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三百五十七章:出海!五十艘海军战船齐射!
         闽县府衙。
         后宅。
         徐辉祖书房。
         朱棣抵达后,就再次征用了这里。
         临近天黑。
         各方拜见的人,总算陆陆续续都离开了。
         朱棣伸了个懒腰。
         刚从书房内走出,沈至像是掐着时间,找来。
         “殿下,没打搅你吧?”
         朱棣笑着点了点沈至,“抵达后,就在书房坐了半天,我们就在院子里说吧。”
         沈至笑笑点头,“其实我是受人之托而来,福建、江浙地方的豪强,听闻殿下带着观摩团抵达闽县,都悄悄跑来,希望殿下给个机会,能跟随殿下一起去鸡笼屿看看。”
         “蒋大人已经在鸡笼屿最好的地段,建立起了一批商铺、货仓,现在正缺少买主,带他们去,或许能赚一笔钱。”
         ……
         朱棣认真听着。
         略微有些诧异。
         鸡笼屿很多商铺、货仓的确还处于闲置。
         除了少数几个与大燕商行十分交好的豪强、商贾,准许在鸡笼屿开设商铺、货仓外。
         鸡笼屿尚未对外开放。
         可是……
         “他们不怕与我走的太近,给自身带来麻烦吗?”
         说实话,他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想去鸡笼屿。
         敢于过分靠近他。
         “殿下,是人就逐利,这一年,第一批跟随殿下搞雇工身股制,搞海贸的人,挣了钱,其他人都羡慕眼红呢!”
         沈至笑说回答同时。
         余光偷偷窥探朱棣。
         其实不止逐财富之利。
         自从殿下来福后,很多人都在暗暗关注着。
         殿下显然没有真正意识到,来福两年,所做之事,给人们带来的震动。
         很多人现在不止想跟着殿下赚钱。
         还想投资殿下!
         他经常和这些人打交道,十分清楚这些人的心态转变。
         他担心殿下顾虑朝中、顾虑太子,疏远这些人,所以没有提及。
         倒不是,他想让殿下,将来争储夺嫡。
         在大明,在中原折腾有什么意思。
         殿下的雄才伟略,应该用于对外!
         用于大海军!
         大海贸!
         这些人的财力,刚好可以为殿下所用。
         海贸产生的庞大利益,他就不信朝廷不动心。
         只要殿下肃清四海,朝廷开海禁的可能很大。
         到时候,沿海这些豪强商贾的财富,都可以成为发展大海军、大海贸的本钱!
         朱棣略微琢磨衡量,片刻后,点头:“行吧,他们想去看看,就一起去,不过你和俞靖商量一下,确保咱们出海的船只够用。”
         反正他现在也是大哥的磨刀石,声势大点,磨刀作用更好。
         ‘早准备好了!’
         沈至激动握拳,暗暗腹语。
         早在豪强商贾云集闽县时,他就和俞靖商议了此事,并且提前做了准备。
         朱棣一眼就看穿了沈至,笑笑……
         ……
         于此同时。
         观摩团下榻处。
         张三丰和宋濂对弈。
         张三丰见宋濂情绪凝重,一边落子,一边含笑询问:“景濂兄怎么了?”
         宋濂许久没有回复。
         直到落子后,抬头,紧盯张三丰,“真人要投效燕王?”
         这一路看来。
         触动很大。
         压力也很大。
         太子这个兄弟太优秀了!
         如果陛下和皇后不在,有朝一日,朝廷把朱四郎逼反,谁能压制?
         思来想去。
         他竟然悲观发现。
         以现在的形势,即便太子爷,也未必能赢!
         燕王当初放弃就藩,如今看来,这人很聪明。
         若他就藩,做出今时今日这些事情。
         恐怕就连陛下都会心生警惕。
         可现在的情况是,经过洪武九年、洪武十年的监视、观察,陛下十分信任,十分疼爱朱四郎。
         朱四郎在陛下心中地位。
         很多人直言,不输太子!
         “真人目光如炬,能否为我分析,燕王洪武九年拒绝封藩,是不是以进为退?”
         如今,陛下宠爱纵容。
         朱四郎才能卓越。
         如此发展下去。
         若将反意藏于最深处……
         他真不敢往下想了。
         张三丰满脸错愕抬头。
         燕王洪武九年所做之事,早已天下皆知。
         没想到,宋濂观摩福建发展后,竟然如此解读洪武九年之事。
         恐惧!
         这是恐惧造成的!
         张三丰表情渐变凝重,宋濂这样想,大明朝其他人会不会也这样想?
         “老道并非效力燕王,只是燕王所做之事,有利于苍生,老道略尽绵薄之力。”
         他得先把这个问题说明白。
         不然,只会给这位王爷,带来麻烦。
         随即继续道:“老道观燕王确无争储夺嫡之心,你们身为太子的支持者,也切勿失去本该有的定力,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朱棣没有争储夺嫡之心。
         可如果逼人太甚、欺人太甚。
         那可就难说了!
         ……
         “朱四郎的发展势头太猛了!”
         不远处的房舍内。
         黄子澄脸色苍白,对着其他人喃呢。
         此刻,他还记得,朱四郎入闽县时,闽县百姓夹道欢迎,山呼千岁的一幕。
         光百姓也就罢了。
         云集而来的豪强、商贾太多太多了!
         而在福建各地参观,百姓盛赞声也不绝于耳。
         仿佛,福建人已经忘记他们是朝廷的臣民!
         最可怕,朱四郎这一切,不是吹嘘出来的。
         历史上,多少所谓贤王,其实,那都是刻意塑造吹嘘出来的。
         可朱四郎,是实打实,凭才能干出来的。
         朱四郎花了一年时间搞乡土村社,然后就坐镇东番宏观遥控,把福建乡土村社搞得生机勃勃。
         农村百业得到了极大刺激。
         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渔业为代表的农业。
         刺绣、竹编、木匠、铁匠、纺织为代表的手工业。
         ……
         等等一系列,给人造成的冲击太大太大了。
         观摩中,询问朱四郎如何搞后,才明白,他全面铺开搞,为何却差点被当地百姓驱逐赶走。
         众人全都沉默。
         福建的变化,压得所有人喘不过气来。
         “我打听过了,据说,今年福建海贸商税已经增加到了六十万两白银!”
         “这还只是福建,大家所看到的,只是朱四郎文治,朱四郎最擅长的武略方面呢?”
         黄子澄看向众人。
         他都不敢去鸡笼屿了。
         害怕看到更加难以接受的一幕。
         咳咳……
         沉默中,方孝孺轻咳一声,目光环视众人,严肃道:“首先,燕王愿意毫无保留让我们看,让我们问,让我们学,就证明了燕王的诚意……”
         大伙儿越看越沉重,对未来越担忧。
         他能理解。
         但这种压力,应该变成积极学习追赶的动力。
         绝不能像刺猬,因为燕王做的好,就更加敌视燕王,同时充满攻击性针对燕王。
         这绝对是最愚蠢的行为。
         人家夫妇本不想反。
         都会因为他们这种愚蠢行为逼反。
         ……
         方孝孺说到最后,看着众人,“诸位同僚,我承认,我和燕王夫妇交往密切,对他们夫妇很有好感,但我所说,也全都是为了太子爷考虑,只有我们自己做好,我们才足够自信,辅佐太子,面对这么优秀的燕王。”
         ……
         方孝孺话音落下后,铁铉、盛庸纷纷附和。
         “不错!”
         “我赞同希直兄所言!”
         “人家燕王对我们的确释放了足够的善意,我们与其想着敌视人家,不如见贤思齐,努力让自身变得更优秀!”
         “文治咱们努力,武略有永昌侯、西平侯,我们这么多人努力,一定能辅佐太子爷,把大明建设好!”
         ……
         黄子澄张了张嘴。
         他们人多。
         可现在,也有越来越多人,汇聚在朱四郎身边!
         云集闽县的豪强商贾,就是最好证明。
         不过,此刻唱反调又能如何。
         眼下,陛下十分信任朱四郎。
         这种情况,谁能奈何朱四郎。
         就是太子爷,现在能公然打压朱四郎,剪除朱四郎吗?
         或许,只有等太子爷登基后,及早剪除朱四郎这个隐患。
         至少要予以遏制!
         至少,那个时候,朱四郎无法在大明境内,邀买人心了。
         ……
         翌日。
         金陵。
         “听说了吗,今年福建的海贸税收已经达到六十万两了!”
         “嘶!真的?”
         “这还能有假!”
         “据说,福建田赋也出现了增长,只是增长还比较小,福建右布政使回朝述职说了,明年福建要批准三千个乡土村社……”
         ……
         今年,叶茂等着去鸡笼屿,没有回朝。
         右布政使回朝,带回的消息,瞬间点燃整个金陵。
         六十万两海贸税收,实在有点多了。
         几乎达到了福建田税三分之二!
         ……
         皇宫。
         汤和笑着把锦衣卫送回的信报放回御案前,惋惜道:“臣回来的晚了些,当初就想去土桥村看看,没去成,这回,又误过了观摩福建,观摩老四搞出来的这支新军。”
         朱元璋嘴角都快咧到耳根,笑着拍了拍密奏,“有机会的,蓝玉他们回来讲述不尽兴,等标儿北征灭元时,老四会带着他陆军第一镇回朝助战……”
         说实话。
         没人比他更迫切,想看看这支新军。
         俞靖那小子。
         不时给昔日水师同僚写信,吹嘘什么大海军。
         什么老四回朝助战时,他要驾驶海军战舰,从海上,送老四直接进入秦淮河登陆金陵地界。
         他很迫切,想看看,把这个混账儿子,派去福建搞几年,到底能给他带来多么大惊喜。
         “这次叫你回来,就是想和你说说北征灭元之事……”
         近几年,大明的发展势头很好。
         且各地风调雨顺。
         等蓝玉、沐英等人从福建观摩回来。
         朝廷就要加快北征灭元的准备了。
         如果老四的新军,真的比大明现在的军队更优秀,全面整编不现实。
         但也要整编出几支样板。
         将来拉到战场上,用实战检验。
         ……
         汤和认真听着。
         他能感受到,朱皇帝现在蓬勃的自信。
         对于他辅佐太子北征灭元,也一点儿不奇怪。
         陛下一定会给太子,筹备一个最强武将团!
         这一战,将会是大明开国以来,最宏大的战争……
         不!
         是从元末战乱以来,最宏大的战争。
         ……
         就当朱元璋与汤和说着北征灭元事宜时。
         闽江入海口处。
         数十艘战船浩浩荡荡驶入海面。
         观摩团众人,随朱棣乘坐拥有十二门铁炮的临时旗舰。
         俞靖带着众人参观,乐的合不拢嘴,炫耀式介绍道:“这是我们鸡笼屿火器工坊自己铸造的铁炮,重两百市斤,可以发射两寸铁弹,也可以发射铁砂,射程暂时有点短,只有五百步,战船如果被铁弹击中……”
         俞同渊摸着黑漆漆冰冷的铁炮,看着他这个次子。
         耿瑄想娶燕王的学生,耿家都百般阻拦。
         也不知,他们俞家有人效忠燕王,将来会为俞家带来什么波折。
         他看得出,他这儿子,是真的被燕王折服了。
         将来若是燕王和大明反目成仇。
         俞靖也不会背叛燕王。
         “俞靖,你别光说不练,放几炮给我们瞧瞧!”蓝玉笑着激将。
         火炮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但把火炮直接装到战船上。
         他还是第一次见。
         和陈友谅打水战那会儿,就是投石车远攻,靠近后,箭射、火铳攻击,然后就是接帮战。
         俞靖笑道:“蓝叔,那我得请示殿下,看看能不能给大伙儿搞个五十艘战船,一字排开齐射。”
         “那还啰嗦什么,还不快去!”沐英笑骂,迫不及待催促。
         俞靖小跑离开。
         片刻后,和朱棣返回。
         朱棣看着众人笑道:“听说大家想看看海军战船齐射,俞靖,给各舰发布命令。”
         “是!”
         俞靖立正领命后。
         转身就走,小声嘀咕道:“终于轮到我显摆了,给你们看看,大海军雏形的威力!”
         沐英、蓝玉等人,随即就注意到,一名同样身穿分体式军服的海军将士,像只猴子,麻溜的爬到桅杆上方。
         先吹响号角,吸引各战船指挥注意。
         然后拿出三色令旗开始打出旗语。
         接着,众人就看到了震惊人的一幕……
         原本平铺在海面的战船,在接到命令后,有的开始满帆加速,有的开始降帆减速,不过半柱香时间,五十艘战船就一字长蛇阵,宛若一条黑龙,横亘在海面上。
         各战舰调整风帆,保持基本一样的速度。
         蓝玉看俞同渊满脸震惊、凝重,好奇询问:“如何?操船技术比咱们大明水师,孰强孰弱?”
         俞同渊回神,苦笑低语,“强了不止一点半点。”
         “王爷,各舰调整完毕,可以发射,请王爷下令!”就在此时,俞靖的铿锵声,打断众人思绪,惊醒众人。
         这章有点短了,明天一定写两个大章。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