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这位沈郡主虽然双目失明,但心地却很善良,更难得的是心思聪慧。】
【空有善心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大抵会想着开仓救民,然而官仓里虽有粮食储备,应对一般的粮食危机也是足够,但这些粮食并不足以供应尚蜀的老百姓们。】
【你根据七月霜冻的现象,联想到前世历史上的“无夏之年”。】
【你对历史上的“无夏之年”略有了解,你知道无夏之年的起因,是由于一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火山灾害,大气中积聚相当的火山灰,加上火山喷出到高空中的二氧化硫,引致全球温度降低,导致该年成为数百年来最寒冷的一年。】
【那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大饥荒,作物失收,垦丁逃亡,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屡见不鲜。】
【很显然,连续半个月的暴雪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日子会更加难熬。】
【官仓里的粮食,是一定不够的。】
【想要破局,唯一的法子就是派出商队,前往其他城市,交换物资,最后把粮食运回尚蜀。】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尚蜀三山十八峰,是摆在商队面前的一道难题。】
【山峰陡峭,山路蜿蜒,商队想从此通行,并不是一件易事,大商队怕危险,往往都不敢来到尚蜀,只有一些小商队看准了这里的利润,但每次走得也都是提心吊胆,偶尔还会发生有人连同货物一起从山路上坠下的事件。】
【在离开集市,沈郡主并未回到府上,而是去找了当地的名门望族,说服他们也出一些钱财和人力,组建商队。】
【你也陪同着她,偶有几个出言不逊的纨绔子弟,都被你教训了一顿。】
【大多数名门望族都愿意出钱,但肯出人的却是寥寥无几。】
【沈郡主无奈,只好拿着钱财去雇佣了当地的各个商队。】
【三日时间一晃而过。】
【第七日,今天是以物换粮的日子。】
【以物换粮进行的很顺利,组建商队所需的物资有了,钱财也筹到了。】
【但商队却迟迟无法出发。】
【因为……落雪。】
【连续半个月的暴雪,让山路上堆满了积雪。】
【在这种情况下,蜀道根本没法通行。】
【可等到那里的雪化了?那黄花菜都要凉了。】
【想要走出这个蜀道,必须要先有人去将蜀道的雪清理干净。】
【只有这样,商队才可通行。】
【然而在这种地面上到处都是积雪的情况下,清扫蜀道上的落雪,很容易一脚踩空,或是滑倒在地。】
【何况天气严寒,手脚极易冻僵,这让危险程度也大大提升了。】
【第八日,当地有一世家花重金雇佣了二十几个壮汉,去清扫落雪。】
【当天,便有三起坠亡事件发生,而队伍里也少了五个人——另外两个直接撂担子不干了。】
【第九日,这是他们清扫落雪的第二天,有了前面那三人的教训,这些壮汉清扫落雪的速度慢了很多,他们小心翼翼地试探着悬崖的边缘,慢慢地把雪扫下去。】
【但到了天黑时,还是有一人因为举着火把,不小心摔倒在地,坠崖而亡。】
【同日,又有三人撂担子不干了。】
【世家只好让他们只在白天清扫落雪。】
【但这样一来,清扫落雪的速度就变得更慢了。】
【……】
【第十三日,原本二十多人的队伍,死的死,跑的跑,已经只剩下了最后四个人。】
【同日,有能人异士自告奋勇,他以火焰除掉了大片大片的积雪,引来围观者的一片赞叹。】
【然而,随着他用火焰除的积雪越来越多,这些雪融化后的雪水在山路上堆积起来,等到傍晚时分,那能人异士从山路上回来的时候,一个打滑,就从山路上摔了下去。】
【旁边有一同样赶来的老者唤出一阵山风,将那人吹了上来,却也撞到了山上,脸部直接毁容,左腿也直接骨折。】
【那人感谢了一番将他救下的老者,然后对着当地的百姓长叹一声,表示这活他接不了,随后便一瘸一拐地离开了。】
【无数能人异士都在蜀道面前折戟沉沙,见到前人们的下场,一些想来帮忙的人也大多退缩了,只有一些被重金雇佣而来,不怕死的人还在一点点地清扫落雪。】
【只是,这效率可想而知,完完全全是用人命在填这个蜀道。】
【想要在短时间内清扫这蜀道上的积雪,似乎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事情。】
【所有人都好像在等一个英雄出现,又或者……他们是在等蜀道上的积雪融化。】
【……】
【第十六日,就在所有人都心急如焚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
【雪……又开始下了。】
【这意味着他们花了十天时间清扫的落雪可能又要白费功夫了。】
【商队,该如何从蜀道出去?】
【你对此也并没有办法,因为你所觉醒的源石技艺,偏偏是和战斗毫无关联的……植物催化。】
【正如其字面意义。】
【你的源石技艺,可以催化各种植物的生长速度,让它们急速生长。】
【你试过种植粮食,但遗憾的是,被这样催化出来的植物,往往会发生一些突变,加上产量问题,你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
【第十七日,你和往常一样,在集市上买了一些植物种子以后,回到院子里种树,准备继续研究你的源石技艺,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黎公子。”
黎夏还在院子里种树,忽地感觉到身后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回头一看,发现是沈郡主的贴身丫鬟冬梅。
“沈郡主,你怎么来了?”
沈郡主没有作答,而是先问道:“你这是种的什么树?”
黎夏低头看着脚下被他种下的这颗种子,笑道:“之前种的都是些耐寒的松树之类,又或者是不耐寒的芒果树……这次我想试一试,耐寒性中规中矩的枇杷树,用温和一点的方式来催化,说不定……它能给我带来一些惊喜。”
冬梅看了一眼旁边只用了三日时间就已经长到两米多高的松树,赞叹道:“黎公子果然非同一般,若不是亲眼所见,我都都不敢相信,这是只用了三天时间长出来的树!”
沈郡主则有些遗憾地说道:“可惜我看不到这样壮观的景象。”
“沈郡主也别太悲观,说不定你的视力哪天就好了呢?”
黎夏安慰一句,然后问道:“沈郡主近来应该没空陪我唠嗑吧?怎么……今日突然找到我了?”
沈郡主还没说话,冬梅就推搡了两下黎夏的肩膀,开口道:
“黎公子!沈郡主要随军出征了,你快劝劝她吧!”
“……随军出征?”
黎夏一愣。
这前几日不是还在忙活着蜀道的事情吗?
这随军出征又是搞的哪一出?
沈郡主开口道:“蜀道之事,我和父亲商议过后,决定在军队里召集一批敢死队,让他们远征蜀道,作为先锋开辟道路,而商队紧随其后。”
“否则,大雪一日不停,这商队永远都出不了蜀道。”
黎夏听了才恍然:“这倒是一个好法子,军队与商队同行。只是……这也等同于是用将士的命去填蜀道这个无底洞……”
沈郡主轻叹一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否则,没了粮食,那整个尚蜀,都要面临饥荒了。”
“我们撑不了太久了,别说是到来年春天,甚至……我们可能撑不到这个年底。”
“这些远征蜀道的士卒,虽然都是自愿参与的,可蜀道难且长,若是无人坐镇军中,我怕哪天士兵情绪不稳,当了逃兵。”
“为此,我和父亲,必须要有一人随军出征才行。”
“但父亲若是走了,那这尚蜀之地,就要乱起来了。”
“这样一来,能随军出征的,也只能是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