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宋有喷子 > 第七章 太后那些事儿
         一觉睡醒的章旷起床后,把衣服披在身上,依旧觉得寒冷。          这该死的鬼天气。          等章旷出门,才发现门外有一个壮汉一直站在门口。          因为自己睡的小院围墙只是篱笆墙,只有齐腰高度,所以看得一清二楚。          外面下着小雨,壮汉依旧巍然不动。          章旷有些意外,一边穿衣服,一边走入雨中:“你是学生?”          壮汉见章旷出来了,拱手:“在下刘从广,特来请先生为荆王效力。”          刘从广?          章旷虽然对大宋历史格外了解,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事情不是那么清楚。          但,前身知道啊!          刘从广的身份,整个东京高层就没有人不知道的。          一切还要从刘娥说起。          刘娥的父亲是官员本来家世很好,结果爹妈早死。          刘娥流落在母亲娘家,又联系不上父族,直接成了赔钱货,被养成了舞女。          长大后的刘娥,嫁给了一个有钱的银匠。          银匠叫做龚美。          那个时候,大宋朝廷还在疯狂收割蜀地把蜀人当韭菜呢,作为银匠的龚美感觉在蜀地是发不了大财的,就带着刘娥来到了东京。          来到东京后,龚美的生意失败了,他哪儿想得到东京普通人根本买不起银首饰,而富人自己家有家养的银匠,不需要给钱,给口饭吃就干一辈子那种?          龚美生意失败后,走投无路,就准备把刘娥卖了。          买家是韩王赵恒。          没有错,这种描述已经很给面子了,实际上刘娥就是妓女出身,至于是清倌人还是做皮肉生意的,只有刘娥和赵恒自己知道。          只知道刘娥生不出孩子。          什么《甄嬛传》什么《如懿传》主角奋斗历程都不如刘娥一根毛。          总之得知儿子宠爱这样一个女子,赵光义脑子都炸了,虽然他下令赵恒把刘娥送出府邸,但一点不耽搁赵恒把刘娥养在属下家里。          于是赵光义给赵恒连续赐婚,比如潘美的女儿等等。          但,赵光义再怎么强势,也没有直接杀掉自己儿子的心上人,他只能等赵恒转性。          他哪儿想得到,等他死的时候,赵恒依旧最爱刘娥。          这其实也正常,整个后宫的女人智力加起来都不如刘娥,她们怎么斗得过。          也就是赵光义死后,赵恒把刘娥接进了皇宫。          刘娥开始朝着偶像武则天的道路出发了。          蜀省这个地方,环境封闭,因为不知饥馑所以男性劳动力地位不是不可撼动的,反而会织布的女人地位很高。          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连出武则天杨玉环刘娥这样的女人,也说得过来。          而刘娥也是彻头彻尾的政治生物。          她在宫内往上爬,但她没有亲族。          怎么办?          别人都有亲族,别人后宫立功吹耳旁风,兄弟姐妹呼啦往上爬。          她爬了半天,宫外无人。          于是,刘娥做了一个骚操作,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生物的操作,就连全是政治生物的大汉刘家皇帝们都干不出来的操作。          或者说其实刘娥本来就是刘家政治生物DNA的又一次觉醒。          刘娥的骚操作是,认前夫哥龚美当哥哥。          龚美可以说是她的恩客,在她很小的时候就买了她,后来还把她卖了。          当然也有一定的因素是龚美自己活不下去了,所以不准备带着刘娥一起死,才把她卖了。          但终究是个买卖人。          而刘娥毫不犹豫的认了龚美当哥哥。          而龚美,也就改姓了刘!          武则天干了一辈子的夫家跟她姓没干成,刘娥还是才人的时候就干成了。          世上少了一个穷困潦倒的银匠龚美,多了一个皇帝近侍刘美。          讲真,赵恒虽然当皇帝糊涂,但的确真男人,他感念刘美献美之功,根本不在意刘美是刘娥的前夫,反而感觉自己和他是同道中人,于是给刘美高官厚禄又给他娶老婆。          刘娥的前夫哥,成了皇帝近臣,皇帝所有的旨意,刘娥比接旨的人先知道,别人怎么跟她斗?          总之刘美一家彻底的攀龙附凤了。          而刘美有两个儿子,一个叫从德,一个叫从广。          从德已经早夭。          从广,也就是眼前的壮汉,是八贤王赵元俨的女婿。          当然,这是民间私下不敢传开的事情。          章旷为什么知道?          因为章旷可不是东京人,而是成都人。          在人人喜欢跳舞的成都,谁不知道刘娥是舞女出身?          在其他地方,百姓感念刘娥的好,就算是知道此事,也不会乱传。          在儒家文化辐射的边缘地带,道家文化的正统核心所在的成都,大家根本不在乎这个,就好似章旷攻击赵祯,也没有拿这个说事儿一样。          没把这个事情当做谈资,反而人人都知道。          赵元俨很清楚章旷知道刘从广的身份。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刘从广更后党了。          论身份,赵祯是刘娥的养子,刘从广也是刘娥的假子加侄儿。          昨日,赵元俨得知章旷是后党后,立刻找刘从广来说服章旷。          赵元俨感觉,得章旷,能得天下。          赵元俨本来想让他儿子过来说项,但他大儿子早夭,二儿子又有点废材,有能力的老三老四在外放当官,所以他只能派女婿过来。          作为后党,刘从广在刘娥死的那一刻,就已经转化成八贤王党了,这是屁股决定的。          他本来都准备去西北任职了,不得不来这里。          章旷:“既然是老乡,喝一杯再走吧。”          刘从广惊异:“清早就喝酒?”          章旷:“天冷,就当御寒吧。”          刘从广进了院子,章旷从屋里拿起酒,往两个杯子里倒了一杯。          走到雨中递给刘从广一杯。          刘从广年龄其实不大,只是在东京见惯风雨,泰然就伸手去接。          “啪~”          酒杯落地,摔在石头上。          章旷:“你再想想你今天是来干什么的?”          刘从广沉默了片刻,开口:“我是仰慕状元公的才华,来找状元公喝酒的。”          刘从广其实不想来,但迫于后党压力这件事情,才来了。          但有一点刘从广一开始没想明白。          章旷端来的酒杯上画着一只老虎,看到老虎,看到酒杯摔碎,刘从广醒悟了。          他从小就跟赵祯一起长大,自己为什么要做王党?自己不是后党之后,不就天然转变成帝党了吗?          只有皇帝才能给自己虎符啊!          自己虽然在此前就拿到了任命,要外放为将,但似乎还来得及。          章旷看刘从广还有几分聪明:“就你那样不要想着去边关了,赶紧去找皇帝吧,就说你不想离开东京。”          “我怕你守着守着边关变关外了。”          历史上,刘从广被派去的地方,就是夏国家门口。          李元昊现在还没反,还委身叫赵元昊。          但他至少也算得上一位雄主,不是刘从广盯得住的。          刘从广深吸了一口气,拱了拱手,转身走了。          章旷看着刘从广离开,摆了摆头。          刘娥活着的时候哪有这啊那的,没有什么帝党后党文官一党王爷党太子党,都是为朝廷效力。          刘娥一死,党争立刻就开始了。          党争的关键是党?是争?是意见分歧?还是利益纠葛?都不对。          关键是没有领袖。          章旷又想起了昨夜的酒局。          狄青是皇帝的人。          潘美是皇亲贵胄代表。          包拯和苏洵,谁是文官的人,谁是八贤王的人?          抬头眺望,书院不少院子挂起了白布。          刘娥驾崩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东京,都传到南京来了。          既然书院挂白布,那百姓们应该也都是披麻戴孝了。          章旷看了看天上的小雨似乎停了,转身进入了房间里。          这一进去,就是小半个月。          章旷写的就是《少年包青天》,虽然那是电视剧,但章旷只是把故事转述成小说,并不要求写得多好多标准,反而因为现代白话文和大宋的普通人说的白话之间有差别,还要进行微调,来规范白话。          所以写的也不是很快。          书院的杂役和女仆从时常来送饭,随时都看到章旷在用芦苇杆沾墨写字。          久而久之,章夫子在写书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应天书院。          所有人都在期待章旷的作品。          要知道前几年范仲淹在书院的时候,时常有华美文章问世,大家当然期待状元公的笔墨。          十几天后,狄青带着毕昇来了!          毕昇年龄并不是很大,还是个青年。          历史上他是看到他儿子玩儿泥巴,做成各种小动物,这才想到了活字印刷术的注意。          一开始他尝试用木头雕刻,但是木头很有局限性,所以失败了。          随后他选择了用泥。          但这种技术没有用太久。          章旷如果用泥做活字印刷术,当然不需要把毕昇找来。          之所以找他来,是章旷想要想办法搞出铅活字!          “你就是毕昇?你有没有想过,雕版之外的印刷方式?”          毕昇愣了一下,愕然:“您怎么知道?”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不是一蹴而就的,毕昇来来回回试验过很多次,虽然历史上还要几年才能发明出来,但目前已经做了不少实验了。          章旷:“有人见到你做过这个,我意外听到,又用得上这项技术,所以找你来。”          毕昇其实是刊印机构的人,他们做这个,是为了印佛经。          这个时代,只有认识字又信佛的老太太们,才能出钱撑得起印刷行业。          章旷:“技术我不懂,但你可以试试用泥做。”          毕昇皱眉思索了起来。          章旷:“类似烧陶。”          这一说,毕昇脑子里就像一道闪电闪过:“烧陶……烧陶!对啊,烧陶!”          章旷:“先用烧陶做出粗略的,日后用铜做。”          烧陶很容易烧坏,不能做太小,所以印刷出来很粗糙。          第一批做完后,赚了钱,直接用铜做。          铜做不是目标。          章旷:“最终要想办法做出铅活字。”          毕昇有些惊讶于章旷的想法:“您是不是做过了?如果用铜的话,是不是太贵了?至于铅……我倒是听说过,但这个有办法提取吗?如果可以提取,我马上就能尝试做!”          毕昇这几年也想了不少办法了,其中铅锌矿也试过,但是这东西没法提取。          章旷忍不住摆头:“好高骛远。”          “先把泥活字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