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北宋最后的良心 > 第七十二节 又见堂下弹劾
         这龙壁背后下方,改造出一块空间,很容易。
         有三尺宽,配上桌椅,再用暗藏的暗管连接着正殿御台两侧。方便正殿内的声音清晰的传到这处暗阁内。
         再加一个暗门,直通文德殿背后。
         上朝的时候,大殿四周都会有禁军与太监们守着,不可能有人有机会绕着殿后来。
         赵佶演练了好多次。
         感觉这办法,比起正殿门前两个小太监举拂尘要好用的多。
         最让他喜欢的,就是那两边藏在巨大香烛底座上的提词器。
         又一个旬日过后。
         大朝会。
         今天要议的事情,大事除了枢密院确定西征大军粮草后续补给等情况,就是确定范纯礼的兄长回京后的职务,以及范纯礼权知开封府。还有,给江公望升职,并且认同他对当下朝堂新旧两脉争斗的上疏。
         寅时初。
         梁莘,已经换好了衣服。内穿轻便的麻布衣服,外面套了一件丝绸的官袍。
         话说,这次别说是王京玉了,就是李清照都满脑袋疑惑。
         梁莘不是朝官,为什么要入宫去。
         梁莘自然给谁都没解释,梁忠的口风是相当严的。
         更何况,这是掉脑袋的事情,谁敢乱说话。
         朝会开始。
         从小卡拉咪开始,一群七品朝官开始拿着自己的小板板,准备发言了。
         赵佶坐在御座上,开始回忆自己在登基之后,也就是皇兄大丧结束后,第一次正式的大朝会。
         那个时候,是那么的彷徨……
         赵佶正回忆呢。
         只见一人上前:“官家,臣弹劾书艺局总管梁师成。”
         什么?
         赵佶愣了一下。
         躲在龙壁后的梁莘也愣了一下。
         只听这位从七品的刑部小官继续说道:“犯官蔡京家宅,是梁师成带人查抄,臣根据蔡京府内管事账册中查明,蔡京与蔡卞兄弟二人的小妾、通房、家婢人数。后经礼部所记录教坊收入人数,再经刑部遣散人数。核对不上。”
         “臣以为,少了一共十一人,臣四处查访,查明有江南犯官家眷总计六人,来自河之北路犯官家眷两人,来自……”
         吧啦吧呼,这位喷上了。
         意思很明确,人数对不上,这些人梁师成藏到什么地方去了。
         喷完,又一人出来,拿着小板板出列。
         “官家,臣弹劾昭文馆校检,强抢良家……”
         坐在龙壁后的梁莘开始思考,这事要怎么应对,拿着笔悬在空中,这提词板要怎么写呢?
         却听御座上一声暴喝,赵佶怒了。
         赵佶心说,朕登基的头一次大朝会,吴居厚跳出来,弹劾的其实就是朕。
         今天,朕信心满满,要开一次展示圣君光环的大朝会。
         你们这群人,竟然又,又,又一次在弹劾朕。
         那十一人。
         那十一人……
         赵佶比谁都清楚,就在自己宫中。
         你们竟然如此可恶。
         赵佶站了起来:“狂妄……至极!”
         赵佶这一怒,梁莘灵感来了,立即写了提词板,一个小太监飞快的将提词板传到前面,靠在角落的另一名小太监,快速的打开活板,将手中提词板举了起来。
         御台上,赵佶骂完,其实也没词了。
         正好这时,提词板出现了。
         贴心,太贴心了。
         赵佶瞄了一眼提词板,向前走了两步,酝酿了一下情绪,然后开口:“每奉朝中有大事商议,尔等就会拿些上不得台面的杂事干扰。江司谏的上疏说的对,借朝堂之上抨击异己,朕现在问,范卿,权知开封府,可否?”
         曾布给镇住了。
         这两个小官,就是他的人。
         他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趁梁师成不在汴京,把梁师成拿掉,就算拿不掉,也要打压一下。只要拿下梁师成,他才可以更进一步的接近赵佶,以准帝师的身份,让自己更进一步。
         赵佶这么一问,大殿上安静了。
         新的一块提词板出来。
         赵佶坐在御座之上:“韩相公,你认为如何?”
         “这,那……”韩忠彦很难受,他原本就有些懦弱,此时他很清楚,范纯礼不容于新法与旧法两脉,而且又臭又刚,这个人升任权知开封府,对他没什么好处。
         可皇帝问了,他又不好反对,若说支持,他也不愿意。
         赵佶瞄了一眼第三块提词板:“罢了,罢了,朕也不为难你了,既然你没有房谋杜断之才,免左仆射。”
         说完赵佶又问:“曾相公,你以为如何?”
         曾布看明白了,他若反对,估计也有可能被罢相。
         立即说道:“臣以为,非范公莫属。”
         “好。”赵佶又站了起来:“既然曾相公认为好,拟诏。范纯礼权知开封府,范纯仁回京枢密正使。韩忠彦免左仆射,改任右仆射。曾布免右仆射,进左仆射。”
         “再拟诏,范枢密使回京,就西征事宜必用心,五日后朝会,朕要看到这朝堂之上,是不是上下一心,为我大宋安抚西北在做事。”
         “最后,拟诏。范权知开封,查证关于蔡京府那十一人之事。查证,李家小娘子之事。”
         “退朝。”赵佶一挥手,转身离开。
         爽。
         赵佶感觉从脚底板爽到了头顶。
         吵?
         朕就不给你们吵的机会,朕乾纲独断,圣明皇帝!
         赵佶几乎就忍不住,要放声大笑了。
         朝堂之上,所有臣子也确实被赵佶今天的气势给压住了,两个七品小官瑟瑟发抖。
         曾布内心也不知是喜还是忧。
         成为左相,当朝第一人。
         但,官家的反应有些怪,难道梁师成动不得。
         曾布,带着心事往外走。
         韩忠彦呢,今个脚步变的轻快了许多,他确实没有决断的能力。从左相变成右相,内心轻松了许多。
         范纯礼呢?
         出了正殿,陈次升迎了上来。
         两人相互一拱手,并肩往外走。
         待两人身旁没什么人了,陈次升念了一首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范纯礼点了点头:“谢过。”
         而后,两人各自回自己的办公地点,他们还有许多公务要处理。
         一首诗。
         陈次升提醒了范纯礼。
         范纯礼是又臭又刚,但他是范仲淹的儿子,长兄虽然已经离世,他还有次兄、幼弟。都是三品往上的官职,做官多年,有些事情他是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