕竟是两个政权。
         所以交往起来,肯定没人家统一的政权调度方便。
         “既如此,可否先提前使人进驻任城,再从鲁国抽调些人马过来?”
         满宠提出意见,让徐州提前派人过去。
         但李翊却道:
         “我若提前分兵过去,谁来承担军资费用?”
         这……
         满宠瞬间语塞。
         徐州派人过去,就等于是无端多出数张口来。
         曹操倒不是说养不起,但对他而言肯定是没那个必要。
         可若要徐州自己来养,中间的粮食运输,不就又产生损耗了吗?
         见满宠犯难,李翊便出声宽慰道:
         “满使也不必过于担心,回头我自会跟刘将军说明此事。”
         “然后再召集徐州文武大臣,再开一会,好生商议。”
         “一定尽量调节,予以明州最大帮助。”
         善!
         满宠站起身来,正式向李翊表达感激。
         李翊挽留满宠,让他在徐州多住几日。
         然而满宠以公事在身为由,不便久留而辞去。
         李翊留不住,命人送金银各百斤给满宠。
         满宠坚辞不受,李翊乃亲自送他出城。
         在送别满宠后,徐州不少大臣都赶来找李翊。
         因为他们听说袁绍可能提前南下的消息后,一个个都变得紧张起来。
         战端一开,危险与机遇并存。
         但大多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还是会受到损害的,他们自然是希望徐州本土莫要遭到破坏才好。
         “君侯,河北军在明年将要南下,此事属实否?”
         众人围住李翊,焦急地询问。
         李翊笑着安抚众人道:
         “事还未定,诸公不必紧张。”
         “我已遣人去河北探查,若有消息,当第一时间通知列位。”
         唉……
         众人叹了口气,只盼袁军打来时,不要抢到他们的田产才好。
         “君侯,现在该怎么做?”
         庞统见众人人心惶惶,即问策于李翊。
         这种大事就需要他本人来做决断。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