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唐朝当神仙 > 第76章 李白、元丹丘、修行人、山神论道
         “圣人?”          “正是,我前日在宴上听河东王提起,这丹药已经被他父亲送到长安去了,并不敢私藏。”          文人纳罕:“那岐王的气疾……”          锦衣人摇摇头,道:          “洛阳亦有不少名医。”          官船行驶,与小小的客船错开。那锦衣人垂眼一瞧,正见到那小舟上的几人也在饮酒,赏着霞光下的洛水。          目光如蜻蜓点水,一掠即过。          锦衣人醉着嘟囔了几句,手臂揽在身旁友人的肩上,一手端着酒杯:“崔兄,明日我们再去南市看昆仑奴——”          等这奢华的官船远去了。          小舟上。          李白诧异问:“岐王把这丹献给皇帝了?”          未曾想,岐王等了十来日,等到这枚救命丹药,又传的神异,说成了神丹。竟然还舍得往外面送。          江涉听到方才官船上人说起河东王。          略一想想。          他叹道:“是独子啊。”          元丹丘在边上说:“岐王生有一子,封了河东王,听闻河东王性情浪荡轻浮,不讲礼法,沉迷酒色,声名远扬。百官多有奏言。”          渔家听着几人说话。          弘道观出了神丹的事在洛阳传的沸沸扬扬,渔家也爱听。          他撑着竹篙,跟着说:“可不是,方才我就听见了,老子病的那么厉害,家里的儿子还跟人出去喝酒,像什么话。”          几人都笑。          元丹丘道:“这话虽糙,但也在理。”          渔家黑红的脸上绽出笑,得意,又有点腼腆。          水面隐隐波动起来,水变急了些。他撑着竹篙,前面舟船穿梭,渔家慢悠悠地,喊出一声清亮悠长的号子。          “一篙撑到底哟——”          “浪里走呦——”          洛水却也不见太平,下面好似有什么巨大的东西在游动。          渔家隐隐不安起来,攥着竹篙的手都紧了。          李白和元丹丘有些讶然,看着晃动的江面,心中飞出各种猜测。          边上也有几艘船,客人和艄公也奇怪,低头看着波澜涌动的江面:“往日这段水路风浪是最稳的,怎么回事?”          有经历多的,已经品出几分。          “无风三尺浪……”          艄公向水面洒下粗盐混着梗米,也唤作“撒雪”,这是行走水上的船家随时预备的,就是为了防备这种水下文章。          江涉手指在船上,一敲。          一道浪花拍下,半条巨大鱼尾拍出水面,卷着漩没入水中。          有人瞧见那大鱼的模样,惊道:          “是头鲤鱼!”          “洛水里还有这般大的鱼?光是鱼尾就有那般大,全身得有多长?”          “这是河里的霸王啊……”          百姓和渔人对鲤鱼都比较尊敬,因与李唐王室同姓,朝廷下令禁捕食鲤鱼。民间虽不怎么管这个,常常私下里偷着吃,但……那般大的鲤鱼,不知长了几十上百年。          心里都觉得神异。          水面逐渐平复下来。          舟船上的人犹在议论,“要不明天去弘道观问问……”          “是该上柱香,弘道观观主我娘还见过,能炼出神丹,道法可深着——”          几艘船逐渐错开,驶远了。          再往前走。          江涉扬声道:“前面有个小渡口,船家在岸上停吧。”          渔家:“这怎么好……”          江涉道:“也不算远,船家今夜也可早归家。”          靠岸后,见到客船驶远,走这一趟,三人的船资不过二十多文,却是渔家一直摆渡到夜深的原因。          今日运道好,客人不需要行太远,他可早些归家,与妻子儿女说说话。          连背影都瞧得出高兴。          晚风醉人,江涉几人慢慢悠悠走回去。          第二天。          云梦山的人前来拜访,他就知道那些想要去请观主驱邪的人落了空。          初一说:“观主炼了那丹药,这几日香客不断,外面都说是心力和道行消耗太大,重重病了一场。”          江涉问:“外面说?”          三水忍不住笑:“观主他老人家这两天跟师父在打坐呢。”          中年人抚须。          两个少年人说话的时候,一直鬼头鬼脑在院子里左看右看,想知道山神醒没醒,生的什么样子,是不是很厉害。          又想跟猫儿玩,看着小小的黑猫儿睡醒了,一下子把山神忘到脑后。          见到猫抻懒腰,开始一下下用树干磨着爪子,三水甚至希望猫抓的是她。蹲在地上,偶尔被竖起的猫尾巴扫到,两个小孩就心满意足,抿嘴偷乐。          李白问:“我昨日听闻,岐王把丹药送给了皇帝?”          中年人颔首。          “是有这一事。岐王还想请观主再开炉炼丹,听闻观主重病,还派属官前去探望。”          元丹丘问:“这是如何瞒得过的?”          中年人一笑。          “幻术罢了。”          提起幻术,江涉想起在卢家行骗的那一伙人,问:          “不知你可听闻过镜尘山?”          又说起门下的四弟子金元上人周陵,设了个庙吸收香火,行邪道,还有跟随学了几年道法,在门外行骗的张贞寐。          “有些印象,应当是在哪听过。”          中年人听到那香火庙,面色顿变,慎重了许多。          他仔细回想。          “应当是隐居已久的山门,少在凡人面前出现……好像三十年多前,听闻有个人,可使得百花在冬日盛开,得了当时圣人召见,据说是师出镜尘山。”          三十多年前,中年人才修行不久,也不怎么下山走动,还是听山门的长辈说的。          元丹丘问:          “像是这样隐居的山府,世上可多?”          他与太白,与孟夫子,多年来求贤问道,他更是拜访过不少高人隐士,却没见到过这些神异的事。          等在雨中鹿门山上,碰见了江先生,与其结伴而行。          才知天地这样瑰丽奇妙。          玄之又玄。          中年人:“是有一些,不过并不显露在人前。”          “为何?”          中年人正在想着如何回答,就听到不远处的厢房传来响声,“吱呀”一声,一位须发尽白的老丈推开门板,走到院中。          脸色红润,白衣上有松柏和野鹿的刺绣,瞧不出针缝。          他心中隐隐有所感。          忙起身见礼。          老鹿山神颤颤巍巍走过来。          “这个问题,我倒是能做答。”          元丹丘诧异:“山神醒了?”          老鹿山神笑着看了一眼院中闹腾的两个小儿。          抚须道:          “唤了这么多声,若是再不醒,岂不是让他两个失望?”          “你们修行人为何不显露在人前,不必问先生,也不必问客人。”          “我来与你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