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412章 有些人算计,现实会算计一生,有些人糊涂,岁月也糊涂一辈子

第412章 有些人算计,现实会算计一生,有些人糊涂,岁月也糊涂一辈子

         以前总说那些先烈悍不畏死,大刑伺候都不带皱眉毛的。
         普通人听了都觉得难以置信,惊叹景仰之后总会觉得很遥远。
         我们升斗小民哪里敢跟这样的人比。
         所以听得多看得多也就逐渐成了个符号。
         这一集电视剧《刘维新》却揭示出了个有血有肉的形象。
         小时候调皮捣蛋,被长辈责骂吃竹条子,也会痛得哎哟哟的漫山跑。
         是看着眼前民不聊生的惨状,才逐渐炼成了钢铁般的意志。
         最坚定的信念,就是可以超越肉体的痛苦。
         慷慨就义是因为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最深切的感情,以殉道者的心态来面对付出。
         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电视观众几乎是第一次有种感同身受的代入感。
         让卫东也是第一次看成片。
         确实拍得不错。
         达到了他要求的目的。
         哪怕他断断续续看过些拍摄画面。
         更是从剧本时期,拍摄时段,尤其半年多前元旦在商州拍摄那段,几乎每天晚上他跟剧组都会在江边小楼烤点东西,喝点小酒,整夜的聊。
         目的都是为了降低金卓群那点目的意图。
         尽可能给这部反正都要拍的剧,赋予更多存在的意义。
         他不懂影视剧的拍摄,但看得多,极多。
         在让卫东看来,这部剧唯一的意义,就应该是忆苦思甜。
         这方面最著名的作品,就应该是当年那篇《谁是最可爱的人》。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
         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
         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
         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
         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
         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
         所有看似寻常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是志愿军战士在前线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安宁。
         整整鼓舞了好几代人去努力奋斗。
         让卫东就觉得应该这样做。
         现在确实还很艰难,但幸福不也得一点点去构建么。
         前辈先烈努力奋斗的不就是眼前的生活,有了这个基础再努力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这部戏就有价值了。
         这荧屏上的电视剧当然可以有《霍元甲》,有《射雕英雄传》,有《沪海滩》,但相比看过散场后的心底,哪个会对现实更有触动?
         总之用长歌当哭来形容这时候的观众情绪更为恰当。
         就恨不得用什么歌以咏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澎湃的情感。
         我要努力工作,我要好好生活,我要专心学习,我要去建设美好和谐社会。
         怕是都夜不能寐的那种情绪激荡。
         大家正跟茶壶煮汤圆似的,有货倒不出来的恨不得开个宣讲会,好好的抒发下这时候的心情呢。
         第一集结束了,悠扬的乐曲声开始回荡。
         如果说汪志文的表演,从第一个镜头出现就吸引了观众视线,真正让一部可能会流于平淡的烈士传记画龙点睛。
         彻底奠定这个青年演员的演艺地位,确实彰显出了演技对影视作品的重要性。
         这个前奏同样起到了效果。
         就钢琴独奏。
         仿佛烈士的内心独白,悠远独行。
         然后长号、小提琴、小号、鼓点,各种交响乐团的乐器,如同行军路上的同伴,逐渐汇集进来。
         形成浩浩荡荡的乐章倾泻到每个人心底。
         然后女声开启:
         “你是遥远的路
         深夜大雾里的灯
         我是孩童啊,走在你的眼眸……”
         只要听见这曲子。
         轻而易举的在脑海里面就能形成那负重前行的背影。
         无数泪水就喷涌而出了。
         反正美食街大厅就是这样。
         这也是让卫东没回家,留在这边看看第一集播出的最大原因。
         想看看在这个集体环境里有什么效果。
         真的,好多人本来正起身,无论是咒骂着军阀还是那个时代,又或者默默在回想什么的情绪。
         被前奏音乐给吸引,忍不住多停留了会儿。
         就彻底沉浸到这种音乐跟歌词造就的美妙情感中荡漾。
         “你是明月清风
         我是你照拂的梦
         见与不见都一生与你相拥……”
         这种情绪是最朴实最真挚,也是国人心中最崇高的浪漫。
         后世网上不是有段子说,无数墓地可能会降低周围房地产的价格,唯独烈士陵园只会让人心安。
         什么妖魔鬼怪都挡不住这些浩然正气的镇守。
         哪怕在户外游玩,遇见什么坟茔、棺椁多半会吓一跳,但只要能看见上面有烈士二字,瞬间情绪会变得安宁。
         国人对这些为民献身之人的感情,是发自骨子里的信任,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温暖。
         再胆小的孩童,迷信的游客,站在烈士墓前,心中也只有两个字:安心。
         对,就是这种感受。
         仿佛现在的一切,都有无数英烈如明月清风般在照拂俯瞰。
         刚才看电视剧感受到的各种复杂情绪。
         这一刻都被抚平了。
         连同面对现实的各种愤怒、不甘、酸楚、阴晦,都能在这样的歌声中变得平缓而安定。
         “你是岁月长河
         星火燃起的天空
         我是仰望者,就把你唱成歌
         你是我之所来
         也是我心之所归
         世间所有路都将与你相逢……”
         这时用惊天地泣鬼神来形容这首歌出现的感受,绝对不过分。
         金卓群能够在这个把月拿去跟砖儿台,做出最后版本的调整。
         自然是找到了文工乐团做最完整的演奏、演唱版本。
         所以说不得不佩服文艺工作者,人家就是有天赋才华能够传递出凡人挤在心头,万般奔流只能用一句卧槽表达的情怀。
         包括天地鬼神,所有人都觉得对!
         就是这样的感受,我将爱你所爱的人间,愿你所愿的笑颜……
         山河无恙,烟火寻常……
         继承先辈遗志用这样的歌声表达,简直不能再舒畅了!
         在这样的歌曲面前,那些情啊爱的,甚至苍茫辽阔都弱爆了。
         连让卫东这晚回去,都罕见的没忙着进屋,坐在孩子床头,看着安睡梦乡的样子轻轻抚头,感慨万分。
         可见威力十足。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瑕疵,那就是伴随前奏,演职员表出现的第一位名字,就是“出品人:让卫东”。
         独屏!
         然后第二个独屏,才是“制片人:金卓群”。
         这特么可是合同里面约定的,也是金卓群当初邀约让卫东投资拍电视剧的几乎唯一卖点,他这点还是说到做到。
         掏钱的主儿必须出现在第一位,比制片人都还优先。
         除了指定男主角,都没上女演员,可不得把这情绪价值拉满了。
         整部戏让卫东最后掏了一百万不到。
         他都忘了自己是出品人身份,现在看到名字内心立刻觉得卧槽!
         他也是万般情绪在心头,只会用这俩字来表达。
         抱着他胳膊泪眼婆娑的凤雏都忍不住哈了声!
         然后跳起来抓遥控板把音量推到最大……
         也不知道这傻女子把音量放最大,是能把字幕变更大吗?
         反正在能看到这个字幕的观众席上,的确有效驱散了些情绪,换来不少掌声。
         工人,研发人员等等所有知道让卫东是老板的自家人,是骄傲和惊喜,这么好的电视,也是我们家老板做的?
         太骄傲,太牛逼了,恨不得回头都到处吹嘘。
         然后整个美食街大厅,就是回荡着经久不息的掌声伴随这歌声到结束。
         哪怕绝大多数人都没看见那起头的出品人名,还以为是献给这电视剧或者这首歌。
         也只有少数还盯着电视屏幕上那些字幕的人,才会清晰的注意到:
         片尾曲《如愿》
         作词:人民
         作曲:人民
         董雪晴当时亲耳听见让卫东哼唱给金卓群记录。
         有些词句拿不的确,金卓群才自己补充完整,文工团出身的他具备抓谱识曲能力。
         然后问让卫东这词曲来处,不知道就干脆挂让卫东的名儿?
         让卫东要是那会儿想起自己的出品人名字会挂在第一位,都肯定要求下了。
         还敢抢这种名头,这特么怕是要折寿横死吧。
         连忙摆手:“人民,就标注成人民,先烈们也是人民,这是他们的愿望,更是所有人民共同创造的愿景。”
         于是就成了这样。
         但也就是对外公开展示是这样,金卓群在砖儿台、那些乐团做这首片尾曲的时候,已经解释过这是让卫东拿出来的词曲。
         这点他还是不敢隐瞒。
         其中既有让卫东本就不是他可以得罪夺功的身份地位,估计也有这时候这类歌曲实际上蕴含专业风险的投机心理。
         他是文工团出身,当然明白这种曲风专业分类,根本不属于现在的官方风格。
         内容再好,也有人会抨击这是资产阶级唱法,是腐朽产物,是对外国音乐的拙劣模仿,要警惕这种精神污染。
         就这两年的事。
         所以他都实际上拍了电视剧,也知道让卫东不屑跟他争这点好处。
         就索性说歌是让卫东的,既分担了风险,最后好处还不都是他的。
         结果呢?
         如果说电视剧是推起了惊涛骇浪的情绪,片尾曲就是抚慰所有人心灵的碾磨剂。
         把所有电视剧里的毛刺儿都抹平了。
         只剩下醇厚深沉的感情。
         而且还有个最大的关键点,一部电视剧和一首歌,哪个更容易传播?
         就当晚,不知道多少铁骨铮铮的人物,可能看着电视剧都没动容,最后的歌曲却瞬间落泪。
         好多电话直接打到砖儿台,要录像带,要后面还有多少集的电视剧谁谁谁要看。
         这边好不容易抵挡住,还是不能随便提前传播,或者哄外行这还没到我们这里呢,把电视剧制作中心推出去当挡箭牌。
         那就退而求其次,录音磁带总能给吧,马上派人过来拿!
         这歌还不爆?
         金卓群最终汲取到的收获就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