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龙门回忆录 > 第四十二章 孤岛
         切尔诺伯格/阴
         陈进入了这座半戒严状态的乌萨斯大型移动城市的第一天,与龙门所不同的是,如今的切尔诺伯格并不是一座以经济闻名的城市,以陈对切尔诺伯格的城市面貌的推断来看,切城的经济状况并不好,宛如一个重病的巨人,或许曾经也一度繁荣,不然如此密集的工厂旧址和城市建设从何而来,只是这二十多年来,那些曾经的繁华都成为了过眼云烟。
         不清楚当局的掌权者对这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规划,但在二十多年前,以前切尔诺伯格城主鲍里斯为首的政府集团在旧城基础上新建立的能源城市,切尔诺伯格已放弃了曾经的发展方向。
         这座城市向来在第三集团军的管辖区域之内,远离南方城市群与圣骏堡经济政治中心为切尔诺伯格的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一座位于主战派掌控的第三季集团军的城市必然因为帝国议会派系斗争的波及而遭到严密监视。
         在乌萨斯漫长的战争史上流传过这么一首歌谣。
         “五组盾卫可以屠戮一队骑士。”
         “四个内卫可以席卷一座聚落。”
         “三名温迪戈可以征服一座小城。”
         “两支集团军可以摧毁一方公国。”
         “一位君王可以搅乱一片大地。”
         彼时天空是阴沉的,陈从来没有向现在一样觉得,原来战争离她这么近,从她离开龙门进入乌萨斯后,这一路所见所闻,无不在向她展示着乌萨斯和乌萨斯的国民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以及他们藏在骨子中的战争思想。
         从进入切尔诺伯格来,陈晖洁的心情就愈发严肃,车窗外驶过切尔诺伯格的街区大道,沿途军警与龙门近卫局对市民的态度完全不同,乌萨斯对她的国民要更为严苛,而这种严苛不分感染者与非感染者,放在感染者身上,便远远不是严苛两个字所能形容。
         这只是陈对切尔诺伯格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也在间接展示地处北方,自然环境恶劣的乌萨斯以及她的人民在当前环境下所体现出的整体的民族风貌。
         强硬与刚健。
         如果说在维多利亚的留学让陈见识到了维多利亚人的厚重的文化以及推崇的绅士风格和小小的风趣幽默,那么乌萨斯这个民族和国家便远远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他们的文化和历史同样厚重绵长,但他们却更加的强硬与直白。
         乌萨斯人似乎都不喜欢弯弯绕绕。
         这点陈很赞同,或许是因为作为龙门人的缘故,虽然在赞同的同时,但陈难免还是会觉得不适应,觉得有一种难言的压抑感。
         也许乌萨斯人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并不是说在于其他国家的对比上乌萨斯人便饱受压迫和欺凌,而是大部分乌萨斯人已经习惯了生活在这种氛围内。
         她最终没有进入上城区。
         陈很清楚作为一名感染者和外来人员,住在上城区会给她带来太多不便也容易引发问题,好在苏离提供的身份信息很完善,而普通的家庭旅馆并不需要严查证件,换做是在龙门,陈晖洁现在的行为与偷渡和间谍无疑。
         切城官方有无数种理由将她逮捕并关押进切尔诺伯格警备局的大牢,然而作为龙门的高级警司,陈很清楚,警方对于相关人员和案件的排查力度与流程。
         在龙门,近卫局所面对最棘手的犯罪嫌疑人大抵都是其他国家从事军警方面的外流人员,在政府和武力机关内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他们很容易利用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和工作中的经验给近卫局造成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难题。
         同样,如今的陈也成为了这类问题人员的其中之一。
         她并没有任何攻击或者给这座乌萨斯城市造成任何损失的危险想法,只是作为一名非法从龙门逃离的前近卫局高级警员,以她的身份一旦被切尔诺伯格警方得知,在当前局势下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和风险。
         陈没有太多精力去处理这些。
         她将载具寄放在旅馆店主的停车房内,在缴纳了相应的费用后,陈晖洁暂时以哥伦比亚旅客的身份在切尔诺伯格有了一处容身之所。
         但这只是个开始。
         虽然经济的发展已经呈现萎缩趋势,但切尔诺伯格依然是乌萨斯东南重镇之一,曾经的繁荣和发展留下的痕迹使得它依旧有着不逊于任何大型移动城市的体量,尽管其中很多区域已经被废弃,原本的合作者们也纷纷离开,可对于陈晖洁而言,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在如此庞大的一座城市找到一个人或者一群人依旧是个不小的难题。
         在切尔诺伯格中,陈认识且唯一认识的人只有塔露拉,况且她还不能确定塔露拉如今是否还在这座城市内,从旅馆的窗外往外望去。
         灰蒙蒙的天空下,切尔诺伯格的城市建筑屋檐犄角此起彼伏,由于恶劣的天气和寒冷气候影响,乌萨斯的建筑大多都很宽大,经济影响着这座城市的面容,以至于目光所及的街道和景物都带着一种老旧的年代感。
         或许上城区并非如此,但以陈的眼光而言,除非切尔诺伯格的发展政策极度不平衡,不然作为中城区即使与上城有所差距,也不该如何明显。
         陈对切尔诺伯格的未来并不看好,她似乎在这里看到了龙门贫民区才有的一种特质,然而和龙门的贫民区相比,至少切尔诺伯格中城区的人还能算是这座城市的一份子。
         陈将赤霄留在了旅馆内。
         午后,在草草结束了来切城的第一顿午饭后,陈离开了中城区。
         她要去切尔诺伯格的工业区,从与旅馆老板的闲聊中,陈大体得知了这座城市内在市民眼中感染者最可能聚集的地方,虽然在谈论这点时,旅馆主人的态度显得并不友好,陈也并没有展露出太多关心的想法。
         只是以一名外来旅客的位置,适当的问出了一些看似无关紧要又有些一知半解的问题,比如乌萨斯人真的对感染者很排斥。
         在乌萨斯,如果是当地的市民轻易展露出对感染者太过关心的表现而引起怀疑,大抵离军警找上门就不晚了。
         乌萨斯人对感染者的态度大体一致,究其根本原因,或许是因为帝国政府在面对这一问题上一向所展现出的严苛高压影响了乌萨斯人民对于感染者的看法。
         当然并不排斥其中一部分对此漠不关心,一部分乌萨斯对乌萨斯的感染者抱有一定程度上的同情。
         到访乌萨斯的外来人员,也大多会提及起乌萨斯的感染者问题,浅尝即止。
         如果想找一群人的下落,而又无从向当地的市民寻求线索,那么前往事发地点是最好的选择之一,相当一部分犯罪嫌疑人也通常会有回到案发现场的习惯。
         这一习惯放在整合运动和感染者身上或许并不准确,但留在切尔诺伯格的感染者和整合运动成员并不安全,他们必然会时刻关注乌萨斯政府的动向,收集信息,以便能掌握一定程度的主动权,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在自身情况处于威胁时,都会理所当然寻求逃离办法,任何犯罪行为人只要实施犯罪,就必然会留下一些痕迹,而找到这些的最好办法,就是回到案发现场。
         在陈看来,假使有整合运动的人躲藏在切尔诺伯格,他们大部分人员继续留在案发现场及其附近的可能性也极小,但以切尔诺伯格人对感染者的态度与敏感的局势,在其他城区他们被发现的可能性却会更高。
         更大的可能性是他们依然潜藏在那片区域的某个位置,而在靠近案发现场的地方,为了掌控乌萨斯军警方面的动向,他们也会派出少部分人在工业区内充当眼线。
         逆向推理的思维,从逮捕者到逃匿者中间其实是并没有任何矛盾的。
         陈得庆幸在龙门和维多利亚的学习让她拥有了这方面的学识和能力,而在龙门近卫局的工作累积下来的经验,让她作为一名外来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判断出局势,知道此时的自己该做什么,找准方向。
         乌萨斯东南边境
         上午9:40分
         塔露拉看了一眼腕表上的时间,放下手腕。
         夜色与山林阻碍了乌萨斯人搜索他们的痕迹,但天明后乌萨斯部队却会以远超他们的行军速度迅速缩短这段距离。
         塔露拉毫不怀疑跟在他们身后的乌萨斯人已经从他们的撤离方向和速度推测出了他们的目的,不然他们不会追的如此之紧。
         在切尔诺伯格的行动引起了驻切城外围的第三集团军的注意,在当下能跟上这支感染者的队伍的也只有乌萨斯正规集团军训练出来的士兵,最有可能的是第三集团军中的小股突击手与骑兵组成的混编部队。
         如果在刚撤离的时候,他们尚有能力和身后的追击部队打一场,那么经过两天两夜的撤离后,他们已经丧失了这股能力,而在当时他们如果留下来正面对敌,乌萨斯的其余部队会很轻易将他们围剿在战场上。
         当时的决断并没有任何失误。
         乌萨斯追击部队的状态同样很差,连续两天的遭遇战和阻击,双方都有损失,虽然感染者的损失比乌萨斯人要大,但两者同样没有任何补给,坏消息是乌萨斯追击部队可能会有援兵,而感染者这边,暂时没有任何增援。
         第三集团军不可能为了一场没有造成任何重大损失的袭击而对一群感染者大动干戈,所以他们如今派出的队伍很可能只是第三集团中的小股部队,半个中队,不然他们也走不了这么远。
         这三天来双方之间交手累积的仇怨已经足够感染者队伍身后的乌萨斯部队誓要将他们清除在乌萨斯的国土之上。
         “我们距离炎国边境还有多远?”
         塔露拉问随行的感染者战士,很快在感染者战士的呼喊下,他们从包内找出了地图,详细的比对后,战士将地图展开在塔露拉面前。
         “快了,翻过前面的丘陵就到了炎国边境,推测还有大概四十公里的路程。”
         “四十公里……”
         塔露拉望着队伍的方向,所有人都筋疲力尽,带着轻重不一的伤势,她的视线落在面前的通讯兵上,对方难以掩饰脸上的疲惫和干裂的嘴唇。
         “以我们现在的速度,四十公里最少也要5到6个小时……”
         传令兵欲言又止,现今情况下,他们的处境不容乐观。
         “乌萨斯的部队很可能已经推测出了我们的行进方向和意图,最后这四十公里,他们肯定不会让我们顺顺利利走下去。”塔露拉摇了摇头,又问:“霜星和雪怪现在在什么位置?”
         “队伍后方。”
         “传令队伍,暂时原地休息十分钟,带我去见霜星。”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