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明颂 >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恭迎圣驾
         吴宽这一辈子,可谓是顺风顺水。
         出身于仕宦之家,读了半辈子的书,而后金榜题名,此后进入翰林院,再之后成为太子的教习,等到太子登基,更是平步青云。
         曾经,他深受陛下信任。
         曾经,他名满天下。
         无数人视他为楷模。
         而如今,高居吏部侍郎之位,再进一步,可能就是入阁拜相。
         这是何等美满的人生。
         可这砚台,却一下子,仿若将他拖入了地狱之中。
         斯文扫地。
         他满面都是血污,疼的龇牙咧嘴,看到了一脸肃杀的欧阳志,看着龇牙的刘瑾。
         在他看来,这二人,简直就是黑白无常。
         吴宽嚎叫之后,忍不住道“殴打大臣,罪无可赦,欧阳志,还有你……刘瑾,你们等着瞧,等着瞧吧。”
         杨一清已将他搀扶起来。
         忙请了大夫,那大夫正要进来,吴宽咆哮道“不用就医,出去,出去……此唾面之辱也,留着吧。”
         他额头肿的老高,面上还是血,却硬气的道“朗朗乾坤,众目睽睽,瞧着吧!”
         张升、马文升人等,个个皱眉。
         欧阳志这一次,显然过份了。
         这般闹下去,不知何时是个头。
         陛下又不见踪影,仿佛一下子,天崩地裂,所有人失去了主心骨。
         可是,这等事,怪得了谁呢?
         大家都是读书人出身,尊师贵道四字,早就铭刻在了骨子里。
         吴宽当着人家学生的面,痛骂人家恩师,哪怕再多人不认同方继藩,可为尊者讳,也是理所应当。
         这就相当于你当面骂人爹,还不准人家动手。
         可换一个角度,欧阳志现在是保定府的知府,而吴宽乃是吏部侍郎,欧阳志……还是放肆了。
         帮着欧阳志,这是坏了官场上的尊卑,偏袒了打人者。
         偏帮了吴宽,这又将读书人的传统,还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置于何地呢?
         欧阳志似乎也知道,自己冲冠一怒,惹来的是什么后果。
         他阖眼,不客气的将这眼睛缝隙里掠过的一丝精光扫在吴宽的身上。
         而后,他摘下了自己的乌纱帽,读书人,最大的理想,就是入仕。
         或许,有的人入仕,是图名,是图利。
         可对有的人而言,或许……这源自于无数先贤们的教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又或者……大治之世,自我而始!
         欧阳志是后者。
         他是个老实人,心里,不会掺杂太多的念头,他只纯粹的听从恩师的教诲,以恩师为榜样,俯身去做他骨子里认为,对于天下百姓有利的事。
         可现在……他明白,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他自己摘下了乌纱帽。
         便是知道,迎接自己的将会是罢官,是革除自己的官职,是彻底的告别庙堂。
         殴打上官,虽非天理不容,这个庙堂,却也绝不再容的下他。
         他默默的………将乌纱帽搁在几案上,人坐在,沉默。
         刘瑾站在欧阳志身边,这时……他猛地想到……他饿了。
         饥饿是难受的事,尤其对于刘瑾而言,刘瑾开始冒出了冷汗,整个人变得浑身不自在。
         整个衙堂中的气氛,变得无比的诡谲,安静的可怕。
         每一个人,若有所思,在这死寂之中,开始推敲着方才那一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甚至是……所引发的后果,以及自身该秉持着什么立场。
         突然,有人匆匆而来“干爹,干爹。”
         来人是个獐头鼠目的家伙,一进来,眼里没有别人,只有刘瑾“干爹,容城县,有消息了。”
         呼……
         所有人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张升忍不住道“在容城?”
         这獐头鼠目的家伙,看都没看张升一眼,眼里只有刘瑾。
         于是……张升有点尴尬。
         下九流,下九流啊,这都是一群什么东西,不是干爹就是干儿子的。
         刘瑾觉得自己已经饿了一千年,肚子已开始饥肠辘辘,此时有了消息,却还是让他精神一震“噢?可以确定?”
         “在一处木具作坊里,发现的踪迹,已经暗中盯梢了,有九个人,相貌和年纪,都十分吻合,也正是前几日,刚到容城县的,不只如此……为首的一个……姓朱。”
         “姓朱?”刘瑾不禁道“朱什么?”
         “朱大寿!”
         “……”
         这令刘瑾在此刻,想到了猪大肠。
         猪大肠可以清蒸,可以水煮,可以爆炒,还可以制成腊肠,刘瑾又想到,自己最爱吃的,就是爆炒猪大肠,放几颗蒜头,还有辣椒,油要管够,待那油锅沸腾之后,大肠丢下,放一点葱姜去味,片刻之后,待其被油炸的金黄,就可上锅,配上绍兴府的黄酒,再加一碟毛豆,真是神仙一般的享受啊。
         刘瑾的口水,不由自主的开始自嘴角流淌出来,他呼吸急促,居然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就好似……人们常说的……初恋一样。
         可随后……刘瑾脑袋一下子炸开了,自己为什么会去关注这种东西,朱大寿……
         他猛地张眸,激动的道“太子殿下,自称朱寿。”
         人们一下子想起来了。
         于是,所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是陛下,没有错。
         这世上,绝无这样的巧合。
         “陛下在木具作坊?”欧阳志突然道。
         这獐头鼠目之人,似乎对于欧阳志,还是有忌讳的,毕竟自己的干爹,还得叫欧阳志一声叔。
         他忙不迭的道“在里头……做账房……”
         马文升急了“胡闹,简直是胡闹,陛下……陛下……”他哭了,泪眼模糊“陛下不幸,进入了魔窟,定是被该死的商贾所胁迫,都还愣着做什么,叫人去容城县啊。”
         张升立即道“叫什么人,立即去……迎驾,老夫先走一步。”
         他举步就走,一点都不含糊。
         其他人也都精神一震。
         不错,得立即去迎驾,所有人都动了,争先恐后。
         那吴宽,依旧还是满脸血污,此时听到陛下有了消息,精神一震,瞪了欧阳志和刘瑾,果然是恶有恶报,讨还公道的时候到了。
         陛下倘若知道,自己的讲师,吏部侍郎,居然被一个下官殴打,哪怕再袒护这些人,也定要严惩不贷的吧。
         他刻意的保持着自己面上的淤青还有破了的伤口,正好,让陛下看看,这保定府知府,是什么德行。
         还有那方继藩……定是他蛊惑了陛下私巡,这笔账,一并算了!
         浩浩荡荡的大臣、宦官、军士,已是闻风而动。
         数不清的人,疯狂的出了保定府城,朝着容城县的方向,狂奔而去。
         …………
         木具作坊里。
         在没有找到陛下踪迹之后。
         赵时迁仿佛觉得自己被掏空了。
         他无精打采,生意上的事,已没有了兴趣。
         每日清账的时候,是他最开心的一刻。
         夜深人静,躲在账房里,和弘治皇帝二人,计算着今日的产出,还有收到的货款和定金,以及未来的盈余,他就仿佛,自己置身在了天上,满天的神佛在对他招手、微笑。
         可今日夜里,他眼睛红肿。
         冉冉油灯之下,弘治皇帝戴着一副玻璃镜,认真的核算着账目,赵时迁却坐在一旁,只是长吁短叹。
         “东家。”弘治皇帝道“后日的订单,只怕交不上了,要延期,根据契约,每日,得配三十两银子,这样算下来,倘若三日之内,都交不出货,这一单,就算是白干了。”
         “还有,今日没有收到城西家具铺的货款……”
         “今日的盈余……”
         赵时迁突然叹了口气,摆摆手,面色蜡黄“不用再报了,叔的账,我信得过。我就不明白了,为啥……皇上好端端的,就没了呢?”
         弘治皇帝“……”
         赵时迁感慨道“我真的害怕啊,睡不着,也吃不下饭。”
         弘治皇帝道“想来,也不至如此严重吧。”
         “你不懂,你懂个什么?”赵时迁摇摇头,依旧感慨万千“你们读书人,说是心怀天下,实则却是鼠目寸光啊。”
         弘治皇帝“……”
         赵时迁道“保定府有如此好的局面,这都是拜陛下所赐,你看,大家都有大鱼大肉吃,只要肯出气力,就不愁挨饿受冻。”
         弘治皇帝很想告诉他,那不是大鱼大肉,那是肉丝,别人不好说,自己年纪大,得戴着眼镜片才能将那肉丝找出来。
         赵时迁继续道“可是,保定府之外呢,这天底下,多少的赃官墨吏啊,又有多少,自诩的青天大老爷,可实则呢,他们再清明,和咱们寻常百姓,没有关系啊,他们看都不看咱们这些小老百姓一眼的,他们心里,藏着无数的学问,可这些学问,和咱们百姓,没有关系。”
         “咱们皇上,励精图治,心里……就藏着咱们老百姓,要不,怎么会用齐国公,用欧阳知府这些贤明的人,想在保定府,打开局面,现在……一切都完了,什么都没有了,想到,又要回到那暗无天日的日子,我……我……我心里乱的很。”
         ………………
         今天把明天的欠更补上,以后不熬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