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 第九章:烽火动神京,雍平帝的怀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小说网] http://www.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早春二月,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时节,兼具乍暖还寒的气候与诗画般的美丽景致。


        

“哒哒哒!哒哒哒!”


        

一阵沉闷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神京外城的和谐氛围,远远地瞧着一道橘红色疾驰而来。


        

“大同急报,八百里加急!”


        

“阻道者,斩!”


        

一骑锦衣身影策马驰骋入永定门,腰间挂着一面黄色小旗。


        

“快!快让开!”


        

官道上的百姓见后,一个个脸色大变,连忙退避三舍。


        

值守永定门的五城兵马司官兵第一时间驱散了周围的行人,因为他们知道锦衣军缇骑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信报绝对是最为危急的消息,关乎军国大事,延误不得。


        

大乾承明制,东厂、西厂虽已裁撤,却保留了锦衣卫,只是更名锦衣军,对外搜集消息,对内侦缉不法,但凡锦衣军出动,那便不可能善了。


        

“驾!!!”


        

锦衣军缇骑风尘仆仆的策马经正阳门,直入皇城,引起了神京不知道多少达官贵人的瞩目。


        

..............


        

都外玄真观,三清殿中,贾家父子二人对视着,许久没有开口。


        

“平安州已被蒙古人攻下,三十万蒙古铁骑兵临大同。”


        

“平安州节度使根本没有预料到敌人会从西边杀出,一败涂地,所有的军需都落在了蒙古人手中。”


        

“孛儿只斤.那日比他的祖父林丹汗更加野心勃勃,整合了喀尔喀蒙古各部,聚众百万。”


        

“我不知道这样做是对是错,但你要的机会已经来了。”


        

注视着面前的青年,贾敬面无表情地说道。


        

“嗯。”


        

贾琰脸上非但没有惧色,眼中反而闪烁着野心的火苗。


        

危机往往伴随着机遇,平安州陷落,大同危在旦夕,三十万蒙古骑兵南下,这是大乾自开国、元从两役以来遇见的最大险境,这恰恰带给了他无限的可能性。


        

昔日,元从一役,后金三十万女真鞑子兵临山海关,造就了九侯为首的元从勋贵一脉,这一次究竟是开国一脉复苏,还是雍平勋贵的诞生,谁又知道呢。


        

“八百人够吗?”


        

“宁、荣二府有赐下的20个皇庄,佃户众多,都中还有八房子弟。”


        

“凑一凑,弄个三、五千人不成问题。”


        

对于贾琰的打算,贾敬多少有些担忧,八百人面对三十万蒙古铁骑能做些什么?


        

“扑哧。”


        

贾琰憋不住笑,自嘲道:“父亲大人。”


        

“皇庄那些佃户尚且有股子力气,都中八房子弟一个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难道我要带着他们去给蒙古人送温暖吗?”


        

‘............’


        

贾敬只觉得老脸一臊,照料都中八房本该是他这位贾家族长的责任,只是从那一夜神京厮杀后,他一心想着不理世事,这些个贾家旁支素日里做些什么,他压根也不关心。


        

“八百就八百。”


        

“古有霍去病封狼居胥,近有明太宗朱棣起兵靖难。”


        

“我要是连这等勇气都没有,何谈改天换地。”


        

目光如炬,贾琰的话语中展露出了无可比拟的自信和峥嵘。


        

“好。”


        

贾敬赞赏道:“贾家儿郎当有此志,为父已经拟好奏章,命人送往宫中。”


        

“我知你聪慧非常,胸有韬略,旁的话,为父就不说了。”


        

“只是有一句,千万小心。”


        

“是,父亲。”


        

贾琰感受到了这位便宜爹的深切关心,舔犊之情溢于言表,心中深有触动,并未多说什么,领着十二亲卫,策马返回神京,准备迎接宫中的旨意。


        

..................


        

此时此刻,乾清宫,养心殿中。


        

“混账!”


        

“三十万蒙古骑兵南下进攻大同。”


        

“平安州节度使在做些什么?延边将领都是吃干饭的吗?为何直到现在才有消息传来?”


        

“难道要等蒙古鞑子杀进神京,占了紫禁城,他们才知道什么叫做心急如焚。”


        

站在龙椅宝座前,雍平帝难掩胸中的怒火,一双眼眸好似要吃人一般。


        

登基六载,形同傀儡,事事无一不要问过大明宫的意见,他这个皇帝做得也许是古往今来最为憋屈,偏偏九边出了问题,一口前所未有的大黑锅凭空而降,稍有不慎,昏君骂名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是可忍,孰不可忍!


        

“陛下。”


        

锦衣军都指挥使低着头禀报道:“归化城于半月前被攻破,平安州节度使及以下官员皆阵亡。”


        

轰隆!


        

犹如晴天霹雳般的噩耗打在了雍平帝心头。


        

国朝建立的四大边州,无一不是为了维护边疆的稳定,西宁州看顾和硕特部,昆仑州监控茜香国,南安州防御来自海上的威胁,平安州最为紧要,直面喀尔喀蒙古各部。


        

平安州的陷落无疑昭示着大乾对于草原的主动权完全丧失,从今以后,攻守易型。


        

而且,迫在眉睫的危机还没有得到处理,大同是山西的门户,大同如若有失,蒙古骑兵长驱直入,山西镇乃至整个山西岌岌可危,国朝用了三十年构建的九边体系彻底完了。


        

“陛下。”


        

“必须尽快调动援军前往大同。”


        

坐在轮椅上的邬思道提醒了句。


        

“呼!”


        

雍平帝这才将愤怒吞回肚子里,陷入了沉思中。


        

“陛下。”


        

“戴大监来了。”


        

苏培盛匆匆入殿,轻声禀报道。


        

顿时,雍平帝眼神一凝,目光望向了大殿门口,一道身影映入眼帘,邬思道已经悄无声息的退回了角落处。


        

“老奴参见陛下!”


        

大明宫掌宫太监戴权快步入殿,恭敬的行了一礼。


        

“哼!”


        

雍平帝冷哼一声,讥讽道:“戴大监不在大明宫陪着父皇,怎么有空来朕这里了。”


        

“陛下。”


        

戴权双手托着一封奏章,面色如常道:“太上皇有旨,北疆危急,贾家拳拳报国之心,皆在奏折之中,请陛下审阅之后,再行定夺。”


        

“嗯?”


        

眉头微皱,雍平帝扬了扬手,苏培盛赶忙上前接过奏章。


        

随即,戴权没有多说什么,再度行了一礼,径直退出了养心殿。


        

‘沙沙!’


        

雍平帝拿起奏章,打开一看,眼中寒芒掠起,这份奏章的署名不是别人,正是贾家主事人贾敬。


        

等他看过之后,面色舒缓了许多,反而心中惊疑不已,将圣旨递回给了苏培盛,开口道:“朕这个皇帝在天下人眼中确实没什么分量,否则,贾家人就不会先把奏折递给大明宫。”


        

“邬先生且看看,贾家要做些什么。”


        

“是。”


        

邬思道打开了从苏培盛那里接过的奏章,细细查看起来,上面的内容只有一个,贾家愿自筹粮饷,招纳士卒前往大同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