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清妖 > 第一百九十五章 抚台大人留饭
         干!
         谁说满洲人才少的!
         眼前的抚台大人就是大大的人才啊!
         抚台大人带头做榜样的干劲让赵安尤为激动,干事情嘛,就得大干特干,敢想敢干!
         别人敢干的我要干,别人不敢干的我也要干!
         总之一句话,干就对了!
         行政中心迁走,名校迁走,妥妥的苏州要有新区崛起啊。
         用闯将来形容抚台大人的孤注一掷最贴切不过。
         就这份魄力,绝对能评乾隆五十五年最优秀巡抚。
         吕先生的问题又来了,搬迁和新建学宫的资金从哪来。
         省里可没这个钱,抚台大人更是穷的叮当响,指望朝廷拨款想都不用想。
         没银子,这事怎么弄法?
         哪怕是在不要钱的荒地盖房子,建筑材料、人工成本、运输成本也要现金结账的啊。
         不说巡抚衙门,就说新建一所府级学宫,所需资金最低也得二三十万两,弄不好就得五十万两。
         再加建学区房,道路等配套设施,整个一套弄下来估摸不会少于一百万两。
         没办法,江南那边啥都贵。
         “哎,这个?”
         一到具体问题,抚台大人的老毛病就发作了,就是知道这个问题,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去解决。
         要不然能八年二品大员干下来,还欠着高利贷么。
         往好了说,是抚台大人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不与民争利;往坏了说,就是抚台大人这官当的一点不称职。
         都从二品巡抚了还欠钱,你会不会当官?
         但这回,抚台大人却在第一时间将目光看向了小天才赵委员。
         不知为什么,抚台大人这会对赵委员的脑袋瓜子莫名就有很大的信心。
         果然,赵安屁股抬起给了抚台大人一句特别中听的话:“大人,吕先生,咱们不是没银子,而是有很多银子。”
         “噢?”
         抚台大人下意识起身离座来到赵委员面前,一脸愿闻其详的样子。
         吕先生也是一脸好奇,不知道这个刚当上包衣奴才的督学委员所说的很多银子在哪。
         赵安道:“大人,既然要新建学宫,那老学宫自当出售,再以出售得来的钱款去建新学宫,如此不必省里出一文钱,也无须学政衙门出钱,更无须抚台大人费心。”
         不说老巡抚衙门地皮值多少钱,就说苏州府学作为江南诸学之冠、仅次于曲阜孔庙的天下第二学宫,不卖个大几百万两都对不住这两个荣誉。
         不卖,搁那改公园不成?
         赵安这边继续说道:“抚台大人可放出风声对外出售苏州学宫,邀请江浙富商前来竞买,谁出价高就卖给谁。”
         这年头有钱人就喜欢修园子,盐商们修的园子动不动就是几百万两,现在让他们花差不多的钱买一座现成的江南第一“豪宅”,估计能抢的打破脑袋,最后成交价有可能突破千万两。
         天下第二学宫能卖千万两,第一的曲阜孔庙呢?
         老太爷的房子又能卖多少?
         不能想,一想就兴奋。
         吕先生听后却摇头道:“苏州学宫太大了,哪个富商能买得下来?”
         “整座买不下来,那就把府学一分为二,或为三,分开卖便是。”
         实在不行就改为小别墅群呗。
         反正风景现成,地段又杠杠的,不怕没人买。
         要不是不在苏州工作,赵安都想给自己买一套。
         说完,看向抚台大人,“可让买主先交三成定金,大人拿着这定金去建新学宫和学区房,下官以为应是绰绰有余的。”
         “有道理。”
         抚台大人不由点了点头,继而眼神有些疑惑,“那余下七成呢?”
         “.”
         赵安没吭声,吕先生目中则是闪过几道精光。
         这哪是上百万两的生意,这怕得上千万两了吧!
         光江南就有四座历史悠久、占地极广、风景极好的学宫等着卖呢。
         尤其江宁那座还是前明国子监,朝天宫!
         可以说江南文脉之最。
         拿出来卖的话,啧啧,估计京师的达官贵人都要心动。
         嗯.
         抚台大人没就这个问题继续,而是也提了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那就是旧学宫出售需要时间,但新学宫又要马上动工建,这中间存在时间差。
         也就是旧的没卖掉前,是没有钱建新学宫的。
         专业问题自然得由专业人士来解决。
         赵安这个小天才又给抚台大人献上一个奇谋,建议将学宫和学区房包给某位富商承建,不过建设资金得这个富商自个来垫,等盖好了后再将学区房作价打包卖给这位富商,抚台大人拿钱全身而退。
         房子则由富商出售,卖多少是人家的事,又或给这位富商一些学区房抵扣工程款,余下部分等旧学宫出售成功再给予结清。
         总之,整个工程其实完全可以不用抚台大人出一文钱的。
         完全的空手套白狼。
         “这”
         抚台大人看向赵委员的目光只能用恐怖如嘶来形容了,吕先生那里也是叫这想法惊若天人。
         震惊之余,吕先生疑惑道:“商人真能按赵委员说的不要钱先干?这可不是小数目。”
         言下之意商人见垫资太多,可能不敢担这风险。
         抚台大人想了想,道:“本抚想办法先筹一些银子出来,省得商人们担心再误了工期。”
         赵安摇头,给抚台大人送上一句至理名言:“大人的决策就是真金白银,大人的官服顶戴更是两江地面最大的担保,有这两样东西在,商人怎么会担心拿不到钱呢?他们只会担心自己分不到新学宫承建这杯羹。”
         行政中心和名校搬到一个新地方意味着什么,赵安这个两世为人知道,那精明的商人就不知道?
         其实有个办法他没说,那就是总包下面再来分包。
         不过不管哪个年头做建筑商的,必定有分包流程,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赵安自己打算从漕工中选上几千人改行干建筑队,这样不仅能解决部分漕工生计问题,还能通过这支建筑队打造出一支符合他标准的工程兵队伍。
         好比杨秀清的烧炭工。
         毕竟,百万漕工这个规模太大了,运河再长也难以供养,必须给漕工多弄点挣钱路子才行。
         巡抚大人对于这个想法是什么态度呢,没说啥,只是挥手命门外伺候的下人:“去跟厨下说,今天本抚要留赵委员用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