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陈三生姬千月 > 第1703章 借寿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小说网] http://www.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天,天光微亮,林中的哀嚎声便消失了。


        

我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弄醒,睁开眼,发现青萝已经站在洞口,正在整理她的衣衫。


        

晨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她身上,给她镀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金边,让她看起来愈发不食人间烟火。


        

小白在我的脚边打转,用它的小脑袋蹭着我的裤腿,似乎是在催我起床。


        

“我们该走了。”青萝回头对我说。


        

“去……去哪里?”我还有些迷糊。


        

“你不是要去京城吗?”她反问。


        

我愣住了:“你昨天不是说,那里是屠宰场……”


        

“是屠宰场没错。”


        

青萝点了点头。


        

“但你还是想去,不是吗?”她看着我的眼睛,能看穿我内心深处的那份固执:“你不会放弃的。既然如此,我陪你走一趟。”


        

“为什么?”我脱口而出。我们萍水相逢,她完全没有理由陪我去做这么一件危险又愚蠢的事情。


        

“因为我也很好奇。”青萝的目光投向远方,那是京城的方向,“我想亲眼看看,那个最大的‘屠宰场’,究竟是如何运作的。也想看看,你这样一个‘干净’的灵魂,丢进那个大染缸里,是会立刻被染黑,还是能……激起一点不一样的涟漪。”


        

“而且,”她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个狡黠的弧度,“你一个人,走不出这片林子。没有我,你连下一顿饭都吃不上。”


        

这个理由,我无法反驳。


        

就这样,我这个落魄的书生,和一位修行五百年的狐妖,结伴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


        

我们的旅途,从走出“哀嚎林”开始。


        

青萝果然是最好的向导,她带着我轻车熟路地在林中穿行,避开了一切危险的区域。


        

她告诉我,林子东边有一片沼泽,里面住着会模仿人声的“泥魅”,人一旦被迷惑走进去,就会被拖入泥潭,化作养料。


        

北边有一棵“人面槐”,树上结的果实是人脸的模样,吃了虽然能饱腹,但七天之后,自己的脸就会慢慢变成树皮。


        

我听得心惊肉跳,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被一次次刷新。


        

我开始明白,吕宪口中的“空壳人”和“泣碑”,不过是这疯狂世界里的冰山一角。


        

中午时分,我们终于走出了哀嚎林。


        

重见天日的那一刻,我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官道依旧破败,但至少比林子里多了几分“人”的气息。


        

我们沿着官道继续前行。有了青萝的陪伴,我的心安定了许多。


        

她虽然话不多,但总能在关键时刻提醒我。


        

比如,路边一朵开得异常娇艳的野花,她会告诉我那是“尸香花”,靠吸收尸体的养分生长,花粉有剧毒。


        

一口看起来清澈见底的山泉,她会说那是“忘川水”的支流,喝了会忘记自己是谁。


        

我像一个刚入学的蒙童,贪婪地学习着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


        

而我包裹里的那些圣贤书,一次都没有被拿出来过。


        

它们所描绘的那个礼乐教化的世界,与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傍晚时分,我们抵达了一座小镇。


        

镇子不大,名叫“借寿镇”。镇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的字迹已经斑驳,但依旧能看清。


        

与其他死气沉沉的城镇不同,这里显得异常“繁华”。街上行人不少,酒馆茶肆里也坐着人。但这种繁华,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镇上的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


        

一些人,大多是年轻人,个个面色灰败,眼窝深陷,步履虚浮,仿佛被抽干了精气,明明是二三十岁的年纪,看起来却比吕宪还要苍老。


        

而另一些人,大多是富商劣绅模样的老者,却个个红光满面,精神矍铄,甚至比年轻人还要有活力。


        

“这里很奇怪。”我压低声音对青萝说。


        

“嗯。”青萝的鼻子轻轻嗅了嗅,眉头皱了起来。


        

就在这时,我们看到街角处,一家最大的当铺门口,围了不少人。那当铺的牌匾上,龙飞凤舞地写着三个大字——“余年当”。


        

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的少年,双眼通红,正跪在当铺门口,对着里面苦苦哀求。


        

“掌柜的!求求您再发发慈悲!再借我一年!就一年!我娘的病,就差最后一味药了!”


        

当铺里走出一个穿着锦缎员外衫,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


        

他居高临下地看着少年,冷笑道:“王二狗,不是我不帮你。你今年才十八,可你的‘寿数’,已经当到五十岁之后了。再当下去,你明天就得变成一具老头子的干尸!到时候,拿什么还?”


        

“我还!我一定还!”少年哭喊着,“等我娘病好了,我做牛做马,一定把当掉的‘年岁’赎回来!”


        

“哼,说得轻巧。”掌柜的不屑地撇了撇嘴,“我们‘余年当’的规矩,当一,赎三。你当掉了三十年的阳寿,想赎回来,就得拿九十年的阳寿来换!你还得起吗?”


        

围观的人群中,发出一阵窃窃私涌。有同情,但更多的是麻木。


        

我听得如遭雷击。当掉……阳寿?


        

“青萝姑娘,这……这是怎么回事?”我的声音都在颤抖。


        

“就像你看到的。”青萝的语气很平静,“这家当铺,做的不是死当,是‘活当’。当掉的,是人活着的‘时间’。”


        

“他们用一种邪术,将人未来的寿命抽取出来,封存成‘寿元珠’,再高价卖给那些惜命的富人。而当掉寿命的人,会在短时间内急速衰老,提前耗尽生命。”


        

我只觉得一股血气直冲头顶。这是何等的残忍!何等的歹毒!将人最宝贵的生命,当做可以买卖的货物!


        

“这……这还有王法吗?!还有天理吗?!”我愤怒地低吼。


        

“在这里,‘余年当’的掌柜,就是王法。”青萝淡淡地说道:“你看镇上的那些兵痞,都对他客客气气的。因为这个镇子,就是靠着‘借寿’的买卖才撑起来的。断了这门生意,镇子就完了。”


        

我看着那个还在磕头的少年,看着他那张因为绝望而扭曲的脸,心中的怒火与无力感交织在一起。


        

我想冲上去,用我读过的所有道理去斥责那个掌柜,去唤醒周围麻木的人群。


        

但我知道,没用的。


        

就像青萝说的,在这个世界,道理是最没用的东西。


        

最终,那个叫王二狗的少年,被当铺的伙计像拖死狗一样拖开了。


        

他没能再“借”到一年,只能失魂落魄地离去,佝偻的背影,仿佛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


        

而当铺里,一个穿着华服的老爷,在仆人的搀扶下,心满意足地走了出来。


        

他的脸上泛着不正常的红光,手中还把玩着一颗灰白色的珠子,那应该就是所谓的“寿元珠”。


        

我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地陷进了肉里。


        

“走吧。”青令拉了拉我的衣袖,“天快黑了,我们得找个地方住下。在这里,晚上比白天更危险。”


        

我点了点头,跟在她身后。我们找了一家看起来最偏僻、最破败的客栈住下。


        

店小二也是一副未老先衰的模样,收了我们几枚铜钱,便给了我们一间勉强能遮风挡雨的屋子,连一壶热水都没有。


        

入夜,我躺在坚硬的木板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白天在“余年当”门口看到的那一幕,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我的心里。


        

“睡不着?”青萝的声音从隔壁床传来。我们只要了一间房,为了安全,也为了省钱。


        

“嗯。”我应了一声。


        

“在想那个少年的事?”


        

“是。”我叹了口气,“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愿意拿自己最宝贵的寿命去交换?就为了一点钱财?”


        

“因为他们不换,可能马上就会死。换了,至少还能多活几天,还能给家人一点希望。”


        

青萝的声音很轻:“对他们来说,遥远的‘未来’,没有眼前的‘生存’重要。你没有体会过那种走投无路的绝望,所以你不能理解。”


        

“可那是饮鸩止渴!”


        

“对你来说是饮鸩止渴,对他们来说,那杯‘鸩酒’,是唯一的‘水’。”


        

她的比喻让我再次陷入了沉默。


        

是啊,我何曾体会过那种绝望?我虽然家贫,但至少有书可读,心中还存着“赶考”的念想。而他们,连活下去的念想,都需要用生命去交换。


        

“陈三生,”青萝忽然叫我的名字,“你是不是觉得,这个世界很让你失望?”


        

“是。”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那就对了。”她说,“失望,证明你心里还有‘希望’。等你什么时候,觉得这一切都理所当然,甚至开始学着利用这些规则的时候,你才真正被这个世界同化了。”


        

我心中一凛,咀嚼着她的话。


        

“睡吧。”她不再多言,“明天,我们还要去一个更有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