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七十四章:高阳发难,公主间的明争暗斗!
         申时,太极宫,甘露殿。          一众皇帝嫔妃,尚未就封的皇子、公主早早的出现在了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太子妃苏氏、魏王妃阎婉分坐下首左右,同样温婉端庄,平分秋色。          “长乐妹妹近来面色发白,身子可是不太爽利。”          “听闻东宫有名医治好了太子的腿疾,想来对气疾应该有所增益。”          高阳公主的一句话让殿内气氛变得诡异,几乎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太子妃苏氏身上。          皇帝众女之中,除了长孙皇后所出的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就属排名第十七的高阳公主李漱最受李世民宠爱,性子聪慧。          其夫房遗爱为梁国公房玄龄次子,太府卿、散骑常侍房遗爱,为魏王亲信。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高阳公主这番话的矛头直指太子,就差没有明说东宫不顾手足之谊了。          “高阳。”          长乐公主李丽质没想到自己这个一向机敏聪慧的庶妹居然会拿自己做筏子,让太子妃难堪。          其它公主表情各异,唯有嫁与柴令武的巴陵公主眼中掠过一抹喜色。          “高阳妹妹谨守孝悌之义,关心长乐妹妹,本宫颇有感触。”          “殿下早已命人前去寻了孙大夫,不日便会来到长安,为长乐妹妹、晋阳妹妹诊治一番。”          太子妃苏氏面色如常,风轻云淡的回道。          “大兄对我们自是极好。”          “前些时日,嫂嫂送来了好多吃食,我最近感觉精气神都增益了不少。”          11岁的晋阳公主李明达清瘦的小脸上,那双大大的眼睛闪烁着光芒,开口道。          “嗯嗯,好吃。”          年岁尚幼的新城公主天真烂漫的附和道。          “兕子,新城。”          高阳公主本想算计一番太子妃苏氏,不料晋阳公主、新城公主一唱一和,反而让她的举动变成了笑话。          有什么比两个同胞姊妹的话语更能说明太子李承乾关心幼妹呢?          “晋阳妹妹、新城妹妹喜欢就好。”          “殿下叮嘱了,二位妹妹先天不足,须得以食物温补身体,缓缓养之。”          “特命食官署与典膳局、药藏局共同制食,一应食材都是典仓署在终南山下种植得来。”          看着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公主,苏氏脸上露出了一抹母性的光芒,温声细语道。          前些日子送过去的吃食都是用金鸡米制作,性平和,温补之效更胜于龙虎之药。          “好耶。”          一身粉色襦裙,梳着垂挂髻的新城公主听到这话,扑棱着小短腿朝着苏氏跑去:“嫂嫂,我要吃,我要吃。”          “好,好,好。”          “新城妹妹喜欢吃,晚些时候,我让人送过去。”          苏氏牵着新城公主的小手,轻声道。          “嗯嗯。”          新城公主那婴儿肥的小脸上,一双眼睛亮晶晶。          “多谢大兄和嫂嫂。”          晋阳公主乖巧的行了一礼。          “我也很久没见兕子了。”          “不如来这里坐,我们说些体己话。”          瞧见李明达脸上虽然有些许血色,却还是一副病恹恹,瘦弱的身形,苏氏有些心疼的招了招手。          “好。”          晋阳公主从太子妃身上感受到了久违的母爱,直接坐在了她身边。          这一幕清楚的看在众人眼中,高阳公主李漱脸色青紫变幻,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在场的公主们见后,一个个神色各异,反倒是殿内的嫔妃们有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已经不是后宫能够干预的事情了,这代表了太子与魏王之间的争斗进入了白热化。          “丽质。”          襄城公主握住了李丽质的手,安慰道:“这不关你的事,切莫往心里去。”          李世民诸女之中,以她最长,孝顺友爱,帝诏多次嘉奖,且嫁予宋国公萧瑀之子,太仆卿萧锐,怎能不经世事,深知其中关窍的她不忍长乐公主为此忧心,这才出言宽慰。          “长姊。”          “高阳为何要这样做?”          “她难道不知这样做会惹怒大兄。”          长乐公主李丽质抬起头,美眸中满是担忧。          “她向来心高气傲,嫁给太府卿之后,多有不快,想来今日也是失了智。”          “只是如今大家都不是小儿女,要为自己做下的事情负责。”          深深地看了一眼生闷气的高阳公主,襄城公主语气沉重道。          “长姊说得对。”          “长乐妹妹,高阳分不清长幼尊卑,来日定有他好受的。”          “大兄现在腿疾痊愈,朝野无不震惊,青雀终究还是忘了一些事。”          坐在长乐公主身旁的南平公主同样开口劝说。          “三姊所言极是。”          遂安公主、豫章公主对其深以为然。          这些年长的公主们以及她们的夫婿都是站在李承乾一方,尤其尊重长幼有序之制,对于魏王李泰的种种逾越向来看不惯,之前是因为李承乾瘸腿,行为不检,她们没有与东宫过多往来。          可如今,李承乾腿疾痊愈,行事作风朝野皆知,又怎能不表明态度。          普安公主、东阳公主、临川公主、兰陵公主、晋安公主、安康公主、新兴公主都识趣的没有参与这种话题,她们的夫婿并未站队,她们目前不想参与这种复杂的争斗。          “七姊似乎心情不太好。”          “有些东西,可不是我们能够参合的。”          “你说,对吗?”          清河公主李敬瞥了一眼身侧的巴陵公主,提醒道。          她的夫婿是卢国公程知节之子程处亮,程家不打算站队,可程处弼是太子千牛,天然上有亲近。          “清河阿姊说得对。”          城阳公主同样目光不善看向巴陵公主,她的夫婿杜荷可是铁杆太子党。          “嗯。”          巴陵公主心中不愉,却也只能忍下这口气。          公主们之间的明争暗斗并未影响到甘露殿的和谐,谁也没有注意到杨妃的贴身女官端着一些精美的点心来到了太子妃苏氏跟前,一一摆放在桌案上。          见状,太子妃苏氏心领神会,连忙朝杨妃看去,点头致礼,她知道这是杨妃在为吴王李恪向东宫表示谢意。          “嗯。”          杨妃看见苏氏的小动作,雍容华贵的面庞上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