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唐朝当神仙 > 第24章 县令登门
         等张贞寐终于装好了箱笼,一箱一箱吃力抬上驴车。再赶到卢家,已经过了一个时辰。          卢太夫人见到一车车失而复得的家财,手抖了抖,被身侧的管家连忙扶住。          她颤颤巍巍走到江涉面前,嘴唇微抖。欲拜而行礼。          “老身谢过先生!”          江涉避开,他不会受这种老人家的礼。          太夫人又对山神见礼,泪水划过布满皱纹的脸。          他们卢家有个小佛堂,里面有道家的三清,还有佛家的佛祖,几尊神像林立,里面有个不起眼的小小鹿神,隐约记得是附近鹿门山的神灵。          这神像不大,烧的歪歪扭扭的,侍从也没听过什么鹿神,本想扔了。但太夫人觉着这种神异的东西扔掉不好,就依旧供着,一旬打扫一次。          谁能想,就是这鹿山神救了他们卢家。          老山神没说话,也没避开,跟江先生站在一处。          当年与他有过约定的是卢生,已经是冢中枯骨了。他瞧着长大的第二代、亲眼看着出生的第三代儿孙,也早已入土。          如今卢太夫人,卢大,卢家大女。          早便与他没有干系了。          老鹿山神看着他们,目光与看其他凡人,并无差别。          来来往往的仆人几个人一起抬,从驴车搬下沉甸甸的箱子,胖管家一面拿着账册把钱财登上,一面劈里啪啦打着珠算,笑得满脸喜气。          江涉道:“财物还予你家,太夫人心事便可了却了。”          他见这太夫人年老不易,想了想,提点一句:“钱财可以被诈去一次,就可以被诈去第二次,太夫人还是做些打算较好。”          “老身明白,明白……”          “还有一事,在下要为太夫人言明。”          “何事?先生只管说便是。”          江涉对上对方的目光,叹息一声。停顿了下,还是道:“在下听闻,贵府拜过一个鹿神。可有这事?”          老鹿山神抬起头。          “可是有什么不妥?”卢太夫人心里紧了紧。          “倒不是不妥。”          江涉说,“这鹿神像是有些渊源,当年卢家祖上与山神结缘,约定为其照拂卢氏子孙。”          老太夫人细听,才知道卢家祖上有这段缘分,念到这次危急也是鹿山神相帮。她要再拜鹿神。          被一股力量轻轻拦住,竟弯不得腰。          “那已是八百年前的旧事了。”江涉语气温和,说的很轻。          “您是说……”          “请还回来。”          太夫人心里焦急,气一时出岔,又不敢冒犯这高人,只得闷在嗓子里咳嗽,忙问:“为何……是我等对鹿神不敬?或是不够心诚?”          “非是如此。”          面对年岁如此大的太夫人,江涉温声说。          “卢家并无过错,是时间到了而已。”          “山神该放手了。”          “卢家也该走自己的道。”          “多行善事,家风清明,自有土地城隍护持。太夫人请宽心。”          卢太夫人怅然若失,卢家仆从也未曾想到主家还有过这样的缘分,一时都盯着江涉和老鹿山神看。          这位须发尽白,颤颤巍巍,确实年老了。          如果是凡人,这副样子,恐怕家里人连动也不敢让动,风都不敢教吹进屋里。          念到这是庇佑卢氏多年的仙神……          竟生出一种,风筝断线般的茫然。          江涉和山神站在原地,又等了一会。半刻钟后,一女使双手捧着一块用红布包裹的东西过来。          江涉递给老鹿山神。          老鹿山神低头,打开包裹的红布,就看到一个歪歪扭扭的陶像,这样的手艺实在说不上好,刚学手艺的小伙计恐怕都要捏的比这个好,只勉强能立起来,连鹿角都是歪的。          他静静的看着。          依稀想起卢生当时把这陶像给他看,那兴冲冲的样子。卢生长什么样,生的什么面目,他已经记不清了。          半晌没有说话。          末了,收入袖中。          “多谢先生。”          他看向卢家人:“缘分已断,吾与卢氏,一别两宽,往后各自修行。”          话落,有一股青灵之气卷地而飞,轰然散开,落到院中每个人身上。凡人瞧不见,只觉得身子忽地轻快舒服许多。          太夫人眉宇之间松了松,卢大觉着身子忽地一轻,身心松快,一旁的女儿也抬起了头。          老鹿山神最后一次,照拂了卢生的子孙。          收回了旧物,江涉就带着李白和老鹿山神告辞离开了。          他们走后,卢家院子里轰地一声,声如鼎沸,仆从和卢家小辈四下议论开。          卢沛更是万万没想到。          他舍弃家财,想要问道求仙。          家中祖上却认得一地山神,还跟他家有过约定,代代照拂子孙。          一时间,听着满院的议论,心中有些眩晕茫然起来。          ……          ……          第二天,襄阳县县令便来拜访了。          程志提着一副文房四宝,两斤腊肉,怀揣一张简单的舆图,没有使唤随从,只独身前来,一副低调简朴的样子,问仆从。          “先生可在家里?”          得到回复,便欣然拎着礼物走进来。          院子里很静,他摸不准哪个屋子是高人的,扬起声音:“江先生可在?程某来了。”          等待的功夫,他把礼物递给僮仆。          环顾四周,观察神仙住的地方。          这是个大些的一进宅子,栽了许多树,一张桌案平整放在树下,方便乘凉,书册摊开,纸上落着几片枯叶,毛笔搁在一旁。          院子寻常朴素,和别人家里的没什么不同。但县令程志,总觉得特别舒服,安静清凉,只听林间鸟叫虫鸣,风吹叶声。          一时忘凡。          让人心神都放松下来。          昔日陶渊明隐居之地,应该也不过如此吧?          江涉推门而出,就瞧见他打量出神的样子。不由笑了笑,侧身嘱托下人,叫他们泡壶茶水过来,不要放盐和香料了。          “明府请坐。”          两人相对而坐,树下的碎光洒在身上。          江涉信手收拢方才写到一半的东西,和摊开的书一道合起来,请人放到他卧房里去。          程志瞧见封页,想着拉近关系,问道。          “先生方才是在读《列仙传》?”          “是,读着瞧瞧热闹。”          一个神异的高人,或是说仙人……在读古时所书的《列仙传》。两件事中和起来,让人心中升起一股奇异的感觉。县令暗中决定,回头自己也去襄州的书铺里买一册瞧瞧,没准能沾沾仙气。          他没忘了自己拜访的原因,笑道:          “我听闻先生昨日去了卢家,送来了那诈者骗去的钱财,先生高义。”          他此次前来,也带上了县衙里的消息,“我差人带着卷宗去了另外四户所在的邓州,不查不知道,他们三人竟在同个地方一连欺了四户人家。此次来了襄阳,卢生还是头一个被诈的。”          “幸得有先生在,戳穿他三人是诈伪,不然,襄阳的百姓可就要遭殃了。”          “程某,谢过先生。”          说着,程志从怀中摸出那简易的舆图。          他前些日与孟浩然结交,旁敲侧击了一下,对眼前这位了解的更深。          他道:“我知先生是云游而来,特请人描了一张我大唐的十道图,聊表谢意。”          “不是什么军中的,只是衙门里给那些时新赴任的官人用的,比市集和书铺里的好些。先生大可放心。”          太宗时,将全国分作十道,每道有若干州府。后面陆陆续续被几个皇帝增设,虽不止是十道,但大家还管这种舆图称作十道图。他们如今就在山南东道,是块宝地。          江涉收下。          “已经很好了,多谢明府。”          “这正是江某所需的。”          程县令这人有些妙,来拜访的门礼只是寻常的笔墨,两斤腊肉。却别出心裁赠了一副舆图。          正对江涉胃口。          是他游历需要的东西。          虽说程明府是因仙神之事前来,却做事贴心周到。细微之处,让人生出好感。          下人端着茶来了,这茶是江涉带来的,是他之前住的地方山上的茶,又请了炒茶的熟手杀青培干。          味道说不上极好,只格外轻灵些。          程志端起茶盏,闻着味道,下意识觉得这茶水味道有些淡。          低头看了一眼清澄的茶汤。原是另一种喝法,没有放龙脑麝香,嗅嗅味道,好似也没有加盐。          高人喜欢喝这样的茶?          “先生颇有真趣。”          程志赞了一声,入室随俗。          喝了一口。          茶水方一入口,便似烈日饮冰一般,清凉醒神。好似整个人都清醒起来,五感变得敏锐几分。一时虫鸣格外悦耳,还能听到远处摊贩的叫卖声。          只一瞬,便消失了。          “这茶……”          江涉笑笑:“粗茶简陋,消暑却有些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