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第一莽夫 > 第65章 朱晖请功!老首辅的离间计!
         乾清宫。
         汤昊走了进来。
         只见小皇帝正与陈宽商量着什么。
         “野人快过来坐下!”
         “有件事情,需要问问你的意见!”
         汤昊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面。
         然后陈宽递过来了一份奏章,上面还带有内阁老首辅的票拟意见。
         认真看完后,汤昊这才终于明白了,争议所在。
         事情起因,是二代保国公朱晖。
         小皇帝去年即位称帝后,蒙古小王子得到了消息,立刻再次大举进犯宣府。
         这其实算是蒙古和大明的老传统了。
         蒙古蛮夷总是喜欢在大明皇帝更位的时候,南下劫掠一把,试探试探新皇帝的成色和分量。
         于是小皇帝就派遣保国公朱晖挂印出征,与李俊、史琳率军前往。
         这李俊是内廷的宦官,而史琳则是都察院的右都御史。
         从这儿就不难看出,大明政治有多畸形了。
         哪怕是要打仗了,也得要宦官阉人和文臣缙绅插上一脚,包括武将勋贵,三方势力互相掣肘制衡。
         这也是大明王朝自土木堡之变后以后,鲜少再出现大捷大胜的原因之一。
         出去打个仗,还没见到敌人呢,自己内部就先开始勾心斗角了,真是可悲又可笑!
         从奏章上的内容来看,此战唯一值得称道的战绩,就是参将陈雄击斩八十余级,还蒙古所掠人口二千七百人。
         而朱晖却奏报有功将士为两万余人,监军右都御史史琳立刻传讯京师,言称此捷报有假,随即文臣缙绅廷议之后,命工部侍郎阎仲宇、大理寺丞邓璋前往核实,经查朱晖所报多为不实。
         这就是问题所在。
         其实说到底,也就是文武之争罢了。
         主帅朱晖贪功冒功,这是武将勋贵的基本操作。
         就比如他爹朱永,一代保国公,勋贵武臣倾尽全力地扶持他,他自然也要回馈武将勋贵,比如打了一次胜仗,多报些军功,给勋贵子弟多捞一些战功,不然人家为什么要跟着你出生入死?
         一如他汤昊自己同样如此,等他日后挂印出征打了胜仗,也要多往上面报报,多捞取一些军功战功!
         在文臣缙绅的压制之下,武将勋贵想要获得军功战功本来就极为困难,于是乎面对这种情况,诸如朱永、朱晖甚至是他汤昊,都需要尽可能地想办法贪功冒功!
         那么问题来了,文臣缙绅这是什么意思?
         觉得武将勋贵现在没人了,觉得那朱晖只是个纨绔子弟,可以随便收拾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汤昊率先看向了小皇帝。
         “陛下的意思如何?”
         “朕怎么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这位中山侯的意见!”
         朱厚照笑呵呵地开口道:“毕竟你是大都督亲自选定的接班人,你的意见很大程度上已经代表了武将勋贵的意见。”
         听到这话,汤昊本能地眉头一皱,随即陷入了沉思。
         小皇帝这话说的……不太对劲。
         如果是放在以往,小皇帝肯定不会跟他打这些官腔。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会揣着明白装糊涂,更不会说出这种似是而非的话语。
         那么,是哪一环出了问题呢?
         汤昊目光流转,不经意间瞥过了陈宽。
         只见陈宽面无表情地立在原地,但他手指却似乎指着一个方向。
         汤昊目光一动,顺着他手指方向看去,只见赫然指着那封票拟奏章。
         票拟奏章?
         内阁老首辅,刘健!
         原来如此!
         只怕是这位老首辅来过了,又跟小皇帝进献了什么谗言。
         比如说他汤昊僭越神器,比如说他汤昊立场是站在武将勋贵那边!
         因此,小皇帝才会说出刚刚那种话,目的就是想要考验一下汤昊,看看他这位中山侯的立场。
         到底是站在武将勋贵那边,还是站在他这位大明皇帝这边!
         一念至此,汤昊就忍不住笑了。
         “小皇帝,你这是不信任我了?”
         “说实话,伱心里面比我还要清楚,朱晖冒功是为了什么!”
         “只有冒功才能帮助武将勋贵维持局面,否则武将勋贵会日益衰微,直至最后彻底退出朝堂,到了那個时候,你这位小皇帝还能拿什么制衡文臣缙绅?拿内廷里面的宦官太监吗?”
         汤日天很是不爽,他也有理由不爽!
         昨个儿还是亲密无间、并肩作战的战友,今日你丫就听了人家的谗言,开始怀疑我忌惮我?
         这不纯纯恶心人吗?
         小皇帝一见汤昊有些怒了,急忙讪笑道:“什么话?野人你这说的什么话!”
         “朕怀疑谁都不会怀疑你啊!只是老首辅出了这么个馊主意,让朕试探你一下,看看你的立场。”
         “我的立场?”汤昊笑了,“要不是想帮你夺回权柄,老子吃饱了撑的才会去东官厅练新军,将各方势力全部给得罪了个遍,安安心心地做我的中山侯,吃喝玩乐不香吗?”
         “既然陛下不信任我,那这新军陛下还是换个人去执掌吧,臣德才浅薄就此请辞,还望陛下恩准!”
         汤昊径直起身跪地行礼,开口就要撂挑子请辞。
         见此情形,朱厚照是真的有些慌了,急忙上前想要将汤昊给扶起来。
         “野人!”
         “你别这样!”
         “你要是撂挑子了,朕一个人怎么办?”
         “凉拌!”汤昊冷笑道:“爱咋办咋办!”
         “苦哈哈地给你办差事,你丫还搁这儿怀疑我,试探我,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咱们一拍两散各自安好,你做你的小皇帝,我的我的中山侯,此后老死不相往来,再见吧你!”
         汤昊话音一落,起身就准备走。
         小皇帝见状急眼了,急忙上前拽住了他。
         “错了!”
         “死野人,朕知道错了!”
         “你不要得寸进尺嗷!说正事呢!”
         汤昊听到这话,脸上随即露出了笑容。
         他不是什么得寸进尺的人,之所以要装腔作势,其实是想给小皇帝长长记性。
         别听风就是雨,别在背后搞事情。
         君臣二人正在应对这满朝缙绅,稍有不慎他汤昊甚至就可能会万劫不复!
         信任这个东西,很是重要,建立起来很难,破坏起来却很容易。
         不得不承认,那刘健不愧是做了这么久的老首辅,一出手就要见血。
         如果刚刚不是大太监陈宽的提醒,汤昊直接顺着武将勋贵的思路去回答,请求小皇帝准允朱晖之请,那他与小皇帝之间就会生出嫌隙,再也难以填补的裂痕!
         如此一来,君臣二人就真中了刘健的离间计了。
         “小皇帝,记住这件事情!”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我不希望将来有一日,我领兵在外冲锋陷阵的时候,你在背后捅我刀子!”
         朱厚照闻言一怔,随即神情坚定地点了点头。
         “野人你放心,朕记住了,绝不会再有下次!”
         汤昊见他这副态度坚决的模样,也没有多说什么。
         生在帝王家,其实都是这个德行。
         这古往今来,哪个皇帝不是刻薄寡恩,敏感多疑的?
         汤昊懒得多跟他计较,也没有这个必要。
         只是今天这件小事,给汤昊提了一个醒,小皇帝毕竟也是皇帝,不能真个当成什么战友袍泽啊!
         皇帝嘛,最重要的不是感情,而是江山社稷,而是皇帝宝座!
         “说说正事吧!”
         “朱晖请功这是应有之理!”
         “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文臣缙绅那边的阻力了!”
         “武将勋贵想要获得战功军功,本就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现如今朱晖又确实是贪功冒功,只怕兵部尚书刘大夏那边不会同意,会咬死不肯松口!”
         这其实是武将勋贵的一个机会,提拔升迁一批武臣。
         而文臣缙绅同样明白这个道理,再加上实际功绩本就没那么多,文臣缙绅会答应才是怪事!
         朱厚照也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大珰,你可有什么良策?”
         汤昊看向陈宽,后者眉头一皱。
         “诚如中山侯所说,其实这种事情,武毅宣平王(朱永)曾经也做过,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武将勋贵的常规操作。”
         “但是武毅宣平王先例,与此刻保国公一事,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保国公这功立得太小了,而他为之请功的人又太多了!”
         此话一出,汤昊和小皇帝面面相觑,随即都神情古怪地笑了起来。
         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此战唯一值得称赞的地方,就是参将陈雄击斩八十余级,还蒙古所掠人口二千七百人。
         而朱晖却奏报有功将士为两万余人,想要一口气给两万武臣将士捞取,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些!
         你爹朱永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战将虎将,出征一次都能斩获大量功绩,完成朝廷的具体任务指标,那可都是实打实地那种功绩!
         结果你这家伙,只砍了八十几个蛮子的脑袋,就想给两万武臣将士报功,吃相是不是有些太难看了啊喂!
         换做他汤昊是老首辅刘健,是那兵部尚书刘大夏,肯定也不会答应这么离谱的事情。
         “这样,请功人数减半,赏赐仅限于官职升迁,什么爵位金银这些都不要给了,如此足矣!”
         汤昊给出了一个折中方案,算是给了双方一个台阶下。
         小皇帝听后点了点头,不过又好似想到了什么,立刻眉开眼笑地对汤昊低声道:“野人,咱们有钱练新军了!”
         “哦?”汤昊眼睛一亮,“这钱是……你那两个好舅舅的?抄出来多少?”
         “整整十六万九千三百余引!”
         汤昊正喝茶呢,下一刻就喷了出来。
         “多少?!”