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捉妖 > 第72章 进京城!
         在场的众多花钱打点关系的人,心中一凉。
         若是这场院试,真被陛下关注的话,学政大人,恐怕不敢特殊关注自己,搞特殊了。
         众多寒门子弟,见此,更是心神一震,内心不断暗道,苍天有眼!
         这些寒门子弟,怎么会不知道,所谓院试,不过是一场送钱的游戏。
         可他们为何还来参与?
         但凡是个读书人,都对自己的学问充满自信,都认为自己歌词诗赋不俗,想要用自己的文采,打动学政大人。
         如今锦衣卫监考,这场院试,必然是一场公平的考试。
         姜云见众多学子低声议论,不禁摇了摇头,这是韦怀安安排的。
         赵重峰被关押在南州府,一天不押送到京城,他就一天睡不着觉。
         他生怕姜云的院试出了什么意外,玩意落榜,姜云心情不好,又得缓两天呢?
         这才安排几个锦衣卫前来,目的也很简单。
         让姜云顺利考上秀才,然后立马启程。
         很快,学政朱成宇出现在了儒学署前,缓缓开口宣布:“所有学子,根据安排好的甲乙丙丁戊五间房屋落座,桌椅上,写好了各自的名字。”
         “朱某身为一方学政,且告诫各位,院试,乃是考取秀才,为大周朝,为陛下选拔人才。”
         “切忌不能作弊,写小抄,替人代考,贿赂考官。”
         “若是发现,轻则终身禁考,重则流放边疆!”
         “听明白了吗!”
         所有学子自然纷纷称是。
         “进入考场。”
         姜云在姜巧巧加油的目光中,缓缓进入考场。
         他被安排在乙号房,里面用蚊帐,分为四十几个隔间,地上铺着被褥。
         很快,便有一份考卷发下,让学子默写一段《圣人语录》。
         圣人语录?
         姜云看着面前的考卷,他哪知道这个世界的圣人,说过什么话。
         拿着毛笔,正发愁呢。
         屋内的考官,背着手,来回走动,观察是否有人做小抄。
         路过姜云身边时,突然一张宣纸考卷掉落在姜云身边。
         考官低头一看:“姜云,你的考卷掉在地上了,赶紧捡起来。”
         姜云闻言,低头拿起考卷,上面已经密密麻麻,写满了圣人语录。
         与此同时,儒学署学政大人的书房中,学政大人朱成宇,正在奋笔疾书。
         旁边,韦怀安正坐在旁边,喝着茶,时不时还走到旁边,低头看上一眼,点了点头:“学政大人文采果然不错。”
         朱成宇脸上挤出笑容,继续奋笔疾书……
         院试所需要考的,是策论,诗赋,杂文,帖经。
         所学复杂。
         当然,这些都不是姜云需要关心的事情。
         他干脆在屋中,打坐修炼起来。
         反正每一场考试,等上一会,就有一张考卷,掉落在自己身边。
         对此,周围的学子自然也看到了,他们并没有言语,只是心里忍不住暗道。
         这家伙究竟送了多少钱啊!
         以学政大人的性格,恐怕最起码送了得七八百两往上了。
         这么多钱,你买个秀才,多亏啊!
         接连三日打坐下来,姜云倒是轻松,终于,随着考官宣布,考试顺利结束。
         姜云一身轻松的走出考场,来到儒学署外,姜巧巧一大早,便已经来此等候。
         “哥,你发挥得怎么样,题难吗?”
         姜云闻言一笑:“当然不难,你就把心放肚子里,等明日发榜吧!”
         兄妹二人,回到家中,没想到,院子内,钱不愁正等在那呢。
         “姜老弟,哈哈哈哈哈。”
         钱不愁大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几分感慨。
         姜云问:“钱老哥这是?又有事情找我帮忙?”
         “哪能啊。”钱不愁咧嘴说道:“我是来给你辞行的,知府老爷要高升了,我听他说,当时他拔剑自刎的事迹,已经传遍朝廷。”
         “陛下大喜,要将他调回京城,兴许能担任要职。”
         “昨日知府老爷找上我,欣赏我的能力,要带我一起进京,给我寻个差事。”
         钱不愁心情大喜,暗道这些年,钱是真没有白送啊,知府老爷,真的是一个厚道人。
         姜云闻言,微微一愣,下意识的问道:“知府老爷看中你什么能力了?”
         “捞钱。”
         “好能力。”
         二人对视一眼,顿时一笑。
         姜云问道:“那你的家人呢?”
         钱不愁嘿嘿一笑:“等我在那边安顿好了,把我家里人也接过去,那群娘们,听说我要去京城,哭哭啼啼的,就跟我死了一样。”
         “一群妇人。”
         “老弟你呢,有什么打算?”
         姜云说道:“进京。”
         钱不愁双眼一亮:“嗨,我就知道,凭咱们哥俩的本事,到了京城,那就是大把的银子等我俩赚。”
         “就是不知道京城教纺司价格如何,到了以后,咱们可得去坐坐。”
         次日清晨,便是放榜的日子。
         一大早,姜云便被姜巧巧拉着起了床,跑到了儒学署前,门外的告示栏,已经贴上好几张告示。
         姜巧巧蒙着自己的眼睛,让姜云领着到面前。
         然后手指一点点的挪开,看到上面,姜云赫然在榜。
         秀才甲等。
         “中了,哥,中了,你是秀才了!”
         姜巧巧开心的跳进姜云怀里,随后,她一把私下其中一张告示:“走,哥!”
         “你要干啥。”姜云看着开心的姜巧巧。
         “告诉爹娘!”
         南州府城外的一处小土坡上。
         这里埋着两个小土坟,竖着两块木碑。
         上面写着‘姜户尺之墓’‘赵美娟之墓’
         姜云和姜巧巧,蹲在墓前,烧着黄纸。
         姜巧巧一边烧着黄纸,一边说道:“爹娘,哥已经考上秀才了,你们不用担心我俩了。”
         “大家都说哥这些年,荒废度日,无心进取,我都不相信,果然,他们都是骗我的。”
         “这些年,我俩都过得很好,哥还娶了个漂亮嫂子,特别好看。”
         “我们马上就要跟嫂子一起去京城了,嫂子说,哥要去京城里面做官,锦衣卫呢。”
         “就是不能经常回来看你们二老了。”
         “等我们下次回来,哥一定就是官老爷了,八抬大轿回来,买一大块地,盖一座大宅子。”
         “对吧?哥。”
         姜云站在旁边,重重点头,沉声说道:“嗯,肯定的!”
         “时间不早了,该出发了。”
         山坡下面,一众锦衣卫,带着囚车,众多骏马。
         钱不愁和张文启知府,也在队伍里面,随同一起进京。
         “出发了!”许素问骑在骏马之上,手牵着一匹骏马。
         兄妹二人走下,姜云让姜巧巧坐在自己身前。
         骑着高大骏马。
         “驾!”
         一行人策马奔腾。
         进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