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太后你别跑 > 066 心中有数
         华敏沄叫来掩春,让她跟赶车带她们回来的顺伯说说:今日遇到廉王之事,找个机会让他跟大伯说,让大伯有个数。
         自翁氏的事情以后,信国公仿佛是对儿子妥协了,总之如今信国公府,大伯能做一多半的主。
         这事可是大事,顺伯一向是个机灵的,掩春去找他说话,他自然明白什么意思,华敏沄遇到的事,说过的话他会一分不差的告诉大伯,大伯自然能看出她对廉王的厌恶。
         不仅如此,第二日一早,她早早就去她娘那儿了,这不仅是廉王了,理王似乎也对她产生了兴趣,她必须摆正自己的态度,义正严辞的跟她娘表明:她非常讨厌皇亲贵胄,也不打算嫁给皇亲贵胄,而且她不接受她娘私自给她定亲,必须她自己看过了满意了才行。
         同时也是借她娘把这事捅给她爹知道。
         廉王一事事关重大,有成贵妃那事在前,华敏沄不能放松,她相信这事捅给了大伯和父亲知道,他们也能警觉起来,她能想到的事情,爹可能不一定想到,但大伯一定能。
         大伯能想到,这事就能被重视,他们才能不让别人有机可趁。
         正和谢氏说着话呢,杨氏来了。
         不仅人来了,还带着好几箱好东西。
         杨氏进来,看到华敏沄笑着走过去拍拍她的手道:“我刚刚差了红蕊去你院子里先瞧瞧,果然不在,我就知道你八成是到你娘这儿来了。快瞧瞧我给你和洋儿溪儿带了什么好玩的。”
         华敏沄眼前一亮:“莫不是伯母娘家的海船回来了?”
         杨氏笑着点点头,笑的爽朗又舒心:“是呀,这回去了三条船,折损了两条,但最大的那条船回来了,真是满载而归,船上那些个咱们没见过的好东西,我大哥差人送了些过来,我可最喜欢我家沄儿了,怎么能少了沄儿的好东西呢。”
         谢氏嫌弃的摆摆手:“大嫂快别夸她了,这丫头越大越没个正形,我快愁死了。”
         这丫头真是的,哪有姑娘家要自己相看男人的,还得自己同意,这说出去得让人笑死,谢氏头疼的不行。
         一对小儿女年后开了蒙,这时间正在上课呢,好不容易送走了两个小讨债的,正想歇歇,大闺女来了。
         先是说了一遭昨天遇到廉王的事,这事她听的也很火大,好在她知道闺女拳脚功夫不错,倒是不怕她吃亏。
         而且对于会得罪廉王的事情,她看的很开,本身之前因为勇毅侯家的事,就得罪了成家,既然如此,怕有什么用。
         至于理王,一家有女百家求,这都不是事儿。
         谢氏心里暗骂了成贵妃和廉王一句:打完老的,来了小的。
         嘴上还豪迈的安慰华敏沄:“别怕,要是他敢欺负你,你只管上手打,可不要手软。”
         真是反了天了,他们家虽然低调不惹事,但也不是怕事的,尤其廉王敢欺负她的孩子,那真是捅了马蜂窝。
         谢氏一般不与人计较,但孩子、丈夫和谢家是她的逆鳞,触犯了她也是不会手软的。
         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谢氏跟翁氏斗的最多的原因,也是她最后和华淑兰断绝关系的原因。
         结果,以为华敏沄正事说完了,结果她惊世骇俗的跟她说起了以后成亲要自己做主的言论。
         这话不仅让伺候的赵嬷嬷骇得说不出话,谢氏也感觉自己的头抽抽的疼。
         这孩子都是当娘的债,没一个省心的。可是,孩子是自己生的,大闺女那么小受了那么大的罪,自己内心又心疼又亏欠,实在不忍拂逆她的意思。
         她揉揉眉,把这事推给去上朝的华秉佑,便想把自己闺女赶走了,她看着她就头疼,不想跟她说话。
         正准备赶,杨氏恰好来了。
         杨氏倒没看出谢氏的怨念,只以为她是客气,还半真半假道:“有什么可愁的,你要是觉得愁,就把沄儿送我吧,我做梦都想生个这么贴心的,要不我拿浩儿跟你换也成啊。”
         这话把谢氏说乐了,两人笑着打趣了几句。
         杨氏急急忙的让人把箱子打开,招呼华敏沄:“沄儿,快瞅瞅,有什么喜欢的?”
         自翁氏被强行送走后,家里的管家权完全落在了大伯母杨氏手里。
         谢氏是没这个心思,她孩子多,也没什么野心,又一向和杨氏交好,只愿意在杨氏忙的时候帮帮忙,平日里她是不问这管家的事情的。
         孟氏倒是有心思,然而一则她平日里和杨氏以及谢氏来往的不多。
         二则她目光浅薄,净学着小家子气。
         有一回过年的时候,杨氏让她管着给仆下发一些粮食和布料,也好让大家过个好年。
         结果她把那些粮食换了,本来成色中上的粮食换成了下下等的,甚至还有些霉变的,换了还不算,数量也变小了,克扣了许多。
         那布料也是,都是些细棉的料子,结果她倒腾了一多半回自己娘家了,换了粗麻的过来。
         这事闹的大家都下不来台,那会儿翁氏掌管家中的一多半权利,因为这事,杨氏被翁氏好一顿训斥,更是借机夺了杨氏手中为数不多的权利。
         杨氏好一顿窝火,也好生没脸,想找孟氏算账,把那缺口补上,那孟氏就是死赖着哭穷,翁氏也赶着拉偏架。
         最后这事以杨氏自己掏银子补上缺口为终。
         因为这事,杨氏郁闷了很久,还是等到华敏沄回来,那翁氏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借此,杨氏才借机掌了管家权。
         杨氏也是个杀伐果断又干脆的。
         今年给孟氏娘家的年礼明显少了一半,孟氏倒是来闹,杨氏一句话就把她打回去了。
         她状似不解的反问孟氏:剩下的一半不是早就给了,那些粮食和布料,算算还多给了,这每年的年礼公中是有定数的,一年多了,另一年就少点呗,不满意也可以呀,像谢氏那般每年自己收拾,有银子想收拾多少送回娘家就收拾多少。
         这话把孟氏气的个倒仰,回去就说自己病了。
         杨氏不惯她这毛病,病了请大夫治呗。让管家给她请了个大夫去,她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