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明颂 >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方大善人出击
         弘治皇帝说到了杀无赦的时候。
         连他自己都万万没想到,这三个字,竟是如此的轻易出口。
         他怒了。
         滔天之怒。
         朕之家事,朕的儿子,容你区区一个草民,在此胡说。
         倘若,当真你对太子担心,私下告诉朕,那倒也罢了,可大庭广众,四处诽谤太子。
         你……想做什么?
         弘治皇帝冷笑。
         他看着毛纪。
         而毛纪,依旧凛然无惧。
         在来之前,毛纪就已知道,他到了御前,会让弘治皇帝被迫做出两个选择。
         一个,便是弘治皇帝‘幡然悔悟’,无论陛下心意如何,他也会做出让步,从此之后,大明将会走回原来的老路。
         而另一个……选择,就是让自己死。
         生亦何欢、死亦何惧呢。
         毛纪的双目之中,犹如止水一般,毫无波澜。
         今日在此,自己和弘治皇帝的奏对,会名动天下。
         今日自己的血,将染红这里。
         而自己,也将光耀后世。
         这……对于自己而言,未尝不是一个好的结局。
         他从容整了整自己的衣冠。
         他的从容,仿佛是在在进行无声的对抗。
         他一遍遍的在告诉弘治皇帝,你输了,陛下……你登基二十多年,所展现出来的仁慈和宽厚,就在今日,荡然无存。而我毛纪,此前虽是声名不显,可自此之后,后世之人只要提及到陛下,就会提及到我毛纪。
         陛下动了杀念,不过是因为恐惧而已。
         害怕了吗?
         毛纪微笑,在掸了掸身上的尘土和污垢之后,他双膝拜下,行五体投地大礼,叩首道“雷霆雨露,俱为君恩,陛下要诛臣下,臣下不敢不死,臣……谢陛下恩典。”
         这一番毕恭毕敬的话,彻底的触怒了弘治皇帝。
         他要见到的是毛纪的恐惧和不安。
         要见到的,是他惊慌失措的样子。
         而不是坦然受死。
         他越如此,便越使弘治皇帝难堪。
         弘治皇帝双目赤红,手指着毛纪“不忠不孝!”
         毛纪叩首之后,长身而起,面带微笑。
         他能感受到这雷霆之怒,也感受到了百官和众士绅们惊恐和惋惜的样子。
         许多人低声垂泪起来。
         他们似乎被毛纪的义举而感动。
         哪怕是那些冲进来的锦衣校尉,也是大汗淋漓。
         人格的魅力,是伟大的。
         毛纪转身,看着几个冲进来的锦衣校尉,微笑“麻烦了。”
         锦衣校尉们面面相觑。
         萧敬伫立在弘治皇帝身侧,歇斯底里的大吼“拖出去。”
         几个锦衣校尉这才放肆起来,有人打下了毛纪头上的纶巾。
         有人拽着他的儒杉。
         毛纪开始变得狼狈。
         可是……这等有辱斯文的一幕。
         看在所有人的眼里。
         谢迁也不禁动容了。
         陛下这样做,不啻是成全了毛纪的忠义之名啊。
         更多人红着眼睛,目送着毛纪。
         右都御史陈丰咬着牙,唇要咬破了,他知道陛下发了雷霆之怒,毛纪先生……命不久矣。
         那士绅赵毅,看着这一幕,既觉得恐惧,所谓伴君如伴虎,竟让他亲眼见识到了。
         对外,赵毅喜欢自称是毛纪的弟子,可实际上,毛纪并不认识他。
         可这并不妨碍,赵毅对毛纪的崇敬之情。
         毛纪简直就是读书人的典范,是士大夫的楷模。
         滚烫的泪,自赵毅的眼里落了出来。
         他突然失声,哭了。
         泪水啪嗒啪嗒的落下。
         不少人已是眼眶通红,一个个眼泪模糊的看着毛纪。
         毛纪显得坦然。
         哪怕他现在狼狈不堪。
         弘治皇帝看着这一切,突然觉得自己的心口疼的厉害。
         看着这些人,看着这些大臣和士绅,他想到的是……背叛。
         这么多年来,自己对他们何等的厚爱。
         一个人给一个群体,做了一百件好事,勉强得了几句夸赞。
         可只要有一件事,不能让这个群体顺心,这个群体,便毫不犹豫的站在了这个人的对立面。
         弘治皇帝身子在颤抖,脸色极是可怕。
         而此时……突然有人道“且慢!”
         且慢二字出口。
         所有人朝着声音的源头看去。
         是方继藩。
         方继藩这个狗东西,现在竟还敢开口。
         许多人怒视着方继藩,他们认为,毛纪先生的死,方继藩一定是始作俑者。
         方继藩慢悠悠的站了出来“先放了毛纪先生。”
         锦衣校尉听到方继藩称毛纪为先生,不禁一愣。
         却迟疑的看着弘治皇帝。
         方继藩已是拜下,道“陛下,儿臣有话想说。”
         弘治皇帝万万想不到,这一刻,站出来的竟是自己的女婿。
         “说!”弘治皇帝脸色森然。
         方继藩道“陛下,儿臣以为,毛纪先生,罪不该死。”
         罪不该死!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是方继藩这狗东西说出来的话?
         弘治皇帝的脸色,却更显得难堪。
         他万万没想到,第一个站出反对自己的人,竟是方继藩,是自己的女婿,是自己的得力心腹。
         弘治皇帝死死的盯着方继藩,露出的是失望之色,在这愤怒和失望的情绪夹杂之下,弘治皇帝的声音显得嘶哑和疲惫“你说什么?”
         方继藩道“陛下,毛纪先生说的话,儿臣觉得,也不是没有道理,他乃是大儒,名望极高,儿臣在想,或许……是太子殿下错了,有错,改了便是,陛下不该发这雷霆之怒,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弘治皇帝身子一颤。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懵了。
         卧槽,方继藩这狗东西,果然他是不要脸的啊,他是风往哪里吹,他便往哪里倒,这是真的一点廉耻之心都没有啊。
         是了。
         此次若是杀了毛纪先生,那么天下人的怒火,都会朝着方继藩而去,方继藩想来,也见识到了人心的可怕吧。
         呵……
         这狗东西。
         可有了方继藩带头,所有人精神一震。
         那右都御史陈丰已是拜下“是啊,陛下,请陛下收回成命,毛纪先生,他罪不至死啊。”
         “陛下……”又有人拜倒“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赵毅也混在人群之中,拜下了,他哭的稀里哗啦“毛纪先生,不过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哪怕是他出言不逊,也请陛下,万万不能因言治罪。”
         “陛下……”
         片刻之间,这堂中的士绅和大臣,竟跪下了一大半。
         毛纪狼狈的站着,他站的像标枪一般,依旧……还是面带微笑。
         他回头,看向弘治皇帝。
         而弘治皇帝的瞳孔在收缩,弘治皇帝身躯一颤,他心乱了,那心底的愤怒,竟似可笑起来。
         万万想不到,方继藩……他……
         萧敬急了,他生怕陛下有失,忙是看了弘治皇帝的脸色一眼,而后怒道“大胆,你们好大的胆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们想要做什么,你们想要做什么,来人,立杀毛纪,立杀毛纪!”
         “不能杀!”方继藩抬头,直面弘治皇帝“陛下,既然这么多人,都说太子殿下错了,都认为毛纪先生有冤屈,难道陛下,还不能从善如流,还要诛杀毛纪先生吗?若是如此,儿臣只恐陛下为人所笑啊,陛下乃是圣君,自然知晓轻重。陛下……既然新政不对,那么儿臣就请陛下罢黜新政。”
         罢黜新政……
         弘治皇帝内心深处,已是翻起了滔天怒火。
         新政是你方继藩提议的,朕一直都在支持,可万万想不到,到了这个时候,你方继藩居然开这样的口。
         方继藩继续道“儿臣也恳请陛下,召回太子殿下,令他回京,面壁思过,再请毛纪先生,教导太子,监督太子殿下的言行举止。不只如此,太子殿下此前鼓捣的那些无用之物,统统都要销毁,那些蒸汽机,还有蒸汽铁路,这铁路,不能再修了,毛纪先生,乃是道德君子,他说的话,想来是不会错的,朝廷治天下,重在教化,而非那些奇技淫巧之事,陛下……儿臣……愿解散西山书院,销毁技艺记录,让这天下,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恳请陛下……圣裁。”
         谁也没想到,方继藩率先认怂了。
         毛纪心里松了口气。
         他虽知道,死不可怕,可这毕竟是最坏的打算。
         当然,他还有更好的选择。
         譬如……活着,风风光光的活下去。
         大事……成矣!
         毛纪面带着微笑,他看到了弘治皇帝的沮丧,看到了他面上露出的痛楚之色。
         自己……赢了。
         可是……
         许多人突然沉默了。
         陈丰愕然的抬眸,他一脸懵逼。
         啥……啥意思?
         方才方继藩说啥来着?
         铁路……不修了?
         ……
         赵毅也一头雾水,本来眼里还噙着泪,听到此处,也懵了。
         不是说好了,修铁路到昌平的吗?
         啥意思?
         不新政了,也不修铁路了?
         原以为……这本该是一个喜极而泣的大团圆景象。
         可一下子,许多人都变得无措起来。
         方才还是痛心、悲凉的脸,现在都是一副……卧槽的样子。
         沉默。
         堂中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似乎一下子,连空气都已变得静止了起来。
         …………
         第四章,还有,大家先别急着骂,第五章会揭开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