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炮
         这型大炮一问世,一年就一口气铸造了四十门之多。而且和明军的不同之处是,清军为这款火炮换装了科学的两轮炮架——明军的炮架有很多都是照搬葡萄牙人的舰炮,那舰炮都是钉死在四轮小车上,根本没法调整俯仰角。朱由检从船上拆下来的那五门红夷大炮就是这个样子,这种炮在野战时只能做定点轰击——若不是西班牙人喜欢站极为密集的方阵,那些红夷大炮就只能干瞪眼了。
         大炮铸造出来的当年,清军就发动了大凌河之战,把祖大寿围在城中不得脱出。孙和京他老爹孙元化即令所部大将孔有德率兵从山东登州前去辽东支援,结果孔有德半路就发动了吴桥兵变,调转枪口向山东进攻,俘获了自杀未遂的孙元化。
         孙元化本想劝降孔有德,孔有德竟然还答应了——至于是不是真的答应,那只有他自己知晓。朝廷一听说孔有德反叛了,那怎么办?内斗啊!一伙人说招抚,一伙人说剿灭。最后虽然讨论出个招抚的结果来,可送诏书的御史王道纯却是主张剿匪的。他半路就把诏书藏匿不发,孔有德便"放"孙元化便回京去禀明“实情"。结果孙元化前脚一走,王道纯后脚便和孔有德打了起来。孙元化有口难辩,被处以死刑——明朝最后的炮兵专家就这样含冤而死。
         孔有德和明军在山东来来回回拉锯长达两年,而被围困在大凌河的祖大寿...祖大寿被围三个月的时候已经投降了,他要求皇太极不杀戮军民,然后献城投降了。
         等孔有德被击溃,从海路逃跑的时候,祖大寿又从清廷那里跑回来了。
         大千世界,真的是无奇不有。当清军日益精进的时候,明朝还在忙着内斗。从科技成果转化为战斗力对朝廷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对清军来说军事装备的进步几乎是日新月异的。
         仅仅数年的铸造,清军的红衣大炮就在数量上压制了辽东的边军。
         1628年,朝廷的兵仗局铸造出了“捷胜飞空灭虏安边发熉神炮”,这是一种在中国传统科研思维下产生的,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铁芯铜壳复合材料红夷大炮——铸造一层不结实?没关系,我铸造两层,一层铁一层铜,这总该结实了吧。
         中国军工人造东西自古以来都一个思路——帆做不高?没关系,那就多加桅杆;半平衡舵不结实?没关系,就多备几个,坏了就换;仿制米格21的歼7在发射导弹后烟气会把发动机呛熄火怎么办?没关系,加个打火器,熄火以后往直接往发动机里喷纯氧和燃油,百分百重新打火。
         这样虽然比较凑合...但是意外地性能非常出色。铁铜复合炮管,完美地利用了铁和铜两种材料独特地性能,和铜炮便宜,比铁炮轻便耐用。这技术独步全球,直到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国人俘获了这些炮都啧啧称奇,惊叹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和优良的性能。
         但是...这些明军的“捷胜飞空灭虏安边发熉神炮”是怎么跑到鸦片战争去的呢?
         1643年,清军铸造了和明军一模一样的“神威大将军炮”,一口气又铸造了一大堆,又在数量上压制了因为成品率低下而无法推广的“捷胜飞空灭虏安边发熉神炮”,现在还有不少摆在故宫的门口,午门的外面。
         这种性能优良的炮,清军一直用了二百年,还按照“蛋炒饭”、“饭炒蛋”、“蛋炒蛋”、“饭炒饭”的思路,改进出了铁芯铁壳炮,铜芯铜壳炮,这山寨能力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清军再一看,明军还有什么好使的?佛郎机啊!佛郎机最好使。
         于是,子母炮应运而生。
         清军发现,这种小口径的速射炮对付密集的军阵非常好用,便引进后加以仿制,制成了清军自己的子母炮。这些炮和明军的佛郎机几乎别无二致,却又改进除了守城用的纯铸铁型,还有用于野战的镶木握把型,装在一个两轴转台上,便于瞄准。
         到后来,这种子母炮竟然成了八旗专属的装备,绿营都无权使用。
         现如今,清军的大阵里便装备了这几种火炮。这些炮在明军的手里因为数量不足、质量太差、内部扯皮等诸多因素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性能,却在清军手里大展雄风。除了用来在中原攻城略地之外,后来平葛尔丹的时候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按理说,摆出这大阵的本来该是明军才对。明明是明军先来的,但为何清军会摆的这么熟练呢?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在清军的大阵之外,还有多个由灵活机动的小队,组成一个个月牙阵随着大阵行动,形似半个空心方阵,护卫两翼和后方。这些小队冷热兵器各半,长矛手举矛半蹲,护卫在外。他们的作用是防止侧翼的偷袭,但现在看来好像没什么必要了。
         鳌拜掏出了望远镜,望了望城门大关的徐州城,冷笑一声:“明廷啊,越活越回去了,那些大将都被他们自己作死作完了吧,守城的也不知是哪里冒出来的宵小鼠辈,连出城迎战的胆色都没有。也罢,让你体会体会老子当年被炮轰感觉。传令!把红衣大炮给我拖上去!对准了城门楼给我轰!”
         “遵命!”一旁的汉军旗军官纵马前出,数十门大炮换换出列,摆到了大阵前方,对准了城墙。
         “倒是也省事,省得我摆‘大阅阵’往前推了。”鳌拜不屑地摇着头。
         徐州城的城楼上,高杰正惶恐地望着推上来的大炮——他手里别说没有红夷大炮了,连佛郎机都没有几门,城头上只有些普通的铸铁炮而已,有的还是洪武年永乐年的老古董,锈都快把炮口给堵上了。
         那清军漫山遍野一身整齐地蓝衣,自己这边明明是汉家的官军,却穿得像个流寇似的。
         “本想在徐州开始北伐,不曾想到真正清军竟然是这个模样...天要亡我啊!天不遂人愿呐!不行,此地不宜久留。莫不如开溜?先抢一波城里的苦哈哈再跑,总不能白来这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