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08章 刘备、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图南下
         却说李翊时隔一年,终于回家。
         也想见见妻儿,行至厨房时,正见着袁莹与桃红在那里聊着什么。
         “会不会太甜了?”
         袁莹眉尖轻轻一蹙,搁下汤匙,问桃红道。
         “夫君一向不喜甜食,若是不合口味,该怎么是好……”
         桃红忍不住笑起来:
         “您呀……您就别担心了。”
         “夫人亲手做的,君侯一定爱吃。”
         李翊听着,不由弯起唇角,“在做什么?”
         袁莹温声转过头,几步迎上前来,方才福身一拜。
         “……君何时归来,君体安否?”
         袁莹双眸盈着一层水光,鸦睫忍不住轻颤。
         见她落泪,李翊心头不由一软,话到唇边,又堪堪收回。
         只剩的一句莹妹。
         “……不必担心。”
         李翊摇了摇头。
         袁莹点了点头,又道:
         “夫君进来的不是时候,莹儿还没备好晚膳……”
         李翊目光自桌上打量一番,随口道:
         “随意吃些便是,勿须麻烦。”
         “……这怎的成。”
         “夫君一年未有归家,今日终于回来,该摆宴庆祝一番才是。”
         李翊又问,“治儿呢?”
         袁莹喜道:
         “在屋里呢,这孩子出生时便未能见着父亲。”
         “您既然回来了,就去看看他罢。”
         言讫,扭头冲身边的桃红说道:
         “……桃红,你带夫君去。”
         “我这里不必帮衬了。”
         “喏。”
         桃红领命,又有些担忧地看了一眼袁莹。
         这位出身富贵的大小姐,鲜少干活,也不知没了自己在旁侧帮衬,能不能做好。
         “君侯,这边请。”
         桃红领着李翊转入到内室中来。
         这里虽本就是自己的家,但李翊真正踏入府门的一刻,心中仍是思绪万千。
         他久经沙场,难得归家,家中已添新丁。
         步入内室,只见一老妪怀中抱着一婴孩。
         此子正是李翊长子李治,年方一岁,稚嫩可爱。
         老妪见着主人家回来,诚惶诚恐地想要行礼。
         李翊顺势接过孩子,嘻细细端详,见其生的眉清目秀,颇有几分自己幼时的模样。
         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孩子倒是安详的睡着,并未大吵大闹。
         李翊更觉欢喜,轻抚孩儿的额头,柔声道:
         “吾儿,汝父归来矣。”
         李治缓缓睁开眼眸,目光清澈,望着父亲。
         嘴角微扬,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
         桃红本身聪明伶俐,在一旁见父子温存,遂出言笑道:
         “这孩子平日爱生喧哗,闹得夫人亦折腾不宁。”
         “咱府中上下呀,无人敢触之锋芒。”
         “今日见君侯归来,连公子亦不敢造次哩。”
         李翊闻言,心中更是感慨。
         “吾不在时,治儿多由谁来照看?”
         桃红答曰:
         “多是袁夫人亲自照看,只是夫人身子娇弱,一二来去也害了病。”
         “于是麋夫人自作主张,请了位老妪帮忙照看,咱府上下人亦时时小心看护。”
         “断不能叫公子磕着碰着。”
         李翊抱着孩子,若有所思,忽然问道:
         “……麋夫人平日当真用心照看治儿否?”
         桃红忙点了点头,斩钉截铁地说道:
         “当然,小公子虽不是麋夫人亲生,但夫人一直视若己出。”
         “公子一岁降辰之时,夫人请了麋別驾,还有许多官员过来给小公子祝寿。”
         “夫人还差巧匠打了一副长命锁哩。”
         当时,全府上下都有赏赐。
         不过桃红并未提及此事。
         “……善。”
         李翊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桃红也不敢再多言了,因为全府上下都知道麋夫人不能生。
         是以没人敢在府上提及此事。
         至于后来的袁莹,乃四世三公,袁氏嫡女。
         单论出身,本就压了麋贞一头。
         现如今又诞下一个公子,其在府上地位已经超然。
         尽管袁莹、麋贞两人关系不错,但府上下人却都非常自觉地向袁莹靠拢。
         倒不是说他们便敢忤逆麋贞了。
         只是桃红明白,府上的下人已经默认袁莹才是主母了。
         李翊心思多在军事政务上,府上这些琐事,与其说他不曾操心。
         倒不如说他本就不想管这些事。
         适才李翊问起,也是想看看麋贞的态度。
         最后的结果也在意料之中,
         麋贞丝毫没有因为李治的出生,与袁莹关系不和。
         两姊妹的关系如旧,情如金兰。
         为什么会说是意料之中呢?
         这不单单是因为两人的性格决定,更重要的两人的出身,都出自名门。
         许多电视上都有个经典的人设,恶毒的千金小姐,善良的奴仆丫鬟。
         而现实往往相反,
         真正出身名门的人,大多教养很好,很有远见。
         反倒是底层出身的人,大多目光短浅,只看重蝇头小利。
         桃红也算是下人当中的一股清流了,这也是李翊把她留在身边的原因。
         少时,晚膳已经摆好。
         袁莹亲自下厨,忙不迭的将一个小巧的瓷碗推到李翊面前,眸中很有几分欣然。
         “……夫君,您尝尝,这是妾身第一次做的。”
         李翊从善如流地接过碗来,低头尝了一口。
         唔!
         不得不说,不愧是千金小姐,手艺着实不敢恭维。
         本待脱口而出的一句,但瞥见莹妹眸中蕴满期待,话到唇边却是一顿。
         “……还不错。”
         言罢,又舀了一勺,直到那粥碗渐渐见底。
         袁莹见李翊将一碗都喝完了,不禁睁了睁双眼,“当真好喝?”
         说着自己也盛了一碗,才吞了一勺,神情便古怪了起来。
         紧忙咽了口茶汤,才向李翊望去:
         “您……您又哄我……”
         李翊忍不住弯唇一笑:
         “莹妹初试此事,能至此境,已属不易。”
         “不必过于苛责。”
         袁莹怔怔地看了李翊一会儿,一头扎进他的怀中,把李翊搂的紧紧的。
         李翊亦是一怔,随机会过意来,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发。
         “……我说真的。”
         袁莹声音有些闷闷的。
         “不管什么时候……您总是这样迁就我。”
         袁莹仰头望着李翊的脸庞。
         “在您心里,莹儿是有些不一样的,是不是?”
         李翊一怔,问道:
         “莹妹怎么了?”
         “怎的今日有些患得患失?”
         袁莹将脸埋在李翊胸口,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
         “……今日府上,来了十名美婢。”
         咦?
         李翊又是一怔,“哪里来的?”
         “……刘将军送的。”
         袁莹撇了撇嘴唇,语气中带有七分委屈,三分嗔怨。
         她骨子里本身也属强势,但偏偏这十名美女是老刘送的。
         她哪里敢拒之于门外。
         也难怪今日看起来有些患得患失。
         虽说以她的身份地位,根本受不到任何影响。
         只是正因为袁莹自幼出身名门,反倒没将身份地位看得很重。
         相反,
         她更加感性,尤其失了父亲之后,家庭破碎。
         她非常感谢李翊为她重组了一个新的家庭。
         本来李翊就忙,若再有人来分去难得的相处时光,着实不是滋味。
         桃红见此,忙对李翊解释道:
         “刘将军说君侯整日操劳辛苦,除差人送来美女之外,还送了些绫锦绸缎、金银器皿。”
         “让君侯勿要推辞。”
         李翊一颔首,心中已有计较。
         反手将袁莹抱紧在怀中,一手轻轻抚着她的脊背。
         “莹儿于我,从来都是无可替代。”
         女人还是好哄的,
         尤其你身份地位越高,就越是好哄。
         因为女人骨子里是有慕强心理的,当一名强者放下身段去哄她时,她心中自会得到安全感。
         果不其然,袁莹待听到这句话之后,才仿佛心安一般。
         轻轻蹭了蹭李翊的下颔,“您惯会哄我。”
         “……呵,我何曾骗过你?”
         李翊扬唇一笑,即对桃红下令道,“可将那十名美婢叫来。”
         桃红道一声喏,旋即出门将今日新至的十位美人给叫了进来。
         众女莺莺燕燕地走了进来,一进门,便齐齐冲着李翊下拜。
         “~见过君侯。”
         诸女果真颇有姿色,眉目传情,暗送秋波。
         无不希望今晚能得到李翊的临幸,从此飞上枝头变凤凰不在话下。
         更别说李翊本身就算是“高富帅”,有权有势,谁人不爱?
         李翊目光逡巡一圈,澹澹道:
         “刘将军将尔等送入我府,日后尔等便是我府上之人。”
         “切不可因我为军师,而慢待轻视他人。”
         “须时时恭敬,处处小心。”
         “敬慎持躬,尽心侍奉。”
         诸女一听,顿时喜上眉梢,掩唇笑道:
         “君侯宽心,我等一定小心侍奉君侯。”
         她们之所以高兴,是因为来前刘备曾叮嘱过他们。
         无论如何,要让李翊收下她们。
         老刘知道李翊勤勉,如今战事告一段落,他也希望老李能够享一享清福,快活快活。
         毕竟打了一年的仗,就不能享受享受?
         如今,众女见李翊欣然收下她们,无不欢喜。
         因为她们知道,如果李翊真不想收留她们,即便是老刘也劝不住。
         现在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下。
         谁知,众女尚未高兴几刻,李翊忽然将手向身后一指:
         “吾身边不须太多人伺候。”
         “尔等便留在两位夫人身边,尽心侍奉,不可惰怠。”
         啊??
         众女张大嘴巴,脸上无不显露失望之色。
         嗯?!
         李翊眉梢一竖,冷声问:
         “怎么?”
         “尔等不愿意!?”
         众女慌忙欠身赔礼:
         “愿意!愿意!”
         “我等能伺候夫人,三生有幸。”
         麋贞性格则是完全大方,兼之自己无出,也希望李翊能雨露均沾,多留下些香火。
         便对李翊劝谏道:
         “刘将军送诸女过来,必是希望夫君纳入内室。”
         “刘将军一片好意,夫君又何必拂之?”
         李翊则道:
         “今大事未定,未是享乐之时。”
         李翊用霍去病的例子,向麋贞解释了缘由。
         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却是这些女子美则美矣,然却于他无甚大用。
         李翊并不喜欢在女人身上浪费太多时间,因为女人对他的事业没有多少帮助。
         这一点其实跟老刘挺像的。
         老刘为什么喜欢跟兄弟们在一起?
         因为老刘知道,只有这些兄弟才能帮他打天下,对自己的事业有帮助。
         李翊比起老刘,已经算是“好色之徒”了。
         像麋贞、袁莹人家的身份背景,对李翊的事业是有很大帮助的,李翊对她们也算足够深情。
         数年下来,几乎没有纳过一名美妾。
         除了“出差”一年在外不回家外,平日也是尽力地尽到了做丈夫的责任。
         你看隔壁曹操,完全是为了挥鞭而纳妾。
         何况,李翊平日在府内处理公文时,他不喜欢身边太多人伺候。
         人越多,越容易出岔子。
         唯一的桃红,也是因为心细谨慎,才独留她在身边侍奉的。
         晚膳用罢。
         转眼已是月上枝头,夜深烛明。
         下人们收拾完碗筷,各自忙活去了。
         袁莹最是喜爱待在李翊身边,挽着他的胳膊道:
         “夫君今日留下来陪莹儿,好不好?”
         李翊柔声劝慰道:
         “我尚有些公文尚未处理,晚上便留在书房了。”
         “……这样晚了,夫君怎的还要处理公事?”
         袁莹抿了抿唇,心中虽然不快,但还是对一旁的桃红叮嘱道:
         “……桃红,你当伺候夫君早生歇息。”
         桃红笑着应道:
         “夫人放心,奴婢一定小心劝着。”
         随后,桃红伺候着李翊准备去往书房。
         李翊却道:
         “吾今宵将于汝室中批阅公文。”
         诶!?
         桃红眉梢一扬,眸中闪过一丝欣然,但仍是不敢往哪方面想。
         她心里也明白,自己只是个通房丫鬟。
         平时就是李翊的近侍,伺候他的生活起居。
         李翊初次碰她时,也只是走个流程,好使自己不落得个悲惨下场。
         桃红对此心里跟明镜似的,为此她也非常感激李翊。
         除此之外,也不敢有更多非分之想。
         今日李翊忽然心血来潮,说要到她房里去批阅公文。
         她欣喜之余,还是强作镇定,道:
         “诶!”
         “奴婢这就去取您的竹帛来。”
         俄顷,李翊随着桃红,步入室内。
         见案上搁着幅字,于是近前细观,随口问:
         “在练字?”
         桃红将一碗姜汤,递到李翊面前,一边笑道:
         “待闲暇之时,写着玩儿。”
         李翊仔细一看,才发现桃红所练的字,不正是临摹的自己的字吗?
         桃红似也看出来了,双颊绯红,解释道:
         “奴婢没有人教,但觉得先生的字是极好极好的。”
         李翊一颔首,捉住她的手腕。
         “若是没人教,这几日我倒是可以教你。”‘
         “当真?”
         桃红睁大眼睛,怔怔地问。
         “千真万确。”
         李翊将桃红抱起。
         既然是教写字,自然是要抄笔的。
         这一抄,就是一晚。
         ……
         次日一大早,李翊早洗漱完之后。
         便收到了刘备的邀请,说是设置了酒宴,要犒劳有功的将士。
         既然是应酬,李翊也不好推辞。
         在穿好衣服之后,即去了大堂饮宴。
         等李翊倒时,堂内已经座无虚席。
         来的都是徐州有头有脸的人物,除了少数领兵在外不能来的,刘备是能请的都请了。
         “诶呀,先生!终于来了!”
         张飞一见着李翊,便大大咧咧的上前。
         挽着他的胳膊,说道:
         “先生不来,俺们都不敢动筷子。”
         “今日当痛饮三百杯,不醉不归!”
         “……哈哈,益德还是这般豪情万丈。”
         李翊安抚了一下张飞的情绪,转而阔步上前,坐到了自己专属位置之上:
         ——老刘旁边。
         “先生,昨日睡得可还好?”
         刘备一上来便关心地问道。
         他是非常关心属下私生活的,尤其是对李翊。
         李翊笑着问道:
         “主公今日设宴请我来,难不成真是来喝酒的?”
         刘备亦扬唇笑道:
         “将士们在官渡时,困苦不堪。”
         “今既已获胜,自该大宴军士。”
         言讫,转头看向下方的群臣。
         这些都是他刘备的肱骨,不觉喜上眉梢,感慨道:
         “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刘备性格是好声色犬马的。
         他并不是李翊那种工作狂,该享受时还是很会享受的。
         有一个名梗叫,我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
         虽然这个梗经常被拿来吐槽,但其实它还真有历史原型。
         历史上刘备入蜀时,因为连战连胜,攻克了许多郡县。
         于是刘备便在涪县设宴庆祝,犒劳将士。
         众所周知,三国君主顺风就容易得意忘形。
         刘备也不例外,他对庞统说道:
         “今日聚会,当真是扬眉吐气,快乐极了。”
         庞统却泼冷水说道:
         “攻伐别人的国土却以此为乐,这不是仁义之师的作为。”
         庞统这是调侃刘备之前多次秉持仁义,这次怎么就飘了?
         刘备喝醉了,发怒说:
         “从前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周武王就不仁义了吗!”
         这句话其实就是“我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的原型。
         刘备在说完这话后,就把庞统给赶出去了。
         不过,事后老刘也觉得自己做错了。
         就去把庞统请回来,但又拉不下脸来主动道歉。
         结果庞统也很有性格,也不跟刘备搭话,也不跟他道歉,神色自若地吃饭。
         最后是老刘先憋不住了,率先问:
         “刚才我们谁做错了?”
         庞统回答说,咱们君臣都有错。
         于是刘备大笑,两人和好如初,关系也更好了。
         这也是历史上另一个有名的君臣相得的典故。
         “主公昨晚可有和主母商议过立嗣之事?”
         李翊反客为主,问老刘有没有跟自己一样练字。
         刘备神色有些紧促,他不是很喜欢聊这些话题,只道:
         “已言过此事。”
         话落,举起酒盏,一饮而尽。
         李翊牵唇笑道:
         “近日无事,主公何不随我等出外行猎。”
         “翊若能猎得母鹿,可将鹿血、鹿肝、鹿茸分而食之。”
         “翊亦常饮此物,颇觉受用。”
         刘备连连道一声好。
         接下几日,
         刘备常常设宴款待手下人,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
         饮宴过后,便与手下兄弟一起外出行猎。
         平日多猎得一些野鸡、野兔,运气好时也能打到母鹿、老虎、黑熊。
         这鹿茸、虎骨、熊胆皆是上等补品。
         李翊将这些补物尽数交给张仲景,请他制成补品,然后按方给老刘服用。
         至于剩下的野味,则交由庖人,以备明日宴席之用。
         如此往复,徐州上下都过了快活的一个月。
         这一个月,李翊也是安心教桃红练字。
         终于不负众望,桃红有身孕了。
         最为高兴的当属桃红,只要有了身孕,她在府上的地位立马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
         但在高兴完之后,桃红心中也感到有些失落。
         她心里多少能猜到李翊为什么这段时间要陪着自己。
         现如今,目的已经达到,待孩子降生之后……
         桃红不敢再往前想,也不愿去想那样的事。
         她只知道,现在她是一位母亲了,至少目前还是。
         而这个月时间,李翊看似每日玩乐。
         但工作上也没闲着。
         他一面催督陈登,自广陵、淮南押送粮草过来。
         一面又命张飞去青州,协助田豫镇守,以防备不时之需。
         这日,淮南的粮草送到,李翊亲自过去清点。
         忽然,庞统快步走来,在李翊耳边说道:
         “君侯!兖州急报!”
         “袁绍纠集了十余万大军在黎阳,已有南下之势!”
         “……知道了。”
         李翊淡淡地点了点头。
         袁氏招牌果然有吸引力,这么快就收拢了之前的残兵败将。
         不过比起上一次的相持,这一次河南军可以跟袁绍打决战了。
         上次袁绍势大,河南军不得不避其锋芒。
         但这次河北军士气震荡,人心不宁。
         并且袁绍战力强的生力军几乎折损大半。
         现在这十万大军,可以说是真正的收蝼蚁之众,聚乌合之徒了。
         李翊要做的,就是争取毕其功于一役。
         将袁绍的主力部队歼灭。
         倘若成了,那才是真正的攻守易型。
         到时候,便轮到河南来征伐河北了。
         “士元,汝即刻去告知主公一声。”
         李翊先吩咐庞统去知会刘备。
         然后又亲自执笔,邀张绣、吕布来前线作战。
         因为是要绞肉式的大决战,所以李翊也在尽可能地争取生力军过来参战。
         刘备在收到消息后,也是即率文武过来商议。
         “目今袁绍新败,军威受挫。”
         “彼尚未息养多少时日,便收聚蝼蚁之众,又图南下。”
         “今正好会合曹司空之部众,合力击之,一战功成。”
         “由此,则天下攻守形势易也!”
         李翊向刘备谏言。
         刘备自解官渡之围后,休整了几月时间,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正好淮南粮草已送到,大军随时准备出发。
         “何时可进兵?”刘备问。
         “先命云长领一军先行,会合曹司空。”
         “我等携大军在后,迤逦行进。”
         刘备大喜,“善!”
         即纳李翊之言,命关羽先领三千先锋部队,前去会合曹操部众。
         自己则整备大军,留鲁肃在徐州筹措粮草辎重,毋使缺乏。
         关羽即刻出发,刘备、李翊则在徐州整备了一月,才迤逦发兵。
         等到大军起行之时,已是新年开春了。
         刘备与李翊并马而行,方一出城门,背后忽有一骑赶来。
         侍卫拦住,通禀了刘备,刘备命问何事。
         那骑士下马拜道:
         “启禀主公,适才夫人已看过医者。”
         “医者诊断为喜脉!”
         什么!?
         听到骑士的话语,刘备顿时喜上眉头,“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小人愿以头颅担保!”
         “好!好!好!”
         刘备摩拳擦掌,难掩脸上激动之色。
         倒是李翊情绪比较稳定,命人重赏了这名报信的骑士。
         那骑士连连顿首谢恩。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周围人闻得喜讯,纷纷向刘备道喜。
         刘备紧了紧拳头,叹道:
         “只盼是位男儿。”
         左右人纷纷说道:
         “主公宽心,尊夫人生的必是一位麒麟儿!”
         李翊则比较理性,借着这次喜讯,乘势说道:
         “今日甫一出征,主公便得一子。”
         “此乃喜兆,预示着我军此战必胜!”
         运用喜兆来鼓舞士气。
         当初李翊得知儿子降生时,便是用这个办法,将其包装为喜兆,来鼓舞青州前线的将士。
         当时清楚的记得,将士们士气大为振奋。
         这种喜兆不一定非要用孩子,只要你宣传到位。
         什么事儿都能包装成喜兆。
         刘备仰头大笑:
         “好好好!诸位都听到了罢!”
         “此战我军必胜!”
         众将士齐声高呼:
         “必胜!必胜!”
         喊声震天,响彻徐州。
         ……
         (求兄弟们给老李二子再取一个名字)
         (长子的名字是用的上次评论的点赞最高数,这次同理,希望兄弟们帮忙出谋划策)
         (如果可以,也取一个女孩儿的名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