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百九十九章 加一分
         张璪最近一直在整个开封府到处跑。
         主要是按照右相韩绛的意思,派手下的官吏去那些形势户的家里,挨家挨户的询问——各位耆老对役法/免行法有什么看法?
         突出一个战战兢兢,礼下于人。
         总算是将京畿一带的数百家形势户,都跑了一遍。
         得到了各家形势户的答复。
         大部分人,话都说的很好听。
         就是一旦涉及钱的事情,就开始哭穷喊苦了。
         特别是汴京城中各大行会的会首们,恨不得告诉张璪——俺们都要吃糠咽菜了!
         张璪自然是一个都不信!
         因为,前不久这些人家家里,都有人娶了县主回去。
         那彩礼钱给的可大方了!
         一个县主彩礼就肯给两千贯!一些县主甚至都要三千贯彩礼了!
         要知道去年可才一千五百贯上下!
         宗室们因此都发了一笔!
         奈何,这些人的影响力很大!
         和宗室们的关系也很密切——这京畿的形势户,谁家没有一个县马?
         那些顶级的奢遮人家,每年祭祖的时候,甚至可以跪一祠堂的县马。
         所以,张璪知道他还有的忙!
         今天好不容易可以回都堂休息,可他还来没得及喘气呢。
         一张告身,就从宫里面送到他手中。
         “这是?”张璪不懂的看着。
         “天子特旨除授此官!”太皇太后身边的大貂铛梁从政微笑着说道:“两宫慈圣也都准了!请省佐依旨意办事吧!”
         张璪眨眨眼睛,然后看向他面前的告身。
         天子亲笔御书的文字,还是很好辨认的。
         张璪拱手对大内福宁殿方向拱手一拜:“臣恭从旨意!”
         接着,他小声的对梁从政问道:“粱押班……这个事情……怎么回事?”
         天子特旨除授,自然有程序,绝不会是随笔在吏部告身上写旨意。
         有专门的特旨用纸,那是特制的绢纸,上面有金线织造的龙纹。
         梁从政道:“省佐不必多问,只需遵旨就是!”
         张璪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送走梁从政,他看向告身上的官员。
         “游师雄……”
         “一个通直郎……”
         “真是好运道啊!”
         他差不多能猜到一些大概。
         通直郎为知州,而且是熙河路治所所在的熙州知州,就算是权发遣也很勉强!
         想了想,张璪就拿着这份告身,到了右相韩绛处,将事情和韩绛说了。
         韩绛听完,看着告身上官家的字迹。
         他眯起眼睛来:“游师雄……”
         “老夫记得,此子是张横渠的学生吧!”
         张璪眉头跳动了一下,他想起来了,官家曾在两宫面前,说过吕大防的好话。
         原话似乎就是——此大儒子弟,必君子正人也。
         所以……
         官家对横渠门下有特殊好感?
         张璪不知道,他更不敢问。
         他只能拱手问道:“相公,此事怎么办?”
         “这游师雄,只是通直郎,权发遣也不能知一路经略司治所啊!”
         一般来说,要出任经略司治所所在的军州知州,即使是权发遣,一个通直郎也不够,远远不够,起码再升两级!
         韩绛顿时笑了起来对张璪道:“天子特旨除授,本就是超拔选用人才之法!岂能以循例而论?!”
         前些天,少主特旨赐吕希哲进士出身,授秘书省正字,为承务郎。
         人家入仕就是京官了!
         谁比的了?
         而且,这游师雄都已经四十八岁,马上知天命了。
         看他的履历,历任地方县、军、州各级职务,表现都很好!
         天子特旨超拔这样的人,没有人会说闲话的。
         韩绛便道:“上书请奏,升其为朝奉郎吧!”
         张璪想了想,也觉得有理,于是请升游师雄威朝奉郎。
         两宫自然诏可。
         当天,相关文书送到了中书舍人杨景略手中,杨景略草制具官诏书后,就送到了门下省,给事中陆佃一看是天子特旨直接签押。
         ……
         “敕:具官游师雄,边郡之政,兵食为先。郡守之责,文武兼综。以尔才干之选,卓然有闻!朕虽招携来远,不求边功;尔当积谷训兵,常若寇至。祗率厥服,往惟钦哉!“
         “可!擢用为朝奉郎,权发遣熙河兰会路公事,权知熙州!”
         游师雄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他跪在地上,听着内臣宣读完毕,赶忙再拜谢恩。
         直到接过圣旨,他还是一阵恍惚,不敢相信,这传说中的天子超拔特擢的故事会发生在他身上!
         身边的人,都来和他贺喜。
         没多久老上司赵卨也亲自来了,和他贺喜,道:“景叔此番竟得少主超拔,真是可喜可贺!”
         “老夫早就知道,景叔之才,必能有施展之机!”
         赵卨此来,自然也不仅仅是道喜。
         也是来打前站的。
         熙河兰会路的经略使已经出缺三个月了。
         赵卨可是很想竞争这个职务!还想好了他若去了熙河,也把游师雄带过去,继续当他的经略判官,辅佐于他。
         不意,游师雄在京城居然被天子特旨拔擢去了熙河路。
         而且是熙河兰会路公事兼熙州知州!
         这可是无比关键的职务!
         若他赵卨再被拜为熙河帅臣,那么,赵卨相信有着游师雄辅佐,自己定可大有作为!
         搞不好有机会进三省两府!
         游师雄却还是脑子昏昏的,他虽然知道这是少主特旨拔擢。
         但他根本不知道,他怎么就被少主看上去了?
         游师雄认真的想了想,他这辈子,和大行皇帝也仅是在转京官的那一年,被人领着在紫宸殿上拜了两拜,远远的瞻仰了一下圣颜,听大行皇帝说了一句:朕安。
         舍此之外,他和大行皇帝就再无交集。
         所以不可能是大行皇帝的嘱托……
         那么少主为何特旨会拔擢于我?真的是随意而为?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可原因到底在哪里?
         游师雄百思不得其解。
         赵卨可不管这些,拉着游师雄,进了官廨内宅,就开始和他说起熙河的事情。
         ……
         赵煦这天在保慈宫,陪着两宫吃完了晚膳,就要拜辞回福宁殿。
         他辞拜的时候,太皇太后忽然道:“六哥明日下午,来一趟保慈宫吧!”
         赵煦点点头:“孙儿知道了!”
         他心里面明白,是要他来做什么的?
         无非不过是见证一下两宫选养女。
         这种事情,赵煦不大想干涉——除非真的看到了符合他审美的人。
         他倒也不是好色——上上辈子和留学的时候,他就尝遍了各色美人。
         现在赵煦的阈值有些高了。
         不是那种别具风情有着特点的美人,赵煦没有兴趣。
         回到福宁殿中,石得一已经在等他了。
         赵煦见了,便让冯景在外守护,领着石得一进了福宁殿的寝殿帷幕。
         “大家,臣已经命逻卒们,混进了都亭驿……”石得一低声报告着:“通过和北使的随从打探,基本上已经拿到了四位北使的一些跟脚……”
         便将一撂纸张,恭敬的呈在手中。
         赵煦伸手接过来借着福宁殿里长明的灯光,认真的看了起来。
         耶律琚、王师儒、萧杰、郭昭愿四人的粗略底细和在辽国的大概履历,在赵煦面前呈现出来。
         赵煦看着,露出了微笑。
         “善!”他放下文书,赞道:“探事司,要再接再厉!”
         “臣明白!”石得一拜道。
         赵煦道:“若有机会,能从使团之中发展一二愿意与我通信、报告之人……那是最好不过!”
         “臣晓得!”石得一低头说道。
         然后,他抬起头,看着赵煦,道:“大家,游师雄已经得旨,超拔为朝奉郎!”
         赵煦微微颔首。
         他是故意在游师雄的告身上不写升官,看看都堂的反应的。
         现在看来,都堂宰执,特别是张璪是懂事的,确实是他的忠臣,知道主动为君分忧、拾遗补缺!
         而且办事很快,半天就除授完毕!
         于是赵煦默默在心里面给张璪加了一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