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靖长风录 > 第二卷 京华风云(下) 第一百零八章 节外生枝(上)
         靖帝清了清嗓子,将空气中凝固的躁动不安一语击碎!
         “现在!我宣布,永和三十年,春闱之试的新科状元是,青州贡生,游子吟!”
         “贡生游子吟,谢过皇上恩识!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游子吟的那双顾盼生辉的美目中,有点点星光在莹莹闪动,喉咙中哽咽了一声,大呼谢恩,道。
         路乘风拼命用力鼓掌,发自内心为她感到高兴。
         明珠锁奁内,拭去浮尘,重见天日之时,自有夺目光芒!
         这种光芒,独一无二。在多少个不见天日的漫长等待中,在抛却世间的浮华和喧嚣之下,不但没有折损自己与生俱来的傲人天资,反而被时光磨练洗礼,成了举世无双的绝美璞玉!
         君子怀璧而抱朴,是一种本心,与性别无关,无谓年龄,也不关乎资历。
         游紫凝是,吴京墨亦是。
         他们,往那儿一站,自有不同的时光雕琢,人如玉,赤子之心,仍然似火。
         路乘风眼中泪花涌动,已经几乎要夺眶而出了!
         亲眼见证了心爱女子一举夺魁的整个过程,还有自己最骄傲的大哥!
         这回春闱科考的副主考大人,他当得太值了!完全始料未及,也完全值回票价!
         只不过,游紫凝的出道中心位已经尘埃落定了,但是不知道大哥还能不能加把劲力争上游,站稳第二名,成为新科榜眼郎呢?
         回想吴京墨和妙苑文两人的诗作,这么短的时间内,所作之诗还是有相当高的水准的。
         妙苑文所作之诗为《咏杨柳》:
         “京城杨柳弄春柔,多情曾为系归舟。
         便作春江都是泪,韶华不为少年留。”
         确是像皇上刚才评价的,文笔隽永,清新婉约,寄托了一种离愁别绪,生动的体现了诗人一颗多情哀婉恨离别之心。“韶华不为少年留”此句绝佳,总提全诗之意,浑然天成,意态兼善,神韵悠长。
         而吴京墨的诗作,却是一首朴实无华意蕴深远的哲理诗,名为《踏春吟》:
         “朝见枝头繁,暮叹林花少。
         道是雨无情,春来秋去了。”
         这首小诗,通篇以寻常词语入诗,简简单单,洗尽铅华,质朴坦诚,天然去雕饰,却含蓄委婉的表达出了诗人心中压抑已久的呼声,像在对眼前的最高裁决者,大声疾呼:
         “吾胸怀大志,愿匡扶家国,但年光过尽,功名未立!”
         十分隐晦的流露出了想要被靖帝器重、成事成才的强烈愿望!
         只是,如此隐喻会否有那么一丝丝的暗讽之意?
         会否让靖帝心中不悦,感到难堪?
         不得不说!大哥这次是真的豁出去了!
         吴京墨平日,是多么端方恭谨的一个人吶!
         这回竟然选择了剑走偏锋!
         况且,在质量上若是再次战了个平局的话,考虑到作答时间的长短,妙苑文恐怕会比大哥更有优势。
         路乘风的心都高高提到了嗓子眼,微微低头,眼睛却止不住往上方瞅去,紧紧的盯住靖帝到那张似笑非笑的嘴角。
         在场诸君也都被靖帝这一句长长的停顿,折磨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心上暴走。
         靖帝像是看穿了所有人紧张又期待的心思,终于,他站起身来,雷霆一啸,道:
         “今科状元游子吟!榜眼吴京墨!探花妙苑文!”
         靖帝金口玉言!
         花落谁家,大局已定!
         贡院之内发出一阵阵波澜起伏的山呼海啸。
         在殿外围观,尚未进入殿试环节的贡生们,也跟着一齐热烈的欢呼起来!
         也有人满脸不解,为妙苑文感到不甘心不服气!
         尤其是同样来自东南熏州的贡生们。
         东南熏州,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富饶的土地孕育了无数的才子佳人,也蕴含了深厚的诗书文化积淀。
         一直以来,大靖十三州中,进入二月二春闱科考的贡生,当属熏州贡生最多。这一回,也是一样的。
         在场六十八名贡生,熏州贡生竟然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席位,可以说是拳打京华城,脚踏十一州了。
         贡院之内,关于二人诗作究竟孰优孰劣的讨论,顿时此起彼伏
         ,炸开了花。
         路乘风也听见了,已经有人在议论他与吴京墨关系不凡,因此暗箱操作,为他徇私舞弊了。
         还有人说,吴京墨本就是京兆尹之子,皇上眼前新晋的大红人。这种不公平,揣着明白当糊涂就好,没必要去捅破这层窗户纸。
         ……
         讨论的热浪不绝于耳,越说越离谱,让路乘风感到窒息。
         奇怪的是,皇上竟然也不打断。
         他竟已躺在龙椅上,闭上双眼,就跟已经睡着了似的。
         关于二人PK结果到底公平与否,质疑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皇帝却全然充耳不闻,任贡院之内,情绪进一步发酵。
         少顷,竟然真有熏州贡生代表,挺身而出,匍匐在地,将额头磕到震天响,斗胆质问道:
         “皇上在上!请受草民卞如论一拜!草民虽然没有机会得进殿试一搏,但在场外一直洗耳聆听!草民斗胆一言!草民及多数贡生一致认为,妙苑文的《咏杨柳》,水平远在吴京墨的《踏春吟》之上!恳请皇上有请二位主考大人公开说明理由,草民万死不辞!”
         他又接着开始磕头,一副不理会他的要求就誓不罢休的样子!
         “大胆贡生!竟敢威逼皇上!来人!把他拖下去!”
         何旭之雷霆震怒,大声呵斥道。
         冯咸福的眉毛也高高吊了起来,却在暗中观察这皇上嘴角眉梢的微表情。
         却见靖帝微微睁开了双眼,从假寐的状态中慢悠悠的坐了起来,右手食指轻轻抬起来那么一下。
         冯咸福立马心领神会,将拂尘一甩,大喝一声,传令道:
         “不必拿他!让他说下去!”
         “是!”
         何旭之毕恭毕敬的应声道,退下去后,不由地用官袍袖管擦了擦自己额上沁出的冷汗。
         路乘风心中也是焦急万分。若是换在半年之前,他肯定早就虎里虎气的上去掺和了,不知从何时起,他也学会了淡定、冷静,暗中观察,伺机而动。
         他就像是一只敏捷的野兽幼崽,终于学会了在大自然残酷恶劣的环境中,如何自我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