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 第059章 刘备行我也行,合肥,我来了!
         “正是此人!”
         鲁肃神色笃定,重重点了点头。
         周瑜眼中却掠起疑色,扬了扬手中帛书:
         “这细作密报中,并未言明是谁为刘备献计谋策,子敬你又如何断定,是出自于那萧和手笔?”
         略一沉顿后,鲁肃缓缓解释道:
         “那徐元直固然智计不俗,然就肃看来,其智与曹营程昱之流不相上下。”
         “如今曹操麾下可是谋士云集,智计不凡者,可不只是程昱一人。”
         “刘玄德这一计,却能骗过了曹营众谋士,可见这献计之人的智计,当远在那徐庶之上。”
         “诸葛孔明又身在宜城,我实在想不出,除了那萧伯温之外,谁还有这个本事。”
         周瑜低下头来,重新审视起手中帛书。
         这个萧和,鲁肃两次经过柴桑,自然是与他提到过的。
         他也知道,霍峻这等守城奇才,乃是萧和向刘备举荐。
         亦是萧和力主关羽统领水军,更料定关羽水战,必可击破于禁。
         还有鲁肃提及,萧和有一“奇器”,如若千里眼一般,竟能于襄阳城内,清清楚楚看到汉水交战之形势。
         一个师从山中高士,有伯乐之能,身上还藏着几件奇器的山野隐士。
         这便是萧和先前在周瑜心中的印象。
         鲁肃现下所说,却打破了周瑜对萧和原有的认知。
         “若真如子敬你所推测,此人之智计,实是深不可测。”
         “刘备有此人辅佐,将来我江东若取荆州,此人实为大患也!”
         周瑜手中帛书渐渐攥紧,眉头越凝越深,眼中透出一丝忌惮。
         沉吟片刻后。
         周瑜脸色恢复从容,拂手道:
         “子敬,你也不必赶往合肥了,还是依原计划,即刻动身赶往襄阳。”
         “除了监视襄樊战局外,你要加倍留意这个萧伯温,务必要查清楚他的底细,还要确认奇袭邓县之计,是否真出自于此人之手。”
         鲁肃微微一怔,旋即明悟了周瑜言下之意。
         这位江东美周郎,终于开始重视起了那个萧和,务求要做到知己知彼。
         “我明白,我这就起身前往襄阳。”
         鲁肃点头应诺,却又目光向合肥方向一瞥:
         “可我若去了襄阳,主公那边…”
         周瑜略一沉默后,说道:
         “那张辽确实不可小觑,不过如你所说,我军毕竟十倍于曹军。”
         “主公虽求胜心切,但若真能按部就班进兵围城,应该不至于出什么意外。”
         “若真久攻不下,我正好上书,劝主公移师柴桑,将用兵方向重新指向荆州!”
         鲁肃明白了周瑜意思,当即告辞。
         周瑜则亲自将鲁肃送上船,目送着一叶扁舟溯江而上,望荆州方向而去。
         “子明,你速将襄阳这道战报,即刻动身送往合肥给主公。”
         “记得,提醒主公万不可轻敌,定要小心那张辽,务必要按部就班兵围合肥,不可轻敌冒进。”
         周瑜将那道情报,交给了身后一员年轻武将。
         “末将尊令!”
         那武将忙将帛书收起,匆匆告退而去。
         又是一叶扁舟,顺江东下,望淮南方向而去。
         “萧和,萧和……”
         周瑜北望向襄阳方向,口中喃喃自语。
         …
         合肥城西,逍遥津。
         数以百计的江东战船,已铺满了肥水,正浩浩荡荡向着东岸津渡逼近。
         “刘备竟烧了曹操四十万斛粮草,还二擒了那于禁?”
         旗舰上,响起了一声惊呼。
         船首甲板上,孙权正端详着刚刚收到那道战报,碧眼圆睁,脸上清楚的写着“难以置信”四个字。
         “鲁子敬推测,刘备这调虎离山之计,出自于那萧和之手。”
         “故周都督已请鲁子敬即刻赶往襄阳,就近监视曹刘两军战事,并查明此推测是否属实。”
         身后前来送信的吕蒙,将周瑜和鲁肃的对话,原封不动的道出。
         听得“萧和”二字,孙权心头微微一震。
         先前鲁肃出使归来,对他说的那些关于萧和的评价,此刻一一浮现于了脑海中。
         “公瑾说的没错,吾将来早晚要取荆州,若这萧和果真智计非凡,必为吾大患。”
         “此人的底细虚实,确当查清才是。”
         孙权微微点头,脸上惊色已化为了忌惮。
         说话间,战船已驶抵逍遥津,津渡空空如也,不见半个曹军身影。
         显然是张辽李典畏惧他江东军势大,不敢据守津渡,全师龟缩入了合肥。
         “刘备都能以弱胜强,屡胜曹操,我今兵马十倍于敌,没理由胜不了那张辽李典吧…”
         孙权嘴角钩起一抹自信,遂挥手喝道:
         “传令下去,诸将各率本部兵马,即刻于逍遥津登岸,给吾踏平合肥!”
         旗舰令旗摇动,一艘艘战船大摇大摆的便驶入逍遥津。
         孙权更是身先士卒,催动旗舰当先靠岸。
         半个时辰后,孙权已下船登岸,立马于逍遥津之上。
         此时江东军只有不到一万人马登岸,其余艘只还在陆陆续续靠岸。
         孙权既未下令就地修筑营盘工事,也没有等全部兵马登岸,直接就策马向合肥城方向开拔。
         “主公,周都督说——”
         吕蒙见孙权有冒进之嫌,想起周瑜的叮嘱,顿时警觉起来,想要提醒。
         话未出口,却瞥见了孙权那意气风发,志在必得的样子。
         此刻出言提醒,岂不等是给正在兴头上的孙权,当头泼冷水么。
         吕蒙眼珠转了几转,便将到嘴边的提醒,又强咽了回去。
         于是他便闭口不言,只跟随孙权左右凝神戒备。
         “传令贺齐和凌统,令他二人登岸后,往合肥城南扎寨。”
         “再传令甘宁和徐盛二人,率部往合肥城北安营。”
         “还有…”
         孙权一面策马徐行,一马挥舞着马鞭指指点点,对诸将连做部署。
         一骑骑信使飞驰而去,将孙权的号令传下。
         因是江东军行的是兵归将有的军师,诸将各统本部兵马,自行选择登岸之地,故而兵马虽有四万,各部与各部之间的却距离却较为松散。
         江东军便以这般松散的阵形,向着合肥城浩浩荡荡逼近。
         孙权是意气风发,脸上始终是志在必得之色。
         吕蒙环看左右各部阵形,却是眉头紧锁,心中掠起一丝隐忧。
         “骑兵,前方尘雾大作,有骑兵逼近!”
         耳边突然响起贾华的大叫声。
         吕蒙心头一震,急是抬头向前望去。
         只见一道尘雾,自合肥城方向,沿着原野向逍遥津驰来。
         一面“张”字大旗,在残阳下耀眼飞舞。
         八百余曹军骑兵,正风驰电掣般,直冲孙权中军杀来。
         吕蒙脸色骤然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