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明颂 > 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大功告成
         行动的时候是在夜里。
         所有的出入要道,统统都被封锁了。
         顺天府的差役牵着狼犬,开始出现在了街面。
         紧接着,靠近昌平街,这一片达官贵人们最多的街道处,处处看到火把,格外的亮堂,此起彼伏的出现了急促的脚步和拍门声。
         京察冷着脸,手持驾贴拍门。
         左右的锦衣卫按刀,潜伏于门头的墙壁左右。
         不耐烦的门子开门。
         门一开缝隙,校尉们便左右冲出,二话不说,直接将明晃晃的刀落在门子的脖子上。
         京察手持驾贴一晃“奉京察使办案,胆敢阻拦者,与其家主同罪,不赦!”
         门子脑子还在发懵,紧接着,就见潮水一般的校尉便迅速的冲了进去。
         这就是西山建业的好处。
         每一个宅邸,都是他们所建造的。
         因而,可以从西山建业里调出宅邸的布局图纸。
         主人的卧房在哪里,库房在哪里,哪里是后宅,哪里是马厩,有几个门,统统都是一清二楚。
         事先早已布置,因此,后宅,库房,马厩,这些要害之地,立即便被控制。
         京察如入无人之境。
         这时,难免传出女眷的惊呼,紧接着是愤怒的主人趿鞋而出,套着外衫,在这凛然的冬夜里,冷得哆嗦,口里吐着白气喝道“谁这样大胆,这是要做什么,本官……”
         京察上前。
         主人打量着这京察,看服色,便知这只是八九品不入流的小官,还未等他们颐指气使的说点什么。
         扬起来的驾贴,却已令他们色变。
         不久之后,校尉们就在库房里立即搜出了许多东西。
         从书房里,则查出了不少相关的礼单和书信。
         这些物证,统统装箱带走,连人一并带了。
         “我无罪,我无罪,我是冤枉的,尔等到底奉谁之命。”
         “京察使。”
         京察使……
         京察来了,来得如此毫无征兆。
         南镇抚司的诏狱,已是人满为患。
         京察们不急着先过审,而是清理搜检出来的物证,确保是否还有新的证据进行补充。
         他们雇请的文吏们,现在已是忙得脚不沾地。
         说起来,忙归忙,可他们现在的差事,实在太轻松了。
         几乎是一抓一个准,毕竟人家此前也是有恃无恐,无所顾忌,这证据就差要写在头上招摇了。
         因而,进展得极为快速。
         这一夜里,注定许多人都没有睡好。
         刘瑾也赶到了南镇抚司,代表了太子殿下,在京察和锦衣卫之间斡旋和协调。
         毕竟是第一次联手办案,摩擦总会有的,可有了东宫的人坐镇在此,哪怕是桀骜不驯的锦衣卫,此刻却也顺从的如小猫一般。
         牟斌像个局外人一般,安静的坐在南镇抚司的大堂。
         经历司的文吏,送来了查抄的清单,他默默低头看了看,刘瑾在一旁,则是愉快的吃着糕点。
         “牟指挥使,这些日子,有劳了,不过……嘿嘿,往后只怕有你们锦衣卫忙活的。”
         牟斌只点头“终究还是到了这一步。”
         这话里有话?
         刘瑾诧异道“什么?”
         牟斌面沉如水“无论是做宦官,还是厂卫,和百官都不同,百官是臣,我等为功狗。陛下让我们做什么,我们便做什么。陛下对士大夫好,我们自然也就和善以对,能疏通的就疏通,能不得罪的,便不得罪。可若是陛下起了其他心思,我们就该变一变了。”
         说到这里,他目中掠过了冷锋“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是没有错的,可总会有人历经数朝而不倒,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刘瑾觉得这个话题很重要,猛的将口里的糕点吞下,坐直了,竖起耳朵听。
         牟斌道“这是因为,每一个天子的脾气都不同,你适应了这个,就未必能适应那一个,你在这儿如鱼得水,到了那儿,可能就显得令人生厌了。可这世上有一种人,却总能对每一个天子的胃口。”
         刘瑾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牟斌叹了口气“可是而今,本指挥使只历经一朝,却好像历经了两朝一般,皇上站在了十字路口,选择了另一条岔路,我们得加紧步伐,赶紧跟不上,跟不上,他的身后就没有你的位置了。”
         刘瑾恍然大悟,下意识的就道“原来你从前对人和善,都是装出来的。”
         牟斌笑了笑,他似乎看出了刘瑾的潜力,有意想要使自己和刘瑾的关系亲昵一些,只是他的笑容,却并没有什么亲和力“刘公公又错了,这不是装出来的,若是装出来,以陛下的圣明,不能明察秋毫吗?你得自己都相信这些,这才是为臣之道。”
         刘瑾就笑嘻嘻的道“咱不在乎这些,咱有干爷,有太子……”
         这一句话,差点没把牟斌噎个半死,技术流,终究还是比不过宦三代啊。
         此时,有个司吏匆匆进来道“指挥,被抓来的大理寺推官吴英,自称与指挥有旧,请指挥无论如何也要去见一面,他说看在往日的情面上……”
         牟斌面上依旧没有表情,只是淡淡道“我乃官,他是贼,什么往日情分,本指挥不认得他,此人竟想攀附在本指挥身上,是何居心?现在诏狱里,人满为患,吵闹的很,这些人尚还执迷不悟,叫刘千户带人去,狠狠打这推官一顿,一来,是让他记点教训,二来,以儆效尤。”
         “是。”
         …………
         这一夜,热闹非常,被抓的人自是苦不堪言。
         可是没有被抓的,听到外头的动静,也是一宿没有睡着。
         到了清早,各个府邸的人便开始四处去打探,这一打探之下,方知竟抓了一百多人,这是除太祖高皇帝时,都不曾有过的事啊。
         一时之间,人人自危,人们已经没有心思去办公了,各种小道消息,飞速的流传,这许多平日在一起办公的人,突然之间,一下子下了狱,这是何其可怕的事。
         人们战战兢兢的等待着接下来的结果。
         士林已经哗然了。
         哀鸿遍野。
         在所有的罪行,统统都最后核实之后,一个个案情开始定巚。
         过了数日,方继藩就拿着奏报入宫觐见。
         弘治皇帝虽整天都呆在宫里,可也感受到了京察使给这京里带来的肃杀之气。
         这些日子,明里暗里来说情的人不少。
         弘治皇帝都不露声色,直到见着了方继藩“如何?”
         “都查实了。”方继藩道“所有定罪的,都有铁证,大理寺和刑部,也已派员,没挑出什么毛病,陛下,这是大致的处置名录,恳请陛下定夺。”
         说罢,便将奏疏递上去。
         弘治皇帝打开一看,眉头随即皱起,里头密密麻麻。
         其中定了死罪的,竟有十三人之多,这是罪大恶极的,除此之外,流放黄金洲者,也有三十五人。
         其余之人,或是罢黜官职,或是贬斥为吏,不一而足。
         其实,方继藩已经算是从宽了,毕竟……牵涉到的人实在太多太多,总不能全部都杀了,一群按察使,关门讨论过几次,这是最终的结果。
         可哪怕如此,一次杀十三个朝廷命官,又流放数十人,这都是骇人听闻的事。
         在大明,哪怕是皇帝廷杖大臣,不小心打死了几个,都会被人骂作是残暴不仁呢。
         弘治皇帝深深的看了方继藩一眼,沉着脸道“你可知道如此做的后果?”
         方继藩却是毫不迟疑的正色道“儿臣已经想到了,儿臣不打算要身后之名,只求今日天下安定。”
         听了这一席话,弘治皇帝绷着的面容倒是松动了一些,道“朕和你想到了一处。不过……朕乃天子,被人骂一骂,也就罢了,你得罪了如此多的人,却要小心。”
         弘治皇帝的关心,方继藩还是很受用的,小小感动了一下,便道“儿臣蒙受圣恩,敢不尽心竭力,继之以死。”
         弘治皇帝不禁感慨“既如此,朕依旧照准了,往后京察使查案,就按这个成例来办,不必事事通报宫中请示,只需按时,送卷宗入宫即可。朕信得过你们的。”
         接着,弘治皇帝幽幽叹了口气,才又道“这才短短两月不到,就查实了这么多人,朕唯一担心的是,将来……朕还有人可用吗?”
         “陛下。”方继藩笃定的道“会有的,这大明,有的是的人希望能够为陛下效力。再者说了,儿臣此前已经上奏过,这开头是最容易的,因为犯官们此前无人约束,最是猖獗,可如今敲响了警钟,他们行事定会收敛许多,有的畏罪的,自会老老实实,哪怕是还起心动念的,怕也会做的极为隐秘,不敢声张,处处小心为上,再不似从前那般猖獗了,到时要查实搜证,可就没有今日这般容易了。”
         弘治皇帝笑了“对,朕想起来了,你的目的,就在于此,要让他们有所收敛,哪怕是真做了什么坏事,也是见不得光,再不似从前猖獗。”
         弘治皇帝眯着眼“但愿……这对天下,有所好处吧……”
         他又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