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八十九章:君恩似海,李恪心思涌动!
         “殿下。”          “吴王来了。”          正当李承乾同称心商榷完时,一名内侍匆匆入内禀报道。          “哦?”          “老三来了,让他进来。”          “对了,去请太子詹事。”          微微抬头,李承乾安排道。          “是。”          内侍恭敬领命,退出了明德殿。          没一会儿,一个身穿宝蓝色圆领窄袖袍衫,头戴幞头,身长八尺,气概英武,相貌堂堂的青年踏入了殿内。          “大兄。”          吴王李恪见到李承乾的第一瞬间还以为见到了李世民,那股随之不去的压抑,高高在上的敬畏。          不过,相较于李世民身上威严的厚重,李承乾像是一柄出鞘的宝剑,锋芒毕露。          “老三。”          “咱们有好几年没见了吧。”          “我都快认不出你了,这还是以前那个英武不凡的吴王吗?”          “孤怎么瞧着倒像是哪家出来的士子,温文尔雅。”          李承乾展颜一笑,调侃道。          “大兄说笑了。”          原本还有些拘束的李恪这会儿反倒轻松许多。          “你刚回长安没几天,吴王府事务繁多,怎么有空来我这。”          神色淡然,李承乾看似随意的一句话让殿内气氛骤然一凝。          “弘农杨氏妇人性情太过凶悍,妒忌成疾,以至我多年无所出。”          “单我一人提及此事,恐怕父皇非但不允,还会训斥于我。”          “多亏大兄张罗,朝堂之上联合南方士族捅破这层窗户纸。”          说到这,李恪退后几步,深深一躬。          以他的身份之敏感,就算提出休妻,李世民都会以为是他的错,长孙无忌等关陇门阀之人虎视眈眈,有丁点机会就会落井下石。          要不是太子出面,为他牵线搭桥,同兰陵萧氏定下婚约,南方士族又怎会全力支持他?          “你我兄弟,何必如此。”          “皇家血脉存续乃是大事,弘农杨氏不会教女,孤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至于咱们那位坐在龙椅上的父皇,他能看得见众生疾苦,看不见自家子女的苦楚。”          “要是青雀做此行径,你信不信,弘农杨氏阖族上下都得给发配到崖州去。”          撇了撇嘴,李承乾对李世民可以说是唾之以鼻。          “咳咳。”          回来之前,李恪就听说了太子与皇帝种种,可亲眼所见又是不一样的体验。          以往,太子李承乾对李世民可以说是畏之如虎,现如今怎么变得如此肆无忌惮。          “怕什么?”          “他都能做,我们还不能说。”          “行了,杨妃娘娘上次已经谢过一次,你就别扭捏了。”          “你的婚事定在了12月,孤是赶不回来了,我会让太子妃去给你张罗。”          “啊?”          微微一怔,李恪有些摸不着头脑。          “青雀苦心算计让孤北巡,他也同意了。”          “孤要是不闹点大动静,岂不是枉费太子镇边这等奇景。”          “孤不是皇伯父,更不愿做大唐第二个被废的太子。”          目光如炬,李承乾一字一句地说道。          ‘咯噔!’          李恪心中一激灵,瞳孔瞬间放大。          看着李承乾的表情,他总觉得这番话不仅仅是在说北巡之事,更是在旁敲侧击他。          实际上,随着江南士族全力支持他,再加上回了长安,李恪心中难免滋生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踏踏...”          一阵脚步声从殿外传来,太子詹事岑文本随之踏入了明德殿:“太子殿下,吴王殿下。”          “先生。”          吴王李恪一见岑文本,立即执师生之礼,毕竟,岑文本可是他的启蒙之师。          “人都到齐了,那就坐下吧。”          拂了拂手,李承乾很是随和道。          “是。”          岑文本径直落座右侧,同吴王李恪相对。          几名内侍匆匆入内,将瓜果点心纷纷摆放在了桌案上,还有几壶桂花酒。          “请!”          举杯相敬,李承乾示意道。          “谢殿下!”          “谢大兄!”          二人纷纷举杯回敬,一饮而尽。          “江南士族已经押注,此番你回京,想来也见到了青雀和稚奴。”          “说说你的看法。”          把玩着手中的酒杯,李承乾询问起了李恪。          “大兄。”          李恪嘴角露出了一抹苦笑,无奈道:“父皇对青雀的宠爱,我早有耳闻。”          “只是没想到如此逾矩,魏王府占据一坊之地,同样的晋王府只有半坊之地。”          “这还不够吗?大兄庶长子封郡王,合乎情理,青雀之子凭何封王?”          “就算是昔日皇祖父在世,也不曾有过这般滑稽之举。”          “山东士族削减了脑袋想要挤进朝堂,青雀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收纳了他们。”          “这让关陇门阀、山东庶族该如何去看待皇家?”          “当初,王世充、窦建德独占河洛、河北,后来罗艺、刘黑闼相继起兵反叛。”          “这些背后站着的不是山东士族,又是何人?”          “父皇忘了当年平定王世充、窦建德、罗艺、刘黑闼死伤的将士们,怎能允许青雀这么做。”          话音落下。          李承乾、岑文本对视了一眼,李承乾开口道:“看来你还不算糊涂。”          “这天下有千年世家,却无千年皇族,士族跟皇室本就有利益上的冲突。”          “可以用他们,却不能一味的纵容依仗。”          “关陇门阀如此,山东士族如此,江南士族亦是如此。”          “臣弟明白。”          李恪认真的点头应道。          “有些事,不让你试试,你心里也会不甘。”          “孤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且与青雀、稚奴较量较量。”          “正好,我也想看看究竟是山东士族强横,还是关陇门阀无双,又或者是江南士族诡计多端。”          “大兄!”          听到这里,李恪神色骤变,眼神中流露出了惊慌。          “不必多言。”          没等他说完,李承乾打断道:“九五至尊之位,天下有几人不在乎。”          “孤要是连你都容不下,那孤如何配做储君,太子。”          “只要你不出卖大唐利益,出卖皇族利益,哪怕最后输了,孤也会予你一番前程。”          “多谢大兄。”          李恪这才安心了许多。          不过,他对于李承乾的印象又增加了几分,易地而处,他做不这般胸襟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