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召唤万界之神话帝皇 > 第八十章 这件事,朕就交给你了!
         太极殿上。
         皇帝龙颜大怒,质问朝堂群臣。
         近侍太监也被吓得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皇帝盛怒,普天之下,谁能承受住皇帝的怒火?
         李祀雄视文武百官,这些臣子们此时看起来极为温顺,但谁能想到,他们手眼通天,竟然连科举殿试的名单都敢插手?
         要是李祀放任不管,迟早有一天,这大唐朝堂,会成为某位权臣的一言堂。
         到那时,李祀这个皇帝,恐怕还要看臣子的脸色。
         皇帝要是做到那个份上,干脆以死殉国算了。
         否则,继续活着,跟傀儡有什么两样?
         李祀的话让朝堂群臣心里发颤,惶恐高呼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
         “息怒?”
         李祀冷笑一声:“你们让朕息怒,然后自己去做着那些徇私舞弊的事?”
         “大唐律法你们不遵,朕的话你们不听,你们当中的一些人,自始至终,恐怕都不认为,自己是大唐的臣子吧?”
         李祀的话宛若重锤一般,狠狠敲击在群臣们的心口上。
         这些大臣万万想不到,皇帝的怒火竟然烧的如此旺盛。
         刹那间,朝堂上的大臣们心里慌了。
         皇帝一怒,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啊。
         在百官心中,上一次皇帝发怒,还在突厥入侵河西边关之时。
         那次皇帝发怒的后果,便是突厥三十万铁骑被屠尽,梁王带领大军深入突厥草原,大肆屠虐突厥子民...
         今日,皇帝再次大怒,这些臣子们都慌了,因为谁也不知道,因为皇帝的怒火,会死多少人...
         “臣等有罪,还望陛下息怒...”
         大臣们硬着头皮跪拜道。
         事到如今,他们除了惶恐,别无选择。
         李祀冷冷的看着朝堂群臣,开口说道:“太常卿!”
         李祀话音刚落,百官之中,一道浑身哆嗦的身影起身,走到御台前跪下:“臣太常卿赵子林见过陛下。”
         李祀目光冰冷,望向赵子林:“太常卿官居三品,与六部尚书同级,是朕大唐的重臣啊...”
         赵子林听到皇帝这话,不喜反惊:“臣不敢,臣只想以微末之躯,为大唐奉献余生便足以...”
         李祀缓缓开口道:“太常卿赵子林,不知道赵青和你是什么关系啊?”
         皇帝这话一出,赵子林身体狠狠的一颤:“赵青,赵青...”
         赵子林说了半天,一个字都没说出来。
         “赵青是你的独子对吧?”李祀帮赵子林说了出来。
         “赵大人的独子真的是才华盖世啊?这次科举省试第一,应该就是赵青吧?”
         李祀冷笑连连。
         赵子林脸色惨白,没有一丝血色。
         “陛下息怒,老臣知道错了,老臣有罪,老臣有罪啊...”
         赵子林满脸惶恐,不断磕头。
         “有罪?”
         “赵大人何罪之有啊?”
         李祀脸上浮现一丝冷意。
         赵子林颤颤巍巍的说道:“老臣不该举荐犬子,公然破坏科举制度,这一切,都是老臣的错...”
         “既然你知罪,那朕也不多说了。”
         李祀冷声道:“来人,将太常卿拖出去,杖责二十!”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太常卿苦苦哀求,他年岁已高,若真的挨上这二十杖责,恐怕会被打死在这皇宫之中。
         然而,李祀不为所动。
         皇宫禁卫进入太极殿,将赵子林压了出去。
         不一会,殿外便传来一阵阵惨叫,很快,惨叫声越来越弱。
         殿内群臣没一人敢站出来劝阻。
         这朝堂之上,很多大臣都与太常卿关系不错,甚至称得上莫逆之交。
         然而此时,没人敢在这个时候,触怒皇帝。
         李祀望着文武百官,眉头一皱:“怎么?你们还跪着做什么?但凡在这次科举中,举荐自己后辈子侄的,主动站出来吧,朕不想一个个念出来。”
         李祀这话一出,朝堂群臣之中,不少臣子只感到头晕目眩。
         “陛下,陛下饶命啊...”
         这些参与过举荐的臣子们主动站起,神色惶恐的跪在御台前。
         他们没一人心怀侥幸心理。
         皇帝既然在早朝中提这事,就证明皇帝已经知道究竟有哪些人,参与过举荐。
         这个时候,若不主动站出来,等待他们的,恐怕是滔天大祸。
         “饶命?”
         “你们竟然想让朕饶你们的命?”
         李祀怒极反笑,他目光冰冷的扫视众人:“科举制度是朕大唐的根基,你们公然插手,等于败坏朕大唐社稷!”
         “你们说,朕能饶你们吗?”
         李祀声音响彻太极殿。
         群臣们脸色煞白如纸。
         “来人,将这些人统统拖出去,杖责二十,脱去官籍,永不录用!”
         李祀话音刚落,朝堂之上响起一阵阵哀嚎求饶之声。
         只是很快,皇宫禁卫再次进入太极殿,将这些臣子们拖到殿外。
         在二十杖责之下,即便这些臣子活了下来,等待他们的也是被罢官,从此不得踏入朝堂半步。
         太极殿上,李祀望向剩下的群臣:“传朕令,在大唐律法上,增加一条规定,科举制度必须公平公正,不得发生任何徇私舞弊,一旦发现,抄没家产,流放边关!”
         “臣等遵旨。”
         文武百官神色惶恐,颤声说道。
         李祀说完这些话,心里的火气稍微减弱了些。
         李祀知道,这件事若真的追究,将历年来所有举荐过的官员包括在内,这朝堂之上的官员,恐怕要少上九成。
         毕竟,像礼部尚书这般,为官四十年,从来不插手科举的臣子,实在太少了。
         所以,李祀只是以今年的科举制度为标准。
         并且,制定的唐律,也是限制以后的科举制度。
         “还有,这次科举考试成绩,全部作废。”
         “所有考生,全部重新参加考试,重定排名!”
         李祀说到这里,话锋一转:“礼部尚书!”
         “臣在!”
         礼部尚书出列,跪在地上,俯首高呼道。
         李祀望向礼部尚书,开口说道:“这件事,朕就交给你了!”
         “臣必定不负陛下所托!”
         “如果仍旧有官员找你举荐...”
         李祀说到这,目光一转,看向群臣:“告诉朕,朕倒想看看,究竟还有谁,敢继续无视朕说的话!”
         李祀话音刚落,朝堂之上,跪伏在地的文武百官心里一颤,面首压的更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