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的重返人生 > 第745章 四万人大会场,小方同学话劝学(求订阅)
         “哈!你在这啊!”
         “刚满学校找你,怎么也不接电话,这是打算出学校?”
         离开综合楼没走两步,方年就看到了高洁匆匆跑了过来,飞快说了起来。
         方年:“?”
         “啊,手机静音了。”
         看着气喘吁吁的高洁,方年不解道:“之前走的时候不是跟你们打了招呼,咋又火急火燎的找我?”
         高洁喘匀了气,无奈道:“后天学校联合其它好几个高校举行前沿申城·复旦联合技术研究院开院入住仪式;
         学校安排了你上台发言,谢老师让我想办法通知你赶紧准备演讲稿,及时交给校长办公室。”
         闻言,方年也不能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笑着道:“刚才我就是去处理这件事,谢了。”
         “你知道就行。”高洁松了口气,“没想到你这不声不响都这么牛逼了。”
         然后又自语嘀咕道:“也对,我要能在《哲学评论》上发个论文,估计以后省不少事。”
         接着高洁望着方年,认真道:“你有没有想过以后去体制内啊?!”
         “太远的事情我没想过,我属于计划比较短的人,一般也就一两年不得了了。”方年回答道。
         “如果没意外的话,是不会去体制内。”
         高洁万分不解:“你现在起点这么高,都已经保研了,就算不去争取硕博连读,硕士毕业下放都很有优势,以你的年纪,估计不到三十就能领导一县。”
         “副处啊?那还不如硕博连读再毕业去偏远地区直接定级呐。”方年笑呵呵道。
         高洁挑了下眉:“行啊,都了解过,那怎么不去?”
         方年老老实实道:“升级有点慢,想要到封疆大吏起码五六十,说不定这辈子都没戏。”
         “就算家里有钱也不能乱花,不能享受生活,不能这样那样,多累人啊。”
         高洁:“……”
         “你这两句话说的我都有点动摇了。”
         方年看了眼高洁,道:“你动摇个锤子,每个人想法不同,我是懒散惯了,还贪玩,天生不适合去为人民服务。”
         “行行行。”高洁也就那么一说,挥挥手,“我先走了,刚开学,事情多。”
         高洁又是班级团支书、又是学生会干部、又是社团会长,事情自然多。
         对了,高洁同学还是一名优秀的预备党员,将在这个学年结束前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虽然高洁在高三最后一个学期年满了十八周岁,但并没马上提交申请,而是上了复旦以后才开始一步步走流程。
         刚好是踩着点成为正式党员,即两年半。
         这也是高洁为什么今天又问方年有没有想法走体制内的原因,因为今年的入党申请又将要开放了;
         已经确定保研的方年同学,就算现在开始申请,也是有足够时间在复旦学习期间内成为正式党员的。
         “……”
         …………
         方年没在学校多停留,很快回到了君庭。
         然后坐进了书房,稍微调整调整,开始起草后天要用的演讲稿。
         早在高三阶段,方年就特别跟李安南强调过,想办法拔高自己的演讲能力。
         高中阶段可能机会不多,但上了大学,指不定哪天就有小范围演讲。
         譬如……
         开学第一次班会选举班干部,就是小规模演讲。
         最起码班长跟团支书这类职务是有一定意义的。
         再譬如……
         方年同学现在遇到的事情。
         两天后,他将在一个四万人会场里,当着来自申城数个大学的四万名师生,以一名学生的身份演讲。
         如果没有一定的积累和定力,这事情落到头上也拿不住。
         虽然……
         方年同学这次主要是走了个自己的后门:毕竟是前沿老板。
         “……”
         方年当然记得住杨余良的要求,十分钟左右为宜,即演讲稿应该控制在1500字内。
         与一般说话不同的是,演讲时,会有气氛被调动的可能,一般语速不应过快,控制在一分钟140字以内为宜。
         综合算下来,10分钟的时间,正式内容以1200字最佳。
         毕竟方年现在是以学生身份而非领导做报告,更应讲究的是言之有物。
         从上午十一点不到回到君庭,中途干饭花了二十分钟,一直到下午四点,方年精雕了一篇稿子。
         起初一气呵成的用笔写出来,只花了30分钟出头。
         毕竟不是一笔一划的楷书,又是思绪畅通情况下,也不算有多快。
         接下来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去掉一些可能会有些尖锐的观点,包括一些不符合身份的东西。
         去掉了一些较为个人的观点,等等等等。
         最后花了10分钟敲成电子版,再发给了杨余良。
         四点十分发送,四点十二分接到了杨余良的电话。
         “我看方年同学这是早有准备啊!没少读中外哲学名著嘛,一个字都不用改,可以!”
         方年也不敢多吭声,只道谢谢。
         心说要不是原始稿有些内容不符合身份,也不合时宜,上午就能给你!
         哥们上辈子没上过大学,这辈子有机会,可能白上吗?
         “……”
         得到了杨余良的首肯后,方年同学开始了正式的演讲准备工作。
         于是……
         当傍晚陆薇语跟关秋荷先后回家,就听到了方年同学抑扬顿挫的对稿练习。
         一遍又一遍。
         “……”
         等方年结束练习之后,关秋荷不解道:“不至于吧,一个前沿院开院仪式值得你站台前?”
         陆薇语也表示了奇怪:“这是怎么个情况,今天不是开学来的?”
         方年挑着眉得意道:“本来我就打算去凑凑热闹,没想到哥们才华出众,被选上了学生代表发言。”
         “果然,优秀的人,无论哪个方面都极其具有璀璨的光芒!”
         关秋荷嘴都快撇开了:“要点脸吧!方总,我都不好意思点你,你这是因为才华?”
         “就是就是。”陆薇语跟着道。
         方年哼哼两声:“虽然有一定原因是知道我是前沿老总,但哥们才华也不是盖的,杨校长亲口说的,整个中国哲学领域有史以来没有人在大二阶段发论文上过SJR核心刊!”
         “没有这层能力,用什么借口说服大众?”
         陆薇语:“……”
         关秋荷:“……”
         “你说的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的确,抛开方年前沿老总的身份不谈,如果申城前沿院开院仪式上一定要有本科生学生代表发言,方年也相当具有竞争力。
         本身人文社科就比工科要擅长这种场合,哲学系又是人文社科中的翘楚。
         而以方年同学能在核心期刊发论文的水准,夸张点,在全世界的同年段都是相当有竞争力的!
         而且方年刚好是大三阶段。
         已经结束大三的多数优秀学生奔着考研或者出国留学或者大单位的实习去了,哪还有这种核心竞争力。
         当然……
         这是个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前沿老总这层身份,杨余良怕没那么多闲心推动这件事情。
         “……”
         陆薇语眼睛一转,昂头道:“来,我看看方学弟的演讲稿。”
         她好歹也是985本科社会学毕业,又在复旦哲学系上了半年学的研究生大佬。
         还不能指点指点方年这个小学弟?
         方年慢条斯理的一副不想给的样儿。
         关秋荷在一旁不屑道:“你就一个本科生,别那么骄傲,我看看!”
         说着一把夺过已经是被打印出来的演讲稿。
         飞快看完这一千多字,关秋荷轻咳两声:“写得还行,不错,加油吧,小方同学。”
         然后就交给了陆薇语。
         陆薇语:“……”
         一千来字的正文,简简单单阐述学习二字,陆薇语跟关秋荷就……也没办法指点。
         其实也不是繁复的东西。
         因为道理一般简单……
         次日,8号。
         前沿办公室各人出申。
         陆薇语飞长安、关秋荷飞京城、谷雨飞哈尔滨、吴伏城飞羊城。
         连在申城的白粥也忙得很。
         一方面要协调各种事情,暑假两个月梳理的事情要一样样落实下去,不求一下子改变前沿社团的格局,也要有点推进作用。
         其次是前沿创业改组的事情。
         最后是明天申城前沿院开院仪式的事情。
         忙得他脚不沾地。
         也就剩下方年跟刘惜优哉游哉。
         一个是真懒,一个是真神。
         …………
         …………
         9月9号,周五,晴间多云。
         上午十点。
         申城江湾体育场,四万两千人的场馆人头攒动。
         来自复旦、同济、上交、华东师范、华东理工、东华、上大、上理等各大高校的一共四万师生齐聚一堂。
         覆盖了本科、硕士、博士、教授、讲师等。
         因为申城前沿院针对的是基础科学学科的交叉研究,上财、华东政法就都没在里面。
         华东师范毕竟是985,在生化环材等学科领域都排在全球前1%,当然有相关资源加入联合研究院。
         其实除了京城,全国哪个城市也没太多高校在基础科学学科具有前沿的师资资源。
         “……”
         杨余良等一众校长出席开院仪式,前沿轮值CEO白粥、前沿科学CEO石新荣代表前沿观礼。
         仪式流程由同济一名副校长主持。
         杨余良作简单开场发言:“同学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
         在杨余良讲话的同时,京城、长安、庐州、哈尔滨、羊城五个城市的各个礼堂有同样类似的一幕正在进行。
         方年事先不知道的是,全国六个前沿院正式的开院仪式均有邀请官方的媒体记者。
         “……”
         “今天,是我们前沿?申城·复旦联合技术研究院正式入住研究生的日子……”
         “……”
         “……”
         几个校长都做了简短发言。
         基本控制在了五分钟以内。
         有对前沿公司的感谢,也有对前沿院发展的期许,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一系列流程后,方年已经被安排到了等待通道。
         “下面请复旦大学哲学系09级本科学生方年同学上台发言。”
         “……”
         整体流程中有这一项,现场许多人给了掌声,人一多,怎么都能听出来热烈。
         当穿着正式的方年同学登上讲台后,现场也稍微安静了下去。
         目光扫过现场的乌央乌央的人潮,饶是见过许多大场面的方年同学都有那么一毫秒的发虚。
         这可是随时都可能有四万双眼睛盯着的场面啊!
         不过方年什么场面没见过,不紧不慢的开口:“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方年。”
         “很荣幸能以学生的身份站在这里。”
         “也很荣幸能以一个哲学生的身份,来作一些要求他律的带些虚伪的发言。”
         “……”
         台下传出了些笑声。
         “许多年前的先贤荀子曾作一篇《劝学》,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一言青出于蓝,一言冰水为之,至今引导众生好学。”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逐渐被大众所遗忘;
         ……
         我希望,所有进入前沿院的学姐学长们可以重新审视这几个字。”
         “……”
         “有人说,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乃在大师;
         窃以为,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亦不在大师,而在伟大的观念!”
         “能影响人类的就是观念,譬如功利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驱乐避苦,因此,作为一个社会,我们也应该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道德的目标。”
         “……”
         “生活中的勇气、勇敢,是人类社会所有美德中最稀缺的。”
         “命运已经将各位学姐学长们推到去投身于基础科学的研究中,推向需要你们有勇气,足够勇敢,且愿意一往无前的时刻;我希望你们能像自己曾经想象过的那么纯粹!”
         “……”
         “当然,或许是哲学的传统,我也没有那么切实的去体验过生活那些鸡零狗碎,所以描述事物总带些动人而忽略实际。”
         “……”
         “谢谢大家。”
         从方年上台,到说完最后一个字,刚刚好九分钟。
         全程方年没看过一次稿子,脱稿但一字不漏的表达完整。
         别的不说。
         起码是没怯场。
         起码是有过几次掌声的。
         这也是方年同学在进入大学阶段以来,第一次被要求以劝学为命题进行演讲。
         多多少少还有是有些意犹未尽的。
         不像高中那会敢扯天远。
         “……”
         方年的发言结束后,继续了接下来的流程。
         有白粥代表前沿公司发言。
         经济学博士毕业的白粥还是有水准的,他毕竟站的是公司角度,不需要讲道理。
         只是通过他的角度表达了前沿公司对前沿院这个项目的期许与未来展望。
         也宣布了前沿公司在方方面面的支持。
         一度引起全场欢呼。
         远比方年同学的发言更受欢迎。
         最后是杨余良校长做了总结报告,并宣布首批研究生的正式入住。
         相比之下,此时远在庐州的首批研究生入住前沿院显然最有仪式感。
         因为有一座崭新的研究院刚好落成。
         从十点钟开始,十一点二十分之前,全国最后一个,京城前沿院的开院仪式亦宣告结束……
         -
         〇:过于夸高而憋不出来优秀的演讲稿是破碗的无能,最终只好当一回缝合怪,多数观点来源于喜欢说张三的罗翔教授,这些观点起码比破碗自己想要优秀得多,也当得起一些吹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