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召唤万界之祖龙万岁 > 第49章 兴学,墨科,亲临天吕
         司马懿疑惑:“科举?”
         嬴政向对方详细说明了科举。
         司马懿了解后,脸上满是惊叹之色:“陛下,您真乃神人!”
         “科举制,不是寡人想出来的,而是从上古书籍中知晓。”嬴政摇了摇头道。
         他所说的科举,已经与传统意义上的科举大不同。
         嬴政对传统科举进行大量删改,将那些教条式的框框架架全部取消,比如八股等,并增加了许多务实新东西。
         科举考试科目,原有进士科,明法(法律)科,明字(文字)科等。
         现在,嬴政去除其他诸科,独留进士科。
         另外,他增加了墨科。
         墨科是一个统称,其包括机械发明、土木工程、兵器锻造、造化(化学)等诸多子科目。
         增加墨科是嬴政的一大创举,对以后的大秦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墨科将为大秦,提供大量优秀土木等各种技术型人才。
         嬴政通读系统给的各种书籍,知晓各种先进技术,对国家的发展进步尤为重要。
         所以,他才特设墨科。
         以后,从墨科中招揽的人才,也将远超进士科。
         当然,这都是后话。
         “陛下,这科举选才甚好,让那些优秀寒门子弟、以及各种人才,都有了晋升通道。
         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你专精某一方面,都会被王庭录取,定能极大的促进大秦发展。
         但是,科举必须先兴学,让更多的人读书识字才行。”司马懿一语道破其中关键。
         秦王点点头。
         如果只有贵族阶层能读书识字,那样的话,科举也只能在贵族中甄选人才。
         这与举孝廉,又有何异?
         这样的科举,根本就不是科举。
         嬴政知道,想要实行科举制,必先兴学,教育出合格生员。
         秦王将兴学事宜交给司马懿全权负责,包括建设学校、编撰教材、招聘教习等等,有着一大串的事务要完成。
         而且,要投入巨额银两。
         想要顺利举办第一届科举,没有数年之功,无法做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育人才是一件不易之事,需长久坚持。
         嬴政改造后的新科举一整套制度,其实已十分接近现代的升学、选拔人才制度了。
         他将统一全国教材,统一全国考核标准,设立乡学、县学、郡学与国学四大等级学府。
         乡学最低等级学府、国学最高等级学府,乡学生员只有考核成绩合格方可升入县学,郡学、国学亦是如此。
         乡学与县学不分学科,郡学分进士科与墨科,生员可根据自身特长,选择两科中的一科进行学习。
         乡学生员称为乡生、县学生员称为县生、郡学生员为郡生、国学则为国生。
         国生毕业后,根据全国统考成绩排名,进士科取一定数量的优异国生参加殿试,评选出三甲状元、榜样、探花,进士、同进士;墨科同样如此。
         殿试,一般由秦王亲自主持。
         ……
         翌日,早朝。
         嬴政让丞相宣布招贤令、举孝廉事宜,并告知满朝文武,大秦三年后将全面实行科举选才,亦或说科举取士。
         半年后,乡学、县学、郡学、国学将统一招收生员。
         乡学只要满六岁的孩童(男女不限),都可入学,无须考核,且学费全免。
         县学及以上学府,则需考核过关者,方能入学。
         县生、郡生、国生的各种待遇,以及权力,都进行了详细阐述。
         满朝文武得知这些事情后,大为震惊。
         陛下此举,乃是破天荒啊!
         很多权贵,敏锐的感觉到自身地位遭到了威胁。
         以往官员大都是出自王公贵族豪强,鲜有寒门子弟能为官,整个官场几乎是王公贵族豪强的私有地。
         但陛下这科举取士制度一出,将打破成规,定会有大量寒门学子涌入官场,分割原本属于他们的蛋糕……
         这将对王公贵族豪强的固有利益,造成巨大冲击。
         许多大臣都纷纷出言,表示大秦不适合实行科举取士制。
         不过,秦王决定的事,怎会轻易更改。
         最终,嬴政还是强力推行科举取士制,并将镇秦剑赐给司马懿,让其全权负责,若有抗命者,可先斩后奏。
         彰显秦王之决心!
         “叮咚!宿主触发支线任务:全国推行科举取士制度,并顺利举办第一届进士、墨士科举取士。完成任务,拥有奖励(未知)。”
         朝会刚结束,嬴政脑海中便传来系统之音。
         他闻声嘴角微翘,没有意外。
         接下来的日子,司马懿将分外忙碌,除了日常大量政务要处理外,还需主持编撰教材、培训各等级学校的教习、制定第一届国学生试题、全国大范围内新办学校……诸多事宜。
         举孝廉制度一经实施,秦国各郡县便有许多人员,被举荐上来。
         毫无例外,这些人都是来自当地的乡绅、地主阶层。
         招贤令发出,也让山东诸国的士子们蠢蠢欲动。
         秦国给出的待遇很高,官职也不低,可以一展抱负。
         相信要不了多久,招贤馆必将迎来诸国贤才。
         ……
         朝会结束,嬴政回到御书房。
         他想起天吕峰上的育药阵法、灵药苗圃,还有白起训练的重装骑兵。
         嬴政决定前往天吕峰去看看。
         他通过天吕宗的上古典籍,对阵法之道有了些了解,但只是停于纸面。
         秦王还没有亲眼看过育药阵法,只有知行合一,才能让自己的阵法之道不断进步。
         另外,马镫、马蹄铁、高桥马鞍、哥萨克骑兵刀(鹰之利爪)等,他亦没有亲眼见识过。
         嬴政换了一身普通劲装,带着数名同样做普通打扮的侍卫,悄然出宫,骑上快马直奔天吕峰而去。
         秦王离开,除了锦衣卫、丞相外,他人皆不知晓。
         ……
         天吕峰,山脚。
         嬴政刚骑马到来,白起便已带着兵卒等候在那里。
         “参见陛下!”
         白起与众将士单膝跪地。
         嬴政挥了挥手:“都免礼!”
         他知道,肯定是锦衣卫事先通知了白起。
         “带寡人去看看重装骑兵,还有育药阵法。”秦王道。
         “诺!”
         白起在前方引路。
         很快嬴政一行来到山顶,原天吕宗宗门所在。
         只见校场上,列着一支钢铁洪流般的重甲骑兵,数量足有上千骑。
         冰冷、凶悍的杀伐之气,弥漫四方。
         宛若一支死神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