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星涵家几代人都是清谈大家,她耳读目染,从小便浸润此道。
当年东晋大才女谢道韫以清谈名盛当时,让多少名士自愧不如。
谢星涵有“小谢道韫”
之称,其清谈功力,可想而知。
而在谢星涵的眼中,王扬是典型的儒学弟子。
虽然天下儒玄双通的也有不少,但像王扬这么年轻就能在《尚书》学领域彻底折服刘昭,其用力之勤,用心之专,可想而知。
所谓术业有专攻,既然“专”
就不容易“博”
,像王融那种既博且专的天才,世间能有几人?那可是本朝的《老子道德经注》送我。”
宗测急了:“你若赢了,不是有王老弟给你当奴仆吗?”
王扬:→_→
合着你是一点血都不想出啊!
!
!
谢星涵道:“那是我和他的赌注,和宗伯伯自然另算。”
宗测看看谢星涵,又看看王扬,心中很是纠结。
一方面,王扬的“庄子深情论”
精彩绝伦,如果拿到清谈中,必能折服谢星涵。
但另一反面,清谈可不只是立论,还有辩驳往返,宗测来得太急,还不知道王扬的辩才如何。
正为难间,只听王扬随口说道:“一卷《道德经》而已,压上吧。”
宗测对王扬轻飘飘的语气有些不满:“一卷《道德经》而已?!
王老弟,你知道那是什么朝代的抄本吗——”
“什么朝代的都不要紧,因为她赢不了。”
宗测睁大眼睛,见王扬明眸墨眉,长身而立,神色淡淡。
清风微拂间,吹动白袷衣,更显神韵高致。
他脑子一热,信心莫名高涨:“我信你,赌了!”
谢星涵瞟了一眼王扬,神色冷漠。
心中活动却是:好想揍他怎么办
日光倾洒,淡云微度。
谢星涵、王扬两人对坐。
谢星涵目光冷厉,看着王扬;王扬则微笑回视她。
论辩尚未开始,气氛已经紧张起来。
宗测抢先道:“王老弟有‘庄子深情论’,请王老弟为主,申论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