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百七十六章:世界聆听燕藩军靴响动的时代到来!
         “我的船啊!”
         胡汉三亲眼目睹,自己的商船,相继被十几颗燕藩海军产出的火炮炮弹打击下,龙骨断裂,船体裂为两段,沉入海湾后,肉疼大喊一声,脸色苍白跌坐在地上。
         那些该死的船工,竟然在燕藩海军,校正火炮的时候,不做任何抵抗,丢下他的船,乘坐海船携带的小舢板,撤离到火炮打击区外,当起了看热闹的旁观者!
         为什么,同样是中原人。
         这些底层愚民,在中原就各个偷奸耍滑,不爱惜东西。
         出海后,成了燕藩子民,一个个就都变了性!
         他见过燕藩那些海商船上的船工。
         可勤快了。
         海上航行期间,都天天擦拭甲板。
         把上漆的甲板,擦拭的油光水滑。
         若是在港口停泊,那些船工更加卖力了,休息时间,几乎整天都在保养船只。
         反观他们中原海商船上的船工。
         一个个能坐着,绝不站着。
         做起事情来,推三阻四磨洋工。
         只要没人盯着,保管想尽各种办法偷懒,或者,悄悄顺一些,船上的小物件。
         大明海商和燕藩海商有什么区别。
         也就是燕藩海商,搞那些让人厌恶的狗屁雇工身股制。
         可船是他花钱买的,凭什么给这些该死卑贱种身股。
         他给这些卑贱种发薪酬,让他们能养活家人,吃口饱饭,对他们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这些卑贱种,怎么就不知道人应该怀有感恩之心!
         ……
         他这艘海船,即便胡惟庸帮忙,都花了一万两白花花的银子。
         船上还有价值一万两的货物。
         ……
         此刻,一艘艘海船,在炮声响起,随着船工第一时间乘坐舢板逃离,成为漂浮在海面的棺材靶子。
         随着一艘艘海船,被击毁沉没。
         类似胡汉三,满脸肉疼,宛若死了亲爹亲娘,跌坐在码头上的大名海商越来越多。
         负责监督码头‘倭国叛乱罪人’的武士浪人,并未撤离,反而驱使着‘叛乱罪人’试图集结。
         “你们这些该死的罪人,到了你们为天皇赎罪的时候了!”
         “再敢跑,死啦死啦的!”
         ……
         可这些因为倭皇之死,对小早川集团产生质疑,动摇,没有跟随小早川向鹿儿岛撤退的‘叛乱罪人’。
         经历了留下来后的劫难。
         此刻,天皇在这些人心中的影响力,完全消失了。
         面对武士浪人的驱赶,有人开始反抗,更多人四散向远处逃跑。
         数百武士浪人,根本无法弹压数千人。
         ……
         “一分钟五发,平均每十次射击,有一次能击中目标。”蓝玉用望远镜往混乱的码头扫了一下,扭头看向俞同渊,“俞统制,朝廷水师,能做到这种射速以及命准率吗?”
         俞同渊苦笑摇头,“朝廷水师,一分钟最多可以打出三发,平均每三十次射击,能击中目标。”
         瞿能看的津津有味,听到俞同渊的回答时,也顾不上看了,惊讶扭头:“俞叔,怎么差距这么大?我们陆军虽然训练不够频繁,战斗意志没有燕王陆军高,射速、命准率也比不上燕藩陆军,但我们的差距,可没有差这么大!怎么水师差距如此大?”
         俞同渊看着朝廷这边,朱樉、蓝玉等人,都齐齐看着他,满嘴苦涩:“海军、水师和你们陆军不同,就好比现在的炮击吧,伱们是不是觉得,那些海船都停泊着,并且个头这么大,射击固定靶很容易?”
         众人下意识点头。
         俞同渊摇了摇头,“你们忽略了,咱们脚下的战船正在运动中,不但在向前运动,海面每时每刻的起伏,都是没有规律的。”
         “相较于陆军炮兵,海军炮兵更需要那种无法解释,玄之又玄的感觉,而这种感觉,需要对大海无比熟悉,就好像大海中的鱼儿,每一刻,都能根据海水环境变化,进行调整,这需要长时间的海上远航训练,同时,还需要大量的炮击训练。”
         经费问题!
         众人黯然。
         ……
         再清除掉海湾的海商商船后。
         第一艘游轮径直向码头靠去。
         嘟嘟嘟!
         一名营管带,奋力吹着挂在脖子上的哨子,站在自己营兄弟面前,指着码头,大声训话:“马上就要下船,登上倭国土地了,告诉我,我们来倭国是做什么!”
         “改造世界,让所有如我们一样穷苦出身的人,过上好日子!”铿锵齐声呐喊声,从这艘游轮甲板上,冲霄直起。
         管带满意点头,脸上露出自豪之色。
         手不由握住腰间的指挥剑。
         锵!
         拔出指挥剑,笔直举剑于面前。
         管带视线落在剑身上的刻着的一行字上:燕藩军人,为守护理想而生,为推行理想而奋斗不息!
         剑这种冷兵器。
         对于他们燕藩这种,完全装备热武器的新式军队来说,用处已经不大了。
         战场上,他宁愿插上铳剑,用军中拼刺术杀敌。
         都不愿意用刀、用剑。
         哪怕,这口宝剑,是用价格极其昂贵的钢锻造而成。
         但他十分珍惜这把剑。
         这种由王爷,亲自授予每一个营级以上指挥官的指挥剑。
         就是他们这支军队的脊梁骨。
         也是他们这支军队,存在的法统基石。
         就如上面,王爷亲口说的这句话:燕藩军人,为守护理想而生!为推行理想而奋斗不惜!
         任何妄图颠覆他们燕藩现行政体制度的人,都是他们燕藩军人的敌人!
         而他们,在守护燕藩现行政体制度的同时,也要用手中枪炮,将燕藩的理想,推及天下!
         啪!
         下船的踏板重重碰撞码头的声音,将这名营管带的思绪拉回来。
         看着自己营的兄弟们。
         唰一下,挥剑,剑尖直指码头,大喊:“燕藩军人,为守护理想而生!为推行理想而奋斗不惜!”
         “出发!”
         “我们燕藩军人,军靴踩踏之地,所有旧有的一切,都将在我们的枪炮中灰飞烟灭!”
         ……
         嗒嗒嗒……
         “燕藩军人,为守护理想而生!为推行理想而奋斗不惜!”
         ……
         装备燧发枪的陆军试验营将士,举着已经装填好火药、弹丸的燧发枪,踩出整齐的步点,铿锵声冲霄而起,开始下船。
         朱允炆目视这一营将士,耳闻铿锵声,脸色无比苍白。
         之前看到的燕藩陆军,充其量只是承平时期的陆军。
         而这一刻,他终于看到了战争状态下的燕藩陆军!
         “大哥,朝廷所谓百万新军,相交四叔燕藩陆军,差太远了!”
         雄英闻声,放下望远镜,含笑扭头看着满脸激动潮红,感慨的朱允熞,问道:“那你说说,其中差距到底是什么?”
         朱允熞本就因激动潮红的脸,瞬间一片通红,抓耳挠腮思考这个问题。
         他能感受到四叔燕藩陆军很强大。
         但区别在哪儿,差距在哪儿。
         他却看不透。
         ……
         “燕王燕藩陆军,武装到牙齿了!”
         不远处,瞿能举着望远镜面色凝重,羡慕看着,感慨道:“不光是装备,更主要是思想!这里面的每一个将士,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心中信念,都坚定认为,自己所做之事,是一场光荣而伟大的正义事业,精神力量的恐怖比武器装备的先进,更加恐怖!”
         蓝玉等人不由微微点头。
         丘福举着望远镜,看着一艘艘运兵船只靠近,一营营在整齐步点声中,发出铿锵呼喊声,走下码头。
         补充道:“现在就看他们在倭国,异国他乡的实际表现了,一支用正义信念武装出来的军队,也必然要拥有,在无论任何逆境下,坚持正义信念的坚韧之心,若是能在行动上,和思想信念保持一致高度,这样的军队,没有人能够摧垮!”
         ……
         就在众人议论中。
         一直站在甲板另一侧,指挥登陆的朱棣,带着俞靖等人走来,笑道:“走吧,我们准备登陆吧。”
         旗舰靠近码头。
         朱棣率众从甲板走下码头。
         军靴踩在兵库码头的泥土上时。
         朱棣低头。
         汹涌情绪,不受控制,澎湃涌现。
         他过去,也曾今以军人的身份,登上这块土地。
         但那只是军事交流。
         到底不是以统治者的身份。
         而此刻,当他的军靴踩踏上这块土地时,则是以一个未来统治者的身份!
         当然,他很清楚。
         这种莫名的解恨情绪,是来自于曾今。
         呼!
         朱棣默默深吸一口气,提步,军靴踩踏声中,走向三万人的步骑大阵。
         数百武士浪人,在大阵三百米外,手持武士刀,仇恨看着他们。
         更多的码头工人,在远处战战兢兢观摩。
         朱棣走到前面时。
         柳升率领陆军各级将校,快步走来。
         柳升指着不远处,试图发起攻击的武士浪人,感慨道:“王爷,不得不说,这些倭国武士浪人还真是有些血性,这种明显蚍蜉撼树,必死无疑的局面,竟然还敢留下来。”
         哼!
         朱棣看着那些凶狠的武士浪人,微微冷哼。
         “倭国中,武士浪人这个集团,虽然相较那些贵族,身份卑微,可这个集团,恰恰是倭国国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群体,穷困潦倒。
         但好勇斗狠。
         思维偏激。
         是倭皇万世一系,千年来,西脑最成功的一个群体。
         朱棣吩咐道:“派出一个镇,向前压,一旦这群无业流氓发起攻击,全镇将士,集体射击!”
         柳升唇角抽抽。
         他感受到,王爷对这个群体的厌恶了。
         集体射击?
         一个镇一万三千人。
         刨去炮兵、辎重兵这些技术兵种。
         握枪的也有一万两千余人。
         集体射击数百无业流氓?
         恐怕射击过后,这些人都成马蜂窝了。
         “是!”
         柳升敬礼后,转身,亲自带兵向前迫近。
         嗒嗒嗒……
         一个镇,万余人整齐的步点,在寂无声息的码头响起,踩在每个人的心头。
         一群站在远处旁观的大明海商,脸苍白如纸。
         “燕藩陆军回金陵时,我也看过,当时感觉像读书人,可现在怎么感觉,各个都是杀神!”
         “刘兄,咱们之前看到的燕藩陆军,是承平时期的燕藩陆军,而现在看到的,是战争状态的燕藩陆军!”
         ……
         上万人举着点燃火绳的火铳迫近。
         数百武士浪人承受的压力明显十分大。
         紧握武士刀的双手,拼命努力控制,可依旧剧烈颤抖。
         脸色苍白。
         “为天皇陛下报仇!”
         为首一名浪人终于承受不住压力,歇斯底里大喊一声,高举武士刀,提步冲来。
         “天皇陛下板载!”
         “玉碎光荣,为天皇陛下报仇!”
         ……
         随着为首浪人动了后,数百浪人面孔狰狞,发出野兽般嘶吼,举着武士刀冲向第一镇将士。
         柳升站在五横队左侧第一列。
         看着冲来的武士浪人,不由摇头。
         一百步。
         九十步!
         ……
         七十步!
         六十步!
         五十步!
         “放!”
         “放!”
         ……
         当武士浪人抵近五十步后,都不用柳升下令,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此训练,精锐无比的陆军第一镇将士,在各级队官的呼喊声中,用火绳点燃火药。
         砰砰砰……
         火光喷吐。
         白烟瞬间笼罩陆军第一镇阵列。
         密集的弹幕,在炒豆子声中,宛若密不透风的网,向数百武士浪人冲刷而去。
         一朵朵刺眼血花绽放。
         每一个武士浪人,在栽倒前,身体瞬间被百余颗强大动能的弹丸击中。
         枪声平息。
         火药燃烧的味道,窜入每个人的鼻孔。
         码头,再度陷入安静。
         蓝玉看着,燕藩陆军将士,年轻面庞上,坚毅的神色,忍不住对身边瞿能等人,低语感慨:“我仿佛已经看到,燕藩军靴踏动中,将为整个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谁都没有说话。
         这也正是这一刻,他们心中的想法。
         无论这个世界,愿不愿意接受燕王燕藩这一套。
         时隔数年。
         当沉寂数年的燕藩军靴响动声再次响起时。
         都得接受!
         未来很长时间,这天下,这世界,所有人都要聆听燕藩军靴的响动!
         若是大明依旧被那些保守派把持,并且继续敌视燕藩。
         甚至制造和燕藩之间的摩擦。
         未来,大明军人,或许也要在战场上,聆听燕藩军靴的响动声。
         燕藩军靴的响动声,对于倭国以诸侯联军、武士浪人为首的守旧派,肯定是恐怖的。
         对大明呢?
         一旦双方发生战争,大明能战胜燕藩陆军,无视燕藩军靴的恐怖响动吗?
         这个问题,此刻,他们无法给出答案。
         或许,只有事情真正发生后,才能知晓。
         “师傅……”
         蓝玉等人的思绪,被忽然想起的声音打断。
         看去,就见东旭站在朱棣身边,指着左侧提醒。
         众人顺着东旭手指方向看去。
         一群倭国码头工人,缓慢靠近。
         混成骑兵协协统周浪,第一时间命令骑兵协转移阵列,在朱棣为首众人侧面列阵。
         一群衣衫褴褛,精神麻木呆滞的码头工人,在百步外乱糟糟缓缓停下。
         为首之人走了出来。
         周浪策马冲过去,拦住。
         这人冲周浪作揖,“周标统,是我,毛利隆义!周标统不认识我了?”
         周浪仔细打量战马前,微微躬身,满脸谄媚讨好之人。
         渐渐有些印象。
         大野五郎集团的最高五人组之一!
         当初这群人离开燕藩时。
         他的确担任标统。
         不过王爷组建混成骑兵协后,他就通过和袍泽竞争,调任混成骑兵协担任协统了。
         相较于陆军。
         他更喜欢骑兵。
         哪怕,骑兵恐怕未来很长时间,不可能升级为镇。
         他也无法升级为统制。
         当初,他参与竞争骑兵协协统时,王爷出于亲疏私心提醒他,他还是选择了参与竞争。
         因为他喜欢骑兵!
         周浪回神,翻身下马,“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话中,示意道:“你要见王爷,我必须对你进行搜身,你没意见吧?”
         “没没没……”
         片刻后,毛利隆义被周浪带到朱棣面前。
         噗通!
         毛利隆义见到朱棣的瞬间,噗通跪倒,哽咽道:“王爷,小人终于等到王爷义军来了!”
         众人全都诧异看着朱棣。
         因为他们发现,朱棣的态度十分冷淡。
         朱棣低头看着毛利隆义,“毛利隆义,接下来倭国很快会恢复秩序,如果你不想再待在倭国,可以离开,如果你留下来,就踏踏实实过日子吧,可以种地,可以营商,当倭国并入燕藩,成为我治下一个省后,这里的日子,应该会很快好起来。”
         毛利隆义错愕抬头。
         唇角颤抖,“王爷,小人还想跟着王爷,在这片土地上,像以前在福建、在东番建设乡土村社……”
         “不!”朱棣不等毛利隆义把话说完,平静摇头:“现在的毛利隆义和当初那个,被我俘虏的倭国儒生毛利隆义已经完全不同了,你现在想搞乡土村社,只是为了你的野心,为了你个人的利益,为了你那颗不甘寂寞的心。”
         毛利隆义脸瞬间苍白,眼神闪躲,不敢和朱棣对视。
         众人顿时更加好奇了。
         朱棣看着毛利隆义,继续道:“从小早川仲业率领你们撤退,而你却选择带兵,裹挟鼓动一群百姓跟你留下来,准备投效足利义满开始,你就一直被野心所驱使,但你没有想到,明明对你许下各种承诺的足利义满,在你投效后,却瞬间翻脸不认人。”
         “所以,你的投机失败了。”
         “但从你决定投机的一刻开始,你就不是以前的毛利隆义了,看在我们相识一场的份儿上,我最后给你一个忠告,无论接下来做什么,踏踏实实过日子吧。”
         话罢。
         朱棣不在理会,被看穿一切,恐惧颤抖的毛利隆义,下令道:“周浪!”
         “到!”
         “率领混成骑兵协,直扑兵库县城,用最快的速度,控制兵库县!”
         “是!”
         ……
         “燕藩陆军,进攻!”
         周郎端坐马背上,猛地拔出指挥剑,挥剑直指兵库县方向。
         轰隆隆!
         混成骑兵协,进攻!
         ……
         朱棣又留下海军陆战队,让东旭负责指挥,保护码头停靠的战船同时,安顿那些被足利义满当做消耗品惩罚的‘叛乱罪人’。
         向兵库行进中。
         雄英骑马来到朱棣身边,挠了挠头,嘴唇动动。
         朱棣笑道:“是不是想问毛利隆义之事,想问,四叔为何如此对待毛利隆义?”
         雄英点头,“四叔,毛利隆义当初在福建、在东番搞乡土村社时,我记得,四叔都十分夸赞这个人,其能力虽然不是五个倭国俘虏中最出众的,但却是最细心、最用心的,他帮扶建设的乡土村社,只略微不如小早川仲业,这个人拥有搞乡土村社的经验,四叔为何不用?”
         朱棣看着雄英,“因为这个人变了,军情司汇报了,小早川仲业逐步撤退过程中,这个人控制其统帅的三千精锐,裹挟了数万百姓,接受了足利义满的拉拢,他以为投机能成功,万万没想到,等他投效后,足利义满马上变脸。”
         “不可否认,毛利隆义此前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革命热情。”
         “但当这种热情消退后,这个人已经变得满肚子野心欲望。”
         “他投效足利义满,为了取得足利义满的信任,亲自举刀清洗自己军队中,依旧倾向两个理念的人,清洗他裹挟来的百姓。”
         ……
         “雄英,你要记住,当革命、革新的热情消退后,很多人往往就会变得野心勃勃。”
         雄英琢磨片刻,询问:“四叔,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如何解决?”
         “秩序!”
         朱棣看着远处,行进中的将士们,“在革新、革命的过程中,一定要建设好秩序,若是做不到,那就会滋生出一群野心家,乃至丧失人性的畜生。”
         “这种情况,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就是最好的例证。”
         “历史上,很多农民起义军,初始时,他们想改变这个世界,在过程中,失败的沦为杀人如麻,劫掠成性的流寇,而成功的,当革命进行中,热情消退时,野心、欲望滋生。”
         “所以,规则和秩序很重要。”
         其实,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还不能很好的反应这种热情消退后的现象。
         后世,那个屈辱黑暗时期,觉醒初期的混乱,才更加清晰解释,热情消退后的可怖。
         那群推翻旧秩序的军阀。
         曾经都是有理想的青年。
         为了理想,迎着敌人的炮火,不顾生死洒热血。
         当热情消退,秩序、规则却没有建立起来时。
         这群人很快堕落成野心勃勃的军阀。
         为后世唾弃。
         这一事件,他无法讲述给雄英。
         但他相信,不久将来,当燕藩向高丽、占城这些地方输出理想后。
         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
         雄英也就能看的更加清楚。
         雄英看着朱棣,抖了抖马缰,催马向前追赶队伍。
         尽管四叔没说,但他已经明白,四叔带他来倭国的目的了。
         四叔刚才愿意和毛利隆义说话,其实也就是教导他,教导雍鸣。
         尤其是他。
         让他明白,在革新过程中,秩序和规则同步建立的重要性。
         ……
         日野梓康妄图守住兵库县。
         可其尚未组织起兵库县的防务时。
         就被周浪的混成骑兵协冲入城中冲垮。
         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大舅哥成了俘虏。
         当晚。
         原兵库县,大名府中。
         会客堂。
         朱棣看着满脸死志的日野梓康。
         这家伙被俘前,意识到兵库沦陷,十万诸侯联军后路被断已成定局时,就准备切腹。
         朱棣打量日野梓康时。
         日野梓康也在打量朱棣。
         不过,作为战败者,他只敢用余光偷偷打量。
         中原王朝,虽然强大,数千年都未登陆他们倭国。
         可今天,来自中原人的兵锋,终于来了。
         燕藩的军靴,刚在倭国的土地上响起动静,仿佛已经昭示了倭国彻底的战败。
         数千年学习中原王朝。
         却能游离于中原王朝强大统治之外。
         在这一天,似乎要终结了。
         难道,真的到了日落时代?
         当然,如果将军率领的十万诸侯联军,能打垮,号称天下第一强军的燕藩陆军。
         或许还能翻盘。
         “日野先生不要着急尽忠,我相信,你不会像倭国那些武士浪人,真的效忠你们所谓的倭皇,为其尽忠,你们这些贵族的忠心若是如此强,就不会合伙,灭了人家倭皇全族。”
         日野梓康脸色变了变。
         朱棣一边品茶,一边继续说道:“你们不是没有出路,我会给你们出路,不过,不在倭国。”
         日野梓康瞬间竖起耳朵。
         他之所以切腹。
         是因他听说,这位燕王为了推行其两个理念、两个主张,手段十分凶残。
         完全是顺者昌,逆者亡。
         而让他日野梓康,放弃贵族的荣耀,和一群牛马牲口分享权力,荣耀,他办不到。
         他肯定不会顺从燕藩那套。
         “王爷阁下,我是贵族,我有自己的荣耀,我绝不能接受和一群牛马牲口分享权力、荣耀,即便我成为俘虏,我也反对阁下燕藩那套,与其将来屈辱的死,请王爷阁下,给我一个体面!”
         话罢,日野梓康猛地转身,跪坐着,冲朱棣鞠躬。
         “我不需要你们顺从我的理念,而且,我也说了,你们的出路不在倭国,你若想死,接下来我也不拦着你。”
         话罢。
         朱棣起身,丢下日野梓康离开。
         ‘真的不杀我们?会给我们出路?’
         日野梓康看着朱棣背影,一时间犹豫,他也不想死。
         ……
         “老四!”
         朱棣刚走出会客堂。
         迎面就碰到了朱樉。
         显然是专门等他。
         兄弟二人浏览着这栋兵库大名宅子。
         朱樉好奇询问:“老四,为什么不杀这个日野梓康?”
         朱棣笑笑,解释道:“大败诸侯联军后,诸侯联军的各诸侯家主,都要在战争中战死,但他们的家族,我不准备灭亡。”
         “没有了当代家主这个主事人,损失惨重的各个诸侯大名家,我希望,他们带着不愿接受燕藩理念的倭国人离开倭国,我会派船,把他们送到次大陆。”
         ……
         “日野梓康的妹妹日野业子时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正妻,到时候,我希望幕府率先带头,答应与我合作,迁徙次大陆。”
         “一旦幕府都与我合作,剩下的诸侯大名之家,抵抗意志会进一步削弱,很多人就愿意与我合作,配合我,彻底扫除未来倭岛上,一切不安定因素。”
         话中。
         朱棣看着朱樉,“二哥,一旦倭国平定,设省后,这里会驻扎一支海军舰队,而我们向深蓝远航探索也将再次开启,这次,我们将会从这里出发,向北沿着大陆海岸线,一路探索北上,然后东进……”
         朱樉苦笑,瞪了眼朱棣,“二哥知道,你是想说服二哥离开大明,其实,这些年,大哥面对你的强势崛起,一直不动如山,没有一丝慌乱,反而将广泛的保守派团结在身边,地位越来越稳固,我已经放弃了。而且雄英的优秀,以及这些年,捧着我这个二叔,我也下不了手,我早放弃了。”
         不光他放弃了。
         姚广孝都感到绝望。
         这些年,直接跑去示范区弘扬佛法去了。
         “二哥知道你是担心我将来惹下祸事,知道你是关心我,可二哥真的已经放下了,咱们兄弟中,除了你之外,谁反大哥,都是死路一条!”
         “你让二哥走出去,可大哥对你,每年都只给五万迁民名额,二哥走出去,大哥能给多少?二哥没有你的能力,又没有咱们中原强大的支持,二哥……”
         他实在没有勇气走出去。
         兄弟们羡慕老四。
         可兄弟们心里都清楚。
         他们没老四的能力!
         “昨天,俞靖质问蓝玉他们,为什么不肯给燕藩更多迁民,宁愿让中原百姓受苦,都死抓这不放,其实,俞靖心里很清楚,人口对于任何一个政权来说,是负担,也是资源。”
         “大哥不想给你人口资源,中原仇视你的保守派,更不想给太多人口资源,担心你的势力过大,甚至,他们还担心,给你太多人口,将来不利于绞杀你。”
         “今后,我就老老实实当个藩王,大哥不至于,这都容不下我吧?等雄英继位掌权后,我这个当二叔的,配合他,把你这一套,在咱们大明推行下去,我这辈子,也能青史留名了,到时候,希望雄英能支持尚炳走出去。”
         “今天,蓝玉他们说,接下来的时代,整个世界,都要聆听你燕藩军靴响动,二哥没你的能力,但二哥会一直看着,祝福,并且力所能及帮你!”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