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无限升级科技 > 第84章 打土豪(附带上架感言)
         这是作者真正意义上的一部具有商业价值的小说。
         作者本人是一名医生,平常闲着无暇的时候,就喜欢看小说。
         作者曾经也是一名愤青,对曾经的那些穿越热血小说非常感兴趣。
         也不知道是阅文屏蔽系统的原因,还是那些作者偷懒的缘故,那些曾经的热血小说已经逐渐退出舞台。
         现在很多小说,特别是新人小说,更多的都是玄幻或者后宫文。
         其实写的好,我也是很喜欢看的,毕竟可以多多调剂一下。
         但现在的小说越看越离谱,所以我就尝试着自己写小说。
         很多地方都写的不好,我也是有自知之明的。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体谅。
         本人因为是理科生,又有多年未写作文,文笔就真的不敢恭维。
         在这里,我再一次恳求大家,多给点具体的意见,具体的想法,给我参考参考。
         我并不是因为要靠写书维持生计,实在是因为书荒,才亲自执笔。
         因为是兼职,很少有时间执笔小说,都是每天趁着空暇的时间,想一出是一出。
         所以难免会出现比较混乱的情况,希望大家多多原谅。
         但即使如此,凡在我书中是出现过的配角或者公司,都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
         如果忘记了,请大家多多提醒。
         在此,再一次的谢谢各位老铁们的支持与打赏。
         以下正文。
         经过一天的激烈讨论,市政府所有领导都对这一次姜大邺创立科技产业园的优惠政策,达成了一致。
         第一,在义顺区,靠近京都飞机场附近划出一块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专供姜大邺兴建科技产业园。
         考虑到姜大邺这家伙不差钱,所以就半卖半送,象征性的收10亿人民币。
         第二,科技产业园所有的费用都由姜大邺全资提供。
         因为不确定性太强,政府在这方面确实不想投入太多,当然也不会去占便宜。
         产业园的建设费用应该是相当庞大的,这相当于重建一个城市。
         按照土地建设局提供的资料,在那边开发产业园,就算是逐年投入,至少也要投入3、400亿人民币。
         第三,产业园内招聘的外来员工,可以在三年内迁移户口至京都。
         这是公司对外吸引人才极其重要的一个条件,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将来,京都户籍都还是很吃香的。
         因为医疗和教育资源,就数京都是全国范围内最优秀的了,这对那些无钱无势的普通人来说,算是比较奢侈的优厚福利。
         第四,产业园区的员工福利不受国家政策限制,全部由姜大邺自行把控。
         虽然,这一条有点废话的嫌疑,但是对姜大邺来说,就是一柄尚方宝剑。
         产业园建成后,那些科研员工的工资肯定会比外界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上百倍。
         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一条就相当于护身符了。
         第五,依照国内招商引资最大的优惠政策,产业园的公司将会享受到三年免税,三年半税的扶持政策。
         为了把姜大邺留在京都,市政府的官员们也算很拼了。
         如果这个科技产业园的每年的总产值能够达到长生仙酿生产基地的规模,那也算是很值了,没有浪费他们的一番苦心。
         此时的姜大邺已经坐上了南下鹏城的航班。
         半年后再次来到鹏城,他感觉这里的商业氛围越发浓厚了,整座城市都在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今天他约了阿卡耶夫,准备商谈一些合作。
         阿卡耶夫虽然是驻港的一个外交官,但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招商引资和商业谈判等事情上。
         分裂出来后的俄罗斯已经大不如前,尤其是国民经济方面很是窘迫,缺衣少粮已经是常态了。
         阿卡耶夫的任务就是从国外大力招商引资,或者干脆就是拉赞助扶贫。
         如果双方能够达成协议,姜大邺的珠宝行再也不需要为中低端的宝石原材料发愁。
         就宝石和次宝石矿床资源和种类来说,前苏联居世界首位。
         前苏联发现约有100多种宝石资源,高中低档很齐全。
         其中以金刚石和黄金闻名于世,分布于乌拉尔山地区、欧洲地区、中俄罗斯高地、西伯利亚、远东、克兹库斯坦、中亚、帕米尔及亚美尼亚、格鲁吉亚。
         姜大邺在香港的半岛酒店,招待了阿卡耶夫。
         两人在此之前都有短暂的交锋,但因为没有牵扯到双方私人利益,也就无足轻重了。
         “阿卡耶夫先生,我今天约你到这里来,主要是想跟你谈一个合作项目。”
         姜大邺也没有跟他多废话,就直入主题了。
         “姜先生,你知道我现在的处境,很多事情都不能自由做主。”
         “你先把你的要求和项目说出来,能帮我则帮,实在是不行的话,就很抱歉了。”
         阿卡耶夫在港岛呆了将近快五年了,深得东方处世精髓,没有把话说的很死。
         “我最近在国内成立了一家珠宝公司,现在在全国范围内有大概100家店铺,未来可能会更多,需要大量的宝石和黄金等原材料。”
         “我知道你们国家和之前的加盟国都贮存大量的宝石。”
         “我希望你能够帮我们联系这些宝石矿山主人或者宝石批发商,我想跟他们做交易。”
         停顿了一会儿,他又补充一句。
         “做长久的交易。”
         阿卡耶夫听完后,并没有立刻开口回答,但是心中却很是兴奋。
         这完全是送钱的买卖啊!
         要知道他老婆的家族,就是宝石批发商,老丈人是前苏联地质矿业部的老干部。
         现在整个国际珠宝行情并不是很好,特别是亚洲几个国家的宝石矿业兴起之后,俄罗斯的宝石贸易也是举步维艰。
         高端宝石矿产大部分被亚洲和非洲的国家瓜分了,唯有俄罗斯的钻石还算一枝独秀。
         俄罗斯中低端宝石矿业已经被压缩了几倍的价钱,有些甚至可能还会亏本,因为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矿产分布太分散。
         不仅仅运输困难,人工成本也很贵。
         而且由于地质和气候的原因,大部分的矿产集中地的开采难度比较大。
         所以,现在的俄罗斯宝石贸易并非如外界想象中的一帆风顺。
         “这个忙我可以答应帮你,但是这个佣金怎么算?”
         阿卡耶夫思考一阵后,也是答应的蛮爽快。
         “你先别急着答应,我这是有条件的。”
         看到这个家伙答应如此爽快,姜大邺就知道里面有不可告人的小秘密了。
         “我签的是长期合同,所以价钱要比市场行情价低20%。”
         “另外,每一份宝石都需要有你们矿产部签下的原产地证明文件,这是国际通行准则,应该不为难你。”
         “最后,我希望可以和你们矿产部联合制定一个宝石鉴定标准协议。”
         想要成为珠宝鉴定师,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一种是在读大学的时候选择珠宝鉴定专业来进行鉴定知识系统的学习,踏上珠宝鉴定师的道路。
         这个也是我们经常理解的‘科班出身’。
         但绝大多数人,都不是珠宝专业的学生,也没有进入有珠宝相关课程的大学,可是也想考取鉴定师资格证,成为鉴定师应该怎么做呢?
         这也就是第二种方法,也是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参加培训课程进行学习,最终考取鉴定师资格。
         目前,在行业中可考取的最权威、最资深的珠宝鉴定证有来自英国宝石协会、美国宝石学院等国际知名宝石机构颁发的证书,国内比较普遍的则是GIC和NGTC。
         姜大邺之所以提出这个条件,主要还是给新四方教育培训,提供一个赚钱的长期项目。
         另外,作为这一标准的制定者之一,对喜马拉雅珠宝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加分选项。
         毕竟,在珠宝这一行业,俄罗斯的话语权还是有相当分量的。
         阿卡耶夫在沉默了一阵后,问了一个问题。
         “你们那个珠宝公司,一年的采购量是多少?”
         “如果太低,我觉得政府可能不会这么大张旗鼓搞这些花样。”
         姜大邺哪里还不知道他的小心思。
         其实不管多少,只要是美元,俄罗斯政府都愿意帮忙搞定,又不是什么关系民生的工程项目。
         要知道,他们为了生活,都可以撕破脸皮宣称国家破产,逃避外债,姜大邺提这样的要求,对他们来说简直是洒洒水。
         “每年不低于5亿美元,如果你们有更多的黄金和优选钻石,10亿美元也问题不大。”
         姜大邺大言不惭的说。
         阿卡耶夫满脸顿时涨红,这太让人出乎意料了。
         这时候他根本无法掩饰激动的心情。
         这么多的采购额,绝对可以让他们两个家族飞黄腾达。
         要知道他老婆的家族,去年一整年才卖了堪堪200万美元的宝石,即使这样,他们也狂欢了一个夜晚。
         “这下发大财了!”
         阿卡耶夫心中,此时就像买中了六合彩那样兴奋和激动。
         姜大邺看到对方如此这样失态,也是不忍拆穿自己刚才所吹的牛皮。
         反正吹牛又不犯法。
         只过了十分钟,两人便快速达成了一致。
         姜大邺在临走之前,突如其来的问了一句。
         “阿卡耶夫先生,你们那边还缺衣少粮吗?”
         正激动的阿卡耶夫,听闻这句话后,有点懵。
         姜大邺有点小尴尬。
         这是突发奇想,好奇地问一下。
         最近看小说,都说那边缺这缺那,不知道最近有没有改善,所以好奇问一下。
         阿卡耶夫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开始平复心情,尽量让自己心情稳定下来。
         “以前确实缺,现在还好。”
         姜大邺感觉有些可惜,京棉厂的生意泡汤了。
         “但是我们缺质优价廉的服装,缺适合我们口味的粮食。”
         阿卡耶夫突如其来的补充一句。
         “粮食问题,现在问题不大,主要靠进口。”
         “关键是蔬菜,太容易坏了。”
         “你也知道,我们那边地广人稀,高速公路又少,最关键是气候非常不好,蔬菜种植非常不划算。”
         “特别是冬天,蔬菜的价位基本上快赶上牛肉价格,而且那时候的蔬菜都发黄变老了,但又不得不买。”
         姜大邺两眼瞬间放光,抄起手机,吩咐陈大,把放在后备箱的几个箱子拿过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