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三百五十八章:朱棣的抱负:以理想之名,横扫四海!
         乘坐其他战舰的豪强商贾,也纷纷从战船各个地方,涌到甲板上。
         嘶!
         亲眼目睹,五十艘战船,半柱香时间,一字排开,纷纷惊呼。
         “操船技术也太好了吧?”
         “这并不奇怪,这支海军的底子,本来就是以朝廷水师和海盗组成,尤其是这群海盗,常年在大海拼搏,活下来的,个个都是好水手!”
         ……
         “太壮观了!这就是五十艘战船列阵迎战的恢弘气象吗?”
         “怎么还不开炮?”
         “是啊,迫不及待想看燕王这支新式海军的威力。”
         ……
         旗舰甲板上。
         所有人更是直勾勾盯着朱棣。
         方孝孺、黄子澄等人对视一眼,眼巴巴盯着,朱棣在福建的文治他们已经见过了。
         此番出海,就是去见识朱四郎的武略。
         虽然鸡笼屿才是重头戏。
         可大家早已经等不及了。
         此刻,正是个窥探冰山一角的好机会。
         自从俞靖开始写信,向昔日同僚炫耀式阐述大海军设想后。
         金陵城就出现了一些不好的流言蜚语。
         比如:燕王朱棣,将来若反大明,大海军从海上,直入秦淮河,兵锋直指金陵芸芸。
         大伙儿更关注东番陆军第一镇。
         不过,对这支新式海军也十分好奇。
         这支海军,真的有力量,冲破大明水师阻击,从海上直入秦淮河,将燕王的陆军兵力,直接投放到金陵城?
         或许,今天就可以看到一丝端倪。
         ……
         徐妙云带着孩子们站在远处。
         所有孩子们,全都崇拜看着朱棣。
         他们没有别的想法,就想看师傅一声令下,战船所有铁炮发射的场景。
         这一年在鸡笼屿的日子。
         俞统制无数次带着大伙儿出海,去鸡笼屿东北面一些小海岛、海礁附近,让大伙儿下达命令,号令将士们演练火炮射击。
         他们都‘指挥过’战舰了。
         可唯独,从未见师傅指挥战舰。
         小雍鸣、小祈婳被徐妙云牵着手站着。
         两小家伙已经三岁了。
         她同时间,都抱不动两小家伙了。
         小祈婳感觉气氛不一样,好奇抬头,“娘亲,你们为什么都看着阿爹?”
         徐妙云含笑低头,刚要说话,就见小雍鸣盯着朱棣看的入神,不由莞尔一笑,低语:“等会阿爹下令,所有战船都要开炮。”
         说着,扭头让明霞帮忙,把两个小家伙抱起来,捂住耳朵。
         “明霞姑姑,我不怕……”
         明霞要给小雍鸣捂耳朵时,小家伙突然挣扎反抗。
         声音有点大。
         众人被惊动。
         齐齐看来。
         朱棣也向后看来。
         小雍鸣见朱棣看来,顿时向朱棣伸手。
         朱棣笑着叮嘱众人:“大家都找东西抓紧,火炮齐射,船体起伏会十分剧烈。”
         说话同时,快步向徐妙云走去。
         从明霞怀中接过小雍鸣。
         又看向小祈婳,“要不要阿爹抱你去船边?”
         往日,这小棉袄最是调皮捣蛋,兄妹二人好像性子生反了。
         祈婳女孩子调皮捣蛋。
         雍鸣男孩子反而整日里文文静静。
         此刻,小调皮蛋两只小手紧紧搂着徐妙云脖子,依偎在徐妙云怀中,连连摇头。
         朱棣笑笑,抱着小雍鸣来到船边。
         众人纷纷无奈翻白眼。
         大伙儿都等着看五十艘战船,齐开火。
         朱四郎倒好,突然开始父慈子孝!
         ‘这么搞,别怪大家默默给你朱四郎送‘祝福’,祈祷你家雍鸣,将来肯定是个讨债鬼!’
         “殿下,可以开始了吗?”俞靖最猴急,凑到朱棣面前,小声询问。
         眼睛却盯着小雍鸣,‘世子啊,看好喽,这就是咱们东番大海军,将来你可一定要把这份家业传承发展好!’
         要不是小雍鸣现在年纪太小。
         带孩子们出海时。
         他肯定首先带上小雍鸣。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再过个四五年,那时世子七八岁。
         他非得把世子培养成一个大海军狂人。
         朱棣瞪了眼俞靖,视线转向其他人,“诸位,都抓好身边可以抓住的东西。”
         声音响起。
         众人顿时精神一震。
         至于抓紧身边东西。
         除了方孝孺、齐泰等人,以及经常坐海船的徐妙云和孩子们。
         蓝玉、沐英、俞同渊、徐达只是不动声色把脚微微分开些。
         “命令!”
         啪!
         朱棣肃然声响起瞬间,俞靖本能下意识立正。
         “舰队左舷火炮准备!”
         “殿下命令,舰队左舷火炮准备!”
         “殿下命令,舰队左舷火炮准备!”
         ……
         声音在甲板上接连传开。
         蓝玉注意到,站在高高桅杆上的传令兵开始挥舞令旗。
         随即,各战船都开始打出旗语回复。
         紧接着,他们所在战舰,以及其他战船甲板都开始忙碌。
         水兵抬着木箱走出来。
         里面有油纸包裹的火药,也有直径两寸的铁弹。
         “甲板火炮装填完毕!”
         “舱内火炮装填完毕!”
         ……
         水兵回复声,有序且铿锵传来。
         紧接着,各战船也开始打旗语回复。
         朱棣看着令兵在桅杆上,不断把各舰旗语传递给他。
         直到令兵停下,当即命令道:“发射!”
         令兵猛地站在桅杆上,猛地麾下红色令旗。
         砰砰砰……
         随即,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
         弹丸发射瞬间,蓝玉等人脸色瞬间大变,第一时间伸手抓住战船围栏。
         整个旗舰,瞬间向右舷方向平推横移数米,剧烈摇晃。
         五十艘战船,左舷同时开火,一百六十颗铁弹高速旋转向海面砸出去。
         落水瞬间。
         五百步外海面上,顿时溅起一道道水柱。
         众人等待开火时,迫不及待。
         可真开火,整个过程,所有人感觉发生在一刹那间。
         水柱已经落下。
         战船还在剧烈颠簸晃动。
         每一艘战船上,都陷入极度安静中。
         将士们满脸骄傲,抬头挺胸。
         豪强商贾们东倒西歪,有人不听劝说,没有牢牢抓住身边扶手,摔得七荤八素,狼狈挣扎起身。
         “这!这!这就是燕王的大海军吗?”
         “太恐怖了,有这样一支海军,四海之上,何人能与燕王为敌?”
         “紧跟燕王准没错!这次去鸡笼屿,说什么都要在鸡笼屿买个商铺,赚钱都是其次!紧跟燕王比赚钱更重要!”
         ……
         商贾们激动热烈议论着。
         旗舰上。
         小雍鸣双手紧紧抱着朱棣脖子,黑豆豆的大眼睛,还盯着弹丸落下的地方。
         朱棣笑着低声询问:“喜不喜欢?”
         历史上,大明财政,被‘他’打仗打到枯竭。
         朱高炽登基后,首先就开始放弃大航海。
         朱瞻基登基后,又放弃安南、塞外大部分疆域,大踏步向长城内撤退。
         这其实是没办法的事情。
         不是他们崽卖爷田不心疼。
         是那个时候的大明,已经无法维持这些向外触手的消耗。
         这些伸到外面很远的触手,因为没有找到一种自给自足,甚至盈利的方式。
         不但不能向外汲取养分反哺大明最根本的中原之地。
         反而还在不断吞噬中原为数不多的财富。
         不砍掉这些触手,早晚,中原内部先无法承受崩溃。
         ……
         现在不同了。
         只要乡土村社建成,大明的商品就会极度繁荣。
         吃的倒还好。
         无论有多少,大明内部肯定都能消化。
         可乡土村社,一个个农村,大量生产的棉纺织品、丝织品就没那么容易消化。
         最终,如果不想内部经济崩溃。
         只能往外走。
         到时候,全民上上下下,都会要求朝廷往外走。
         喜欢守着一亩三分地保守的士绅,也会支持往外走。
         不往外走,堆积的棉纺织品、丝织品在大明内卷,根本卷不动。
         西方对外开拓是为了去外面掠夺寻求财富。
         中原文化,没有这么强的侵略性。
         但过剩的经济,会逼着大明所有人往外走!
         想守住经济利益,武德一定要澎湃。
         大哥和雄英,完全可以利用中原到时候,过剩的产出,向北、向西开疆拓土。
         当然,大哥和雄英的事情,未来他能不能说得上话,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不过,雍鸣是他儿子。
         他可以培养。
         在海上方向,他也想好了。
         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这个理想就是很好的借口。
         十字军以上帝之名,东征。
         成吉思汗以‘长生天之名,大开杀戒。’
         他为什么不能以‘理想之名,横扫四海’?
         当然,他可能玩累了就不玩了。
         但他可以效仿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把‘长生天之名,大开杀戒’注入了儿子们体内。
         他也可以把‘理想之名,横扫四海’注入到自己的儿子们思想中。
         让他们以理想之名,继续横扫四海!
         让他们,乘坐海军战船,指挥着陆军将士。
         把他融入理想之名中的中原文明,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若能成。
         一定会是中原文明,有史以来,最大一次扩张!
         当然,前提是,他和大哥搞好关系。
         他这一脉和大哥一脉搞好关系。
         所以,蓝玉和大哥沐英写信想知道他新军建设情况时。
         他直接邀请他们来观摩。
         观摩团来了后,毫无保留展示给他们看。
         坦诚是他能为这个设想,做出的最大努力。
         剩下的就要父皇、大哥,朝中官员、士绅豪强、商贾、中原所有百姓努力了。
         其实,刚来大明时,他根本没想过这些。
         脱离中枢旋涡。
         只是想过点平凡,小而美的日子。
         搞竞拍包税、乡土村社最初想法,就是想让自己过得好点,乡亲们过得好点。
         后来,父皇折腾个没完没了。
         一步步走到了现在。
         以前,他都是走一步看一步,被动应对各种变化。
         自从父皇暗示,允许他们一家离开大明。
         并且把东番给他,让他折腾。
         他才开始规划设想。
         这些构想,他没有和任何人说。
         或许,妙云察觉出一丝端倪。
         对他第一次,主动设计规划未来,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
         不过,这里面不可控因素太多了。
         他们只能做好自己。
         剩下的……
         朱棣余光看向蓝玉等人。
         完全放开一切,坦诚对待观摩团,他就是希望争取这些人。
         当然,不是让他们效忠他。
         而是,希望将来他们能在中原,成为支持两家这样合作,一起把中原文明扩张到最大极限的中流砥柱。
         他们身居高位,支持这种默契配合。
         他们挡住中原的反对声!
         大明他做不了主,只能这样谋划。
         东番这边,他不担心。
         谁敢忤逆他的意思,就踢出决策圈。
         还不行,就从肉体上铲除。
         总之,他这边,他有自信能管好。
         和他步调、思想不一致的,有多少,他就敢杀多少。
         短短瞬间,朱棣想了很多。
         小雍鸣爬在朱棣怀中,抬头,看着朱棣,“喜欢。”
         朱棣不由笑了。
         蓝玉等人站在附近,终于被雍鸣稚嫩的声音惊醒。
         回神。
         蓝玉、沐英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惊骇、忌惮。
         方孝孺、黄子澄等人,更是脸都白了。
         冲击太大。
         太震撼了!
         火炮在大明军中也有配置。
         只是不多罢了。
         他们这些人,以往待在东宫,也有幸见过东宫卫率演练使用火炮。
         但近两百门火炮,同时在战船,向海面开火的震撼一幕,从未见过。
         这应该只是朱四郎私兵的冰山一角吧?
         观摩团更加沉默了。
         简单恭维朱棣几句。
         众人纷纷找各种借口,回到分配给他们的船舱内。
         俞靖脸上堆满笑,凑到朱棣面前,先看了眼小雍鸣,嘴角顿时向耳根咧开。
         世子刚才说的话,他可听到了!
         不愧是殿下的长子。
         虎父虎子!
         可千万别长歪了。
         “你笑的我家雍鸣都有些害怕,收起来!”朱棣没好气的声音响起。
         嘿嘿……
         俞靖讪笑,伸手摸了摸小雍鸣小脑袋,然后邀功道:“殿下,没给你丢脸吧?你在我们海军的投入,没打水漂吧?瞧瞧我爹他们震惊的模样,他们哪里知道,这才只是开始,咱们海军的威风,还得是交战中才能展现……”
         他现在恨不得马上,绑架观摩团南下,去剿灭选好的那群海盗!
         哼!
         朱棣微哼,脸变冷,“在观摩团面前,收起你的得意洋洋和倨傲,让你展示,是表达咱们的坦诚,不是让你给我招来敌视!去告诉你父亲,朝廷水师造船厂,可以派船工到咱们鸡笼屿船坞,学习战船改造、火炮上舰……”
         这个时候,蓝玉等人,肯定在聊一些,他不方便听的事情。
         他去不合适。
         俞靖很合适。
         俞靖是个聪明人,虽然没有猜到朱棣的更深的打算。
         却也明白朱棣表达的意思。
         深深看了眼。
         啪!
         立正捶胸行礼,“卑职谨记殿下教诲!”
         话罢,转身离开。
         走远一些,转头偷偷看了眼朱棣,小声嘀咕:“殿下做到这种程度,如果朝廷将来还容不下殿下……”
         他第一个不答应!
         徐妙云抱着小祈婳,默默走到朱棣身边,看着起起伏伏的海面,收回视线,看向朱棣,“你已经把该做的,能做的,全都做了,剩下的就交给永昌侯、西平侯等中原朝廷的众人吧。”
         说着,话锋一转,含笑道:“你知道,我这辈子,做的最不后悔的决定是什么吗?”
         朱棣回神,侧头笑问:“是什么?”
         徐妙云看看左右,确定没人后,仰头笑道:“嫁给你啊。”
         朱棣顿时被愉悦,所有乱七八糟忧虑瞬间消失,取笑道:“雍鸣和祈婳能听懂了!”
         雍鸣闭上眼睛。
         听的不太懂。
         但,好像不该听。
         祈婳也听的不太懂,但她懂娘亲的眼神。
         “娘亲,狗腿子,羞羞!”
         “朱祈婳,你再说一遍!”徐妙云‘恼羞成怒’声响起。
         “娘亲羞羞,狗腿子……”
         ……
         徐达,徐辉祖等人在船舷另一侧看着一家四口,全都不由笑了……
         ……
         船舱内。
         俞靖站在他父亲和蓝玉等人的船舱外远处。
         刚才,他看到黄子澄等人进去了。
         所以选择等一等。
         免得这些臭文人说殿下坏话,他忍不住发怒。
         坏了殿下的事情。
         ……
         “越嶲侯,朝廷水军能打得过燕王这支海军吗?”
         狭窄船舱内,黄子澄随着方孝孺等人进入后,就迫不及待询问。
         蓝玉微微皱眉。
         瞥视。
         黄子澄脸无比苍白。
         明显被朱老四海军展现出的澎湃武德吓到了。
         这才只是人家展现的一角罢了。
         还未参观人家的陆军第一镇!
         安排到春节后的海军剿匪实战还早着呢。
         这群读书人,就已经被吓得惊慌失措了。
         海军的战斗力展现,还得在实战中!
         这些读书人,最是无胆!
         “朝廷水军为什么要打燕王的海军!”蓝玉冷冷质问:“你想要表达什么!燕王是陛下的儿子,是太子的手足兄弟,你是在我们面前,挑拨皇家父子、手足之情?”
         俞同渊、沐英、宋濂冷眼旁观。
         方孝孺嘴唇微动,本想替黄子澄解释。
         话到嘴边又懒得说了。
         此番观摩,的确十分震撼。
         可黄子澄的反应实在有些太大了,仿佛,一夕间,燕王就已经成了太子爷的敌人。
         不能因为人家厉害,就恨不得弄死人家。
         这种想法……
         他都不知该说什么。
         但他可以肯定,朝中很多人都有类似黄子澄的想法。
         或许,他也是因和燕王夫妇关系密切。
         了解这对夫妇,所以才能平常心,公正客观看待这件事。
         砰!
         蓝玉见黄子澄不说话,十分气恼,猛地拍案,“说啊!怎么不说了!”
         黄子澄就是个七品县令。
         蓝玉这位永昌侯气势全开,瞬间脑子一片空白。
         齐泰郑重作揖,“永昌侯,我们只是担忧,自从大海军传回金陵,金陵就冒出一股言论……”
         沐英听齐泰有礼有节阐述。
         十分无奈。
         这股言论,他当然也听过。
         什么燕王大海军,带着燕王精锐陆军,可以长驱直入,直抵金陵。
         若任由燕王在大明境内继续笼络人心,彼时,只要燕王拿下金陵,即可统御整个大明。
         这类言论并不泛滥。
         很显然,就连百姓都不相信。
         可黄子澄等人,已经开始担心上了。
         也不能责备他们。
         毕竟,他们也是为太子考虑。
         可他们这种猜忌,会造成太子和老四的隔阂!
         “燕王这么坦诚给我们看,你们担心什么,我可以很肯定告诉你们,只要朝廷说句话,燕王就愿意把他们改装战船的技术教给朝廷……”
         刚才,他们就是和越嶲侯讨论此事。
         朝廷的水师太弱了。
         哪怕朝廷没办法投入巨大财力发展水师,也应该学习燕王,在原有战船基础上进行改装改进。
         小步慢跑就行。
         黄子澄张了张嘴。
         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
         让朱四郎把改装技术教给朝廷是应该的。
         朝廷也应该限制朱四郎的海军。
         朱四郎用得着两百艘战船吗?
         把现在改装好的五十艘转交给朝廷,才是朱四郎身为儿子、臣子应该做的事情。
         毕竟,朱四郎有现在的发展,朝廷也予以了很多支持。
         让他回报一点,很正常吧?
         不过,看样子,这里这些人,支持他的不多。
         这种想法,只能回朝后再谈。
         朝中肯定有很多人支持他!
         咚咚咚!
         就在此时,敲门声响起。
         “卑职燕王麾下,海军统制俞靖求见!”俞靖冷硬的声音响起。
         蓝玉狠狠瞪了眼黄子澄。
         从俞靖声音,他就能判断。
         俞靖肯定听到了一些。
         也是,刚才他生气之下,声音那么大。
         这船舱根本不隔音。
         人家不想听也不行。
         方孝孺得到蓝玉示意,忙转身开门,做一请的手势,“俞统制,请。”
         “不了。”俞靖挤出一丝笑容,看向俞同渊,“越嶲侯,卑职奉殿下之命,转告越嶲侯,如果朝廷愿意,可以派遣船工来鸡笼屿造船厂学习战船改造技术,殿下想直接派人回去,可我们鸡笼屿造船厂人手太少了,回去一批人,鸡笼屿这边就无法运转了……”
         俞同渊听俞靖一口一个越嶲侯,唇角抽抽。
         等俞靖说完后,努力挤出一丝笑容,“知道了!朝廷肯定愿意派遣船工去鸡笼屿学习。”
         “卑职告辞!”
         俞靖大踏步离开。
         他本不想如此。
         可这群人太过分了。
         真以为殿下没脾气?
         沐英目视俞靖离开后,收回视线,看向黄子澄等人,“看到燕王的态度了吧?接下来,到了鸡笼屿,我们大概率还会看到很多,令我们冲击很大的事物,如果你们再有人,表露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论,别怪我和永昌侯不客气!”
         黄子澄灰溜溜离开。
         方孝孺作揖后,带着众人离开。
         房间只剩四人后,蓝玉看向俞同渊,取笑道:“老俞,你们家俞靖有个性!”
         哈哈……
         爽朗大笑声响起。
         就是宋濂都忍不住笑了。
         俞同渊唇角直抽搐,笑道:“他可别回家,等他送王爷回南京,只要回家,我非得动家法!”
         太气人了。
         摆明了,一副要和他这个当父亲的,划清界限。
         蓝玉笑着。
         眼底闪过一抹忧虑。
         俞靖不是个例。
         代表着,朱老四麾下人的态度。
         他们并不反对朱老四对朝廷好。
         可如果往后,类似黄子澄这样的事情多了。
         主辱臣死!
         这群人,绝不会看着大明,一而再,再而三让朱老四受委屈!
         俞靖尚且如此。
         陆军第一镇统制谭渊、标统张武这些人,和大明的关系更淡薄!
         他们或许感恩陛下。
         但对太子绝对没感念!
         当然,他到不担心这些人。
         只要朱老四在,朱老四对朝廷的态度不变,这些人就翻不起大浪。
         可他担心朝中。
         黄子澄这样的人太多了。
         想他当初,不也是如此嘛?
         ……
         在观摩团心事重重中。
         两日后。
         呜呜呜……
         号角声接连响起。
         蓝玉等人吐得稀里糊涂,听到号角声时,怀着好奇,颠颠撞撞从船舱走出。
         “怎么了?”
         “是不是遇上海盗了?”
         ……
         蓝玉走出船舱,第一时间看到了俞同渊。
         俞同渊到底是水师将领。
         哪怕内陆江河湖泊无法和海面颠簸相比。
         可俞同渊适应性也很快,并未晕船。
         见到蓝玉时,笑道:“到鸡笼屿了,我刚准备去叫你们,没想到你们出来了。”
         蓝玉等人,顺着俞同渊手指方向看去……
         高高的瞭望塔。
         两山中间。
         一片湛蓝海湾映入眼帘……
         接近七千字!
         之前,大家一直说这本书缺少主线,因为那个时候,按照人物性格设置,确实就是没有太大野心抱负,写到这里,朱棣的第一个政治抱负,终于水到渠成能展露出来了。
         这章应该够量大管饱吧?能不能厚着脸皮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下一章时间算,应该能写四千多字,争取五千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